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丫丫個敏

在《三俠五義》中,包拯有4個護衛,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
而這四個人,卻是包拯因刑訊逼供過猛,令嫌疑犯死亡被革職後,在回京路上在土龍崗遇到的四個劫匪。
從他們捆綁包拯上山的行徑來看,絕對幹的是打家劫舍捆「肥羊」的營生,「此山為我開、此樹為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便是他們的公司口號。
包拯是什麼人?諡號「忠肅」,無論是真實歷史還是演義小說,絕對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主兒。那麼問題來了,有潔癖的包拯怎麼會收四個匪徒做護衛呢?

關於這四個人,正史上根本不存在,主要出自《三俠五義》這本演義小說。
既然是小說,就有很多虛構,而所有虛構都是為主人公而設定,所以很簡單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就是為豐滿包拯而來,就如衣服鞋襪一樣是個陪襯。
包拯是什麼人?從小說中出生描述即可得知。
文中寫道:包拯父親包百萬,一日獨坐書房,朦朧之際,只見半空祥雲繚繞,猛然紅光一閃,面前落下一個怪物來,頭生雙角,青面紅髮,巨口獠牙,左手拿一銀錠,右手執一硃筆。

小編讀到這裡,感到這可能是傳說中的地獄判官形象。但實際上,後世都傳包拯是掌管十殿閻羅第五殿的閻羅王,正是一位判生死的角色。
在小說演義中,包拯可與冤魂鬼魂通話,可以說陰陽兩界都吃得開的人物。
既然包拯就是閻羅王的定位,那麼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呢?
其實,從他們四個人的職責便略知一二。
包拯從宋仁宗那裡討來三道御扎,公孫策賭氣以「扎」為「鍘」,製作「龍、虎、狗」三把鍘刀,上可鍘皇親國戚,下可鍘黎明百姓。

包拯下陳州,鍘刀第一次見血就是怒鍘龐太師公子—安樂候龐昱。
我們來看看小說描述:包大人下令四名衙役脫下摘下龐昱的滾龍袍和紫金冠,下龍頭鍘伺候,龍頭鍘和黃盆被抬出來,趙虎抖開黃龍套,包大人下令開鍘,張龍按起鍘刀,王朝馬漢押著龐昱上鍘口,包大人丟下令牌,張龍按下鍘刀咔嚓,龐昱被就地正法在龍頭鍘下。
這四個人原來就是執行死刑的劊子手,如果對照包拯閻羅王的定位,那麼這四個人很可能寓意殺人不眨眼的: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傳說中的索命之人。
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在陽間可沒什麼好名聲,都是些兇神惡煞貪贓枉法的主兒。

既然如此,還能讓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有個好出身嗎?出身殺人放火的悍匪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