法國有聖女貞德;中國的傳說裡則有不少保國護民的女將軍,花木蘭、楊門女將、樊梨花、梁紅玉,等等。英語文化圈裡,卻無論是歷史還是傳說,似乎都沒有這樣的奇女子。好在美國人愛創新,歷史和傳說裡沒有,那就造一個,於是就有了與超人和蝙蝠俠齊名的神奇女俠。
蓋爾加朵任主角的第一部電影《神奇女俠》,在美國贏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盛譽之下,一部電影,竟然成了一種美國文化現象。美國心理學博士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在1941年設想神奇女俠之英姿時,他的參照人物是20世紀初力爭女性投票權的英美女權運動者。當時超人和蝙蝠俠已經問世,其版權擁有者DC動漫公司,雖然產品很流行,但也遭到很多質疑:這些漫畫會不會滋長兒童的暴力傾向?
馬斯頓在一份家庭生活雜誌上答疑:這些漫畫的影響,基本還是正面的,因為這些英雄體現了我們現在的兩大民族願望——其一是擁有強大的力量;其二是運用這一力量保護熱愛和平的民族免遭法西斯躪蹂。DC動漫的老闆讀到後,聘請馬斯頓為公司顧問。馬斯頓建議,平息那類質疑的最好方式,是創造一個女性超級英雄,她將捍衛和平和正義,也將捍衛女性權利和愛情。
英語文化圈裡,遲至19世紀中期,在狄更斯的小說如《霧都孤兒》裡,男人談到孤兒的悲慘過去,都要避開太太和小姐,怕她們聽了受不了。一百年之後,1941年12月,當珍珠港事件突發,美國正式向德國和日本宣戰,大批婦女進入工廠或參加軍隊從事輔助工作之時,志在拯救世界的超女終於誕生了。在今年的電影裡,女俠回歸初心:如果沒有人保衛這個世界,那就我來吧!
馬斯頓博士曾說:女性角色的許多長處遭人輕視(比如善良被視作軟弱),因為她缺乏力量。他認為,明顯的矯正是創造一位女性人物,她既有男超人的力量,又有美麗的善心女子的吸引力。女主角蓋爾·加朵的天生麗質,女俠角色的神力和愛心,庶幾達成了馬斯頓博士七十餘年前的願望。看來觀眾也認同博士的願望,一個月裡為《神奇女俠》貢獻了七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本文圖片與內容均來自與網絡僅供參考,如涉及版權請留言,作者自行刪帖。)大家看後什麼想法,歡迎吐槽留言。喜歡記得關注喲!小編會一如既往的給您共享各類文章,觀看辛苦了,祝您閱覽開心,每天有個好心境,健康日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