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時間奔赴到上海博物館一觀「黑石號」的展覽了,在感嘆之餘,幾件小巧的器物吸引到了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器物,真是感到頗為神奇。
這幾件器物與我們我們現在日常所用的吸管非常相似,吸管作為喝飲料的必備工具,直到1888年才被發明。但是廣義上的「吸管」,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我們很早就學會使用吸管了,而且伴隨而生的還有花式吸管——吸杯(也稱碧筒杯)。
早在三國時期,人們開始流行用荷葉盛酒,打通荷葉與莖的連接處,就可以用長莖的另一端來吸吮美酒了。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了唐代,詩人戴叔倫在詩《南野》中寫道:「茶烹松火紅,酒吸荷杯綠。」,描述的就是人們用荷葉飲酒的場景。相傳唐文宗時期,宰相李宗閔在宴請賓客之時,就是將酒倒入荷葉之中,以此法與客人暢飲。
然而,荷葉在夏日才會有,如若其他季節想通過這種文雅的方式來飲酒是不太可能的。不過,這可難不倒聰慧的古人,因為古人最擅長的就是對於材料的運用。因此,我們看到了各種材質吸杯的出現,但陶瓷的吸杯應為仿製金銀器所制。
▲ 唐 · 荷葉銀吸杯 | 何家村窖藏
唐代飲酒之風興盛,因此唐代的酒具也呈現出雨後春筍般的態勢。吸杯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作為模仿荷葉喝酒功用的杯子,吸杯的出現不僅豐富了喝酒的器具類型,也帶來了很多的趣味性。
▲ 唐 · 白釉綠彩貼塑吸杯 |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黑石號沉船「
吸杯有趣的點在於其使用技巧,不管用來喝酒還是喝水,簡直是一種享受。想一想用吸管喝奶茶的快感,我們大概就能理解古人的樂趣所在了。那麼,吸杯是怎樣使用的呢?讓我們看看吸杯的內部結構。
▲ 吸杯構造
▲ 吸杯使用示意
看了吸杯的使用方法,是不是覺得古人實在是太聰明了,那麼到底吸杯是用來喝酒還是喝水的呢?揚之水在《荷葉杯與碧筒杯》中講到:「此類式樣(吸杯)的器皿均為酒器而非茶器。」 ,如果追求模仿荷葉喝酒,那麼吸杯大概率也是喝酒的了。
▲ 唐 · 邢窯白釉綠彩吸杯 | 長沙銅官窯博物館
吸杯除了其有趣的功用外,杯內的動物貼塑也是其亮點之一。動物形象栩栩如生,杯中的小動物好似在酒中遊泳,樣子活靈活現,一邊喝酒一邊看著這樣的景象仿佛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古人能夠將自然之物引用於器物之上,可謂是獨具匠心。
用吸杯喝酒可以細細品味,美酒珍貴需一點點品嘗。沒有一口氣大碗喝酒的酣暢淋漓,吸杯喝酒可以慢慢的吸吮,用心體驗美酒的香醇。隨著酒的精釀發展,吸杯在後來也得到了大家的親睞,在清代出現了大量各式的吸杯。
▲ 清光緒 · 粉彩荷花吸杯 | 湖北省博物館
▲ 清康熙 · 素三彩牡丹花形吸杯 | 清華大學美術博物館
▲ 清 · 犀角蓮蓬荷葉形吸杯 | 故宮博物院
用荷葉喝酒的方式一直為文人所鍾愛,因為這樣的喝酒方式十分高雅,我們能夠從大量的詩文中可以看到,蘇軾就曾在《泛舟城南》中寫道:「碧筩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這樣喝酒方式風行的時候,想必吸杯在反季節之時也是喝酒的常用之物。
吸杯其實是一個器型非常簡單的器物,只不過因造型和功用獨特而成為稀奇之物,因為在現代人的觀念之中,吸管是現代人使用的東西。 古人用吸杯喝酒,那麼,如果你有一個吸杯會用來喝什麼呢?換作是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一定會用吸杯來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