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迷惑行為大賞!2019上半年中老年人受騙竟超2萬次,投資人均損失上...

2021-01-1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聶虹 每經編輯:肖芮冬

騰訊110平臺今日發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僅在2019上半年,該平臺受理的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受騙舉報就超過2萬次。其中,97%的受騙中老年人有資金損失,損失金額過萬的佔7%。

什麼樣的中老年人容易被騙?又最容易掉進什麼樣的陷阱裡?大數據帶你了解全貌。

70後成上當重災區,女性至中年更易受騙

隨著科技進步,行動支付、線上購物、網絡社交等新型的網際網路生活方式融入了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不少中老年人群與時俱進,玩轉網絡。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40歲以上中老年網民群體佔比已高達30.9%。

網絡帶來了便利,但同樣也潛藏著圈套和危險,而中老年人常常是不法分子的「獵物」。《白皮書》顯示,2019上半年,該平臺受理的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受騙舉報超過2萬次。這2萬餘次受騙舉報中,受害者都有什麼特徵呢?《白皮書》通過大數據總結出了中老年人遭遇網絡欺詐的現狀。

從受害人年齡段佔比和人均被騙金額來看,45~50歲的70後是網絡詐騙重災區,受騙佔比超過65%,位居榜首。而從受騙金額來看,51~55歲的60後人均被騙金額最大。此外,56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佔比低,人均被騙金額也遠低於45~55歲的人群。

從受騙者性別來看,無論在哪個年齡段,男性受騙的佔比均高於女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受騙佔比逐漸減少,而女性上當的概率日益增加。和年輕群體相比,45歲以上女性的受騙比例遠高於青年女性。

被騙最多的六大類型,交易詐騙位居榜首

中老年人最易掉進什麼樣的騙局裡?

《白皮書》顯示,交易詐騙、返利詐騙、交友詐騙、兼職詐騙、仿冒詐騙、金融信用詐騙是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易遭遇的六大騙局。其中,交易詐騙位居榜首,佔比超過38.1%。此外,返利詐騙和交友詐騙比例也均超過10%,分列二三位。

在三類最高發的騙局類型中,交易詐騙主要是指以售賣或購買商品為由,在收款後未發貨、收貨後未付款或其他以交易為藉口實施詐騙的行為。

據悉,這類詐騙主要以普通商品交易詐騙為主,中老年女性常陷入服飾類商品購買圈套,而男性則更易陷入數碼和信息服務類商品騙局中。

返利詐騙則是指以支付金錢可獲得多倍返還、購物可返還高價值商品為噱頭,引誘受害人參加活動,支付金錢實施詐騙。其中,參與金錢返利活動被騙的比例最高,達到88%,且被騙金額也遠超購物返利。

而交友詐騙意為雙方通過網絡社交平臺認識,以日常聊天的方式建立好友關係,之後騙子藉助「好友」這層關係,以過生日要祝福、突發情況借錢、推薦虛假理財產品等方式實施詐騙。其中,發生頻率最高的是交友勒索錢財類詐騙,佔比高達84%;造成損失最多的是交友誘導投資類詐騙,人均損失萬元以上,最高達十萬元以上。

時刻防騙,警惕七大特徵

利用中老年人注重個人健康、看重情感關係、富有同情心等特點,不法分子伺機而動,對其實施詐騙,進行「銀髮收割」。

《白皮書》搜集案例總結了中老年人受害的7大特點:易被洗腦購買保健品、易被蒙蔽陷入「殺豬盤」、易被虛假投資利誘、難辨「公檢法」身份真偽、被借錢易忽略核實身份、同情心易被利用、易落入兼職圈套。

此外,《白皮書》還從信息安全、設備安全、反詐安全三大維度給了中老年人安全建議。

比如在使用網絡時,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避免因信息洩漏導致的個人財產、徵信等損失。避免輕易下載安裝軟體,點擊陌生連結,轉帳前必須反覆核實清楚身份,明辨真偽等。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秘書長裴瑋表示,中老年群體是近年來網民中「異軍突起」的重要人群,也是網絡欺詐的「重災區」,希望中老年網友們都能從中獲益,更安全地享受網絡的便利。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和《當代中老年迷幻網絡生活圖鑑》

