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外交流愈加頻繁,特別是文化方面的交流,主要體現在影視方面,不少國外優秀的影視作品走進國內的大熒幕,比如我們熟知的漫威系列等。當然了,也有不少優秀的國產影視作品走向國際舞臺,特別深受周邊國家觀眾的喜歡,有不少優秀的國產影視劇作品被越南,泰國地區拿來翻拍,儘管翻拍後的服化道及審美有些差強人意。
作為和中國古代文化有很深淵源的近邦,日本經常買我國國產影視劇的版權播放,不過因為語言的障礙,他們在翻譯劇名時,總是改得很怪,給人一種濃烈的中二感,比如之前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將於4月份在日本上映,他們翻譯的劇名著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直譯過來竟然是《GO!GO!灰姑娘的單相思》,了解劇情的我們都知道,劇中的女主怎麼可能是灰姑娘呢,明明家境優渥,而且女主本人也很優秀,知行君覺得他們估計是對「灰姑娘」這個詞有所誤解吧?
再比如趙麗穎和馮紹峰的定情作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個劇名出自才女李清照的詩句,非常有意境,可是日本給出翻譯卻是《明蘭-才女之春》。不得不說這個翻譯非常直白,沒有古風,更沒有詩意滿滿的感覺,不過日方給出的簡介是一部圍繞丈夫和家族榮辱題材的女性大繪卷,以明蘭為代表的女性,在突破重重困難後獲得完美大結局,只因為愛在支撐。看完這個簡介,知行君才算長舒一口氣,好在跟原劇差別不算太大。
最後再說一下趙麗穎和張翰主演的《杉杉來了》,這部劇被翻譯成《中午十二點的灰姑娘》,了解劇情的人知道,劇中的女主相比男主來說,確實是灰姑娘,而且最後也逆襲成功,不得不說,這次總算正確理解「灰姑娘」的意思了。從幾部簡單的影視作品的翻譯中,我們不難看出影視劇翻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知行君看來,翻譯一個簡單的影視劇的劇名,就需要考慮很多地方,雖然劇名只是用來宣傳和介紹劇情,但是由於所處區域不同導致文化底蘊,性格,語言特點和思維方式有有所不同,而且觀眾接受和欣賞角度也有所不同,如果不把這些考慮進去,那麼翻譯出來的劇名自然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在文章的最後,知行君想問一下大家,您們覺得這幾部國產劇的日本譯名怎麼樣?知行君在評論區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