延伸閱讀:《拒絕「銀髮收割」 揭秘五大最新養老騙局》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網警提醒:70後成受騙重災區,中老年網絡交友投資需謹慎
    近日,騰訊110平臺發布《2019年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通過對2019年上半年海量中老年用戶網絡詐騙大數據分析發現,犯罪團夥利用中老年人注重保健、信任權威機構、富有同情心等特點實施詐騙,中老年人在網絡交友、投資、網購時需提高警惕,慎防受騙。10月9日,騰訊110平臺發布《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 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新高金融詐騙是禍首
    這從一定層面反映出,網絡詐騙騙術愈發精準和專業,導致個體上當受騙的損失越來越大。  具體到2019年網絡詐騙的主要類型,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成為舉報量最高的三大詐騙類型。網絡賭博詐騙、交友詐騙和金融詐騙成為人均損失最高的三類詐騙。舉報量最多、人均損失又遙遙領先的金融詐騙正迅速蠶食著受害者的錢包。  從網絡詐騙受害者的地域特徵來看,北上廣均出現在榜單上。
  • 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近六年新高金融詐騙是禍首
    1月7日,360企業安全集團、360獵網平臺發布《2019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創近六年新高,其中金融詐騙是禍首。其中,2019年網絡詐騙人均損失額為24549元,創近六年來新高。報告認為,這從一定層面反映出,網絡詐騙騙術愈發精準、專業,導致個體上當受騙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從2019年網絡詐騙主要類型看,金融詐騙、遊戲詐騙、兼職詐騙成為舉報量最高的三大詐騙類型。網絡賭博詐騙、交友詐騙和金融詐騙則成為人均損失最高的三類詐騙。舉報量最多、人均損失又遙遙領先的金融詐騙堪稱2019年度的「詐騙之王」。
  • 2019年娛樂圈迷惑行為大賞:baby摳圖走紅毯,何猷君用假花求婚
    文/東邪2019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娛樂圈發生了太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大大小小的迷惑事件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為此,小編專門整理了一份《2019年娛樂圈迷惑行為大賞》,注意的是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哦。
  • 【盤點2019】動物迷惑行為大賞
    2019年,不僅人類在年度迷惑行為大賞中衝刺激烈,動物們也不甘示弱,用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操作,在年度沙雕新聞榜上擁有了屬於它們的一席之地。
  • 落入網際網路陷阱的中老年人:60歲大媽瘋狂痴戀「假靳東」並非特例
    其實早在去年,騰訊110平臺就發布了《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上半年,騰訊110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量超過2萬次。97%受騙的中老年人曾遭資金損失,涉案金額從百元到數萬元不等。
  • 香港近期迷惑行為大賞,這城市到底怎麼了?!
    最近因為疫情,感覺大家在香港都憋壞了,迪迪為大家整理了近期迷惑行為大排名,一起來品一品~迷惑行為第五名 微風版八號風球,還有人在風中受傷迷惑程度:★★最後句統計,在這麼弱的八號風球之下,還是有2男1女在風暴中受傷。好好呆在家不香嗎?
  • 工信部:上半年山東攔截詐騙電話711萬次、勸阻12萬潛在被害人
    工信部今天發布,山東省通信管理局深入推進電信網絡詐騙治理,上半年,全省共攔截詐騙電話711.3萬次、詐騙號碼6.5萬個,推送預警信息12.3萬次,累計勸阻潛在被害人12.2萬人,確定並處置涉詐網站1.58萬個。
  • 明星代言金融迷惑行為大賞
    明星代言金融而爆雷的行為,分為幾類,從性質分,一是代言非法集資,一是代言集資詐騙。像是給中晉系1.2萬投資人一個遲到的玩笑,未償還48億元的非法集資大泡沫就此破了。同樣接了線下理財公司廣告的還有「皇阿瑪張鐵林」。
  • 當代都市麗人冬日宅家迷惑行為大賞,速戳!
    當代都市麗人冬日宅家迷惑行為大賞,速戳!都市麗人牌迷惑行為粉碎機脂肪牌冬衣或許有那麼一點點用,可是用一件可穿可脫、保暖給力的家居服過冬不好嗎?當代都市麗人冬日宅家迷惑行為大賞,速戳!都市麗人牌迷惑行為粉碎機撒的一把好狗糧!雖說男票是個「人形取暖寶」,可你有沒有考慮過,愛你才會幫你暖腳,可其實他也冷得很!
  • 娛樂圈明星迷惑行為大賞:王力宏撞臉李治廷,而他竟撞臉雷神!
    娛樂圈明星迷惑行為大賞:王力宏撞臉李治廷,而他竟撞臉雷神!現在的年輕人都非常關注娛樂圈中的明星,娛樂圈裡的明星可以說是多不勝數,俊男美女更是如天上繁星,但是漂亮的皮囊總是會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娛樂圈中,也經常會有撞臉的情況發生。
  • 新說唱預告片導師遭質疑,選手日常都是迷惑行為大賞?
    儘管評價褒貶不一,但這次cypher熱度還是安排上了除此之外,新說唱官博也是頂著每條微博都被罵的壓力下繼續保持著更新,各種炒冷飯回顧,還給今年的選手搞了個迷之口號,人均冠軍候選所以晉級了的選手都還在酒店待命,還要完成節目組布置的作業,下面開始rapper迷惑行為大賞
  • 華晨宇演唱會迷惑行為大賞,歌迷:我到底粉了個大神還是惡魔?
    在《歌手·當打之年》舞臺上四次奪冠的華晨宇,讓人記住了他實力非凡的演唱功力和創作才能。但這樣一位唱作俱佳的實力歌手卻將自己的演唱會變成了迷惑行為大賞,頻繁地上演讓人瞠目結舌的奇葩行為。如果說在節目錄製中,他知道告訴同樣是歌手的楊宗緯不要吃辣,而自己轉頭就去美滋滋的吃上了辣椒的行為,是因為當時沒有演出。那麼在強力耗嗓的演唱會上依然放肆的吃,那就絕對是迷惑行為了。
  • 迷惑行為「大賞」——喝完喜酒,連夜驅車70公裡去照顧懷孕女友
    迷惑行為「大賞」——喝完喜酒,連夜驅車70公裡去照顧懷孕女友 2020-11-07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彩「滾滾」 |可愛「滾滾」迷惑行為大賞~
    人們對冬天的印象 總是那麼寒冷無情 不過有熊貓寶寶的冬天 就像冬天裡出現的一把火 溫暖我們的心 今日份熊貓迷惑行為大賞
  • 動物的迷惑行為大賞
    動物的迷惑行為大賞 2020-09-15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西班牙狗狗一天被遛38次?「迷惑行為」刷爆朋友圈背後 是情緒的...
    市民為了出門也送上各種「迷惑行為」:有狗的遛狗,遛玩具遛雞遛紙箱,甚至租狗借狗也要出門,有的狗狗一天被遛了7次,還有的狗狗被累得癱倒在地。西班牙狗狗被遛得累癱了沒有一絲絲防備,這一「迷惑行為」又登上熱搜。迷惑行為一詞從日本起源,近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 豪門買買買迷惑行為大賞
    當時她的宣傳是龍頭部分長7米,整體長達50米,最大直徑2.3米,比自由女神像還大。兩條巨龍表面鑲嵌無數金屬鱗片,還有250萬顆施華洛世奇水晶。但有網友質疑: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93米,能裝下兩條巨龍的大堂規模究竟有多大?吳佩慈總花費10億,龍造價5億,這5億要全在水晶上,每個水晶才200塊。若再加其他成本,每顆水晶豈不是才幾十塊錢?
  • R1SE 讓人迷惑可愛行為大賞:任豪
    繼用臉殺人後,R1SE-任豪再一次憑藉迷惑行為成功登上熱搜,在鵝外驚喜的直播中,把漱口水喝成紅酒的樣子也真的是太專業了,小表情拿捏的可以說是相當到位了,貴族氣質顯露無疑了,大約是在拍偶像劇吧。下面請觀賞壺人迷惑行為大賞
  • 日語「迷惑行為」的中國變異
    「迷惑行為防止」,基本等同於一個非常正式的書面用語。不過,在日本網際網路世界,同樣也有著自己的「迷惑行為大賞」。這種「迷惑行為大賞」和中文網際網路世界那種「熱幽默」的意味有著巨大差異。那麼「迷惑行為」這個詞究竟是如何在國內出現並變異的?我通過百度搜尋引擎翻閱了和「迷惑行為」這個詞有關的20頁內容發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11年日本新華僑報網上一篇名為《日本電車上的15大"迷惑"行為》的文章,當時「迷惑行為」的用法還是日文原意用法。這篇文章主要是吐槽「旁若無人,大聲說話」、「從耳塞中露出來的音樂聲」、「手機電話鈴聲、通話」等不文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