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南方美食特搜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給大家奉上香港美食大盤點:
包括《中上環》、《灣仔》、《銅鑼灣》、《大坑/跑馬地》、《北角》、《旺角》、《佐敦/ 油麻地》、《深水埗》等地神美食全攻略,溫馨提醒,內容有點多哦,要多等等的~~
我很喜歡的一區,新和舊,中與西,和諧共處。有繁華的皇后大道,也有古舊的石板街,有市井的大排檔(雖然也越來越少了),也有奢華的五星級酒店。上中環一帶的各種長命斜還能讓你減少吃多了的罪惡感(其實我還沒吃上就低血糖了)。
這個是中環最有名的茶檔之一了吧,不想排隊就早上去吧。悠閒地吃個早餐,看看忙碌的阿姐們互相抬槓。招牌的番茄類粉面真心不是我杯茶,有愛地擺成米奇形狀的牛油檸蜜脆脆才是我的愛。又香又脆的東西已讓我沒有抵抗力了,再加點小清新;剛剛的茄牛通帶來的失望瞬間被治癒了。飲品方面,他們的鹹檸七是招牌,杯子裡的鹹檸檬已經貼心地幫你戳好了,但是戳得太爛反而有點塞管子,吸起來好不暢快,而且一個鹹檸檬配一支雪碧味道過於濃鬱,好吧,這只是個人意見,不要嫌棄我的挑剔。
地址:中環美輪街2號排檔
星期一至六: 08:00-17:30; 星期日: 休息
咬一口那香濃滑溜的American Cheese Cake,我就知道為什麼文華餅店在香港人心目地位那麼高了。 服務也有加分,並沒有因為我只在餅房點了一小件cake和一壺茶而區別對待。同一個品牌,廣州餅房的某位員工就讓我想吐槽了, 當然那裡蛋糕的水準也和香港有一段距離。 吃完他家的芝士蛋糕,我堅定地將他們的scone和草莓玫瑰果醬列入了願望清單,等我啊!
地址:中環幹諾道中5號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閣樓
星期一至六: 08:00-20: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08:00-19:00
我和水記總是沒什麼緣分,第一次是和朋友在中環閒逛的時候路過,人家休息;第二次特意去吃,那條路修路,人家暫停營業;到了第三次終於吃上了,卻沒吃到馳名的牛沙瓜和魚皮。他家的牛雜粉面什麼的還是挺有水準的,洗得乾淨沒有異味。唉,何時才能吃上那每日只限四碗可遇不可求的牛沙瓜啊。噢,牛沙瓜不是瓜,是牛的其中一個胃。對了,人家只是一條小斜路上的大排檔來著,對環境有追求的還是去你們的九記排隊吧(起碼有空調)。
地址:中環吉士笠街2號牌檔
星期一至六:11:30-17:45
星期日:休息
港督最愛的蛋撻,牛油曲奇皮的代表。不過我是先入為主的酥皮派,所以讓不念念不忘的不是他家的蛋撻而是沙翁。蛋味香濃,外脆內軟,連我這不愛吃甜的人都很後悔只買了一個。
地址:中環擺花街35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 07:30-21:00
除了我,在座的全是男士。就算我這樣女漢子都覺得有點格格不入,但是看到對面蘭芳園排隊買奶茶的長龍,我真是寧願麻甩D吃個碟頭飯。要了個生腸拼叉燒飯,分量足,看上去很有食慾。生腸好脆,可惜羶味有點重;叉燒發揮正常;下次試試乳豬吧!
地址:中環結志街5號地下
在中環散步累了,來一杯純天然的清甜蔗汁,比神馬星巴克有範兒多了。現在還在灣仔開了新店,還沒有試過,希望水準一致啊,老店也請繼續堅持下去,這種傳統的飲料就該好好珍惜啊小夥伴們!
地址:中環蘇豪荷李活道60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11:00-23:00
早上的威記擠滿了吃早餐的客人,店員麻利地招呼我坐下。我一邊吃著招牌的白粥和炸兩,一邊默默地看著隔壁的鬼佬往粥裡加了一坨辣椒醬並吃得很開心。說回食物,白粥煮得軟綿,帶著清新的米香;炸兩略嫌不夠脆但有米香搭救。順便求大家推薦一下靠譜的炸兩。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82號
星期一至日:07:00-19:00
久仰的上環老字號,第一次去人家假期休息,我很執著地第二天一大早再去。別的客人都在吃丁面多士做早餐,我的早餐卻是豬扒飯,誰讓這是人家招牌呢。煎香的帶骨豬扒澆上醬汁,很家常的味道,肉質稍微有點粗,卻那些被嫩肉粉醃得連肉味都沒有的要強多了。忽然傾盆大雨,我在店裡避雨聽老闆和街坊拉家常,說起很多街坊都把店面賣出去,像這樣堅持經營的老店越來越少,我心裡默默OS老闆你們要繼續做下去啊!
地址:上環蘇豪荷李活道200號J-K舖
星期一至五:07:00-16:30;星期六:07:00-15:30;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上環一帶的café越來越多,當中很多都很有文藝小清新的味道,可是那些往往有點過,而且無敵多人,路過很多次一直沒有衝動踏進去。有次看到微博有人推薦這家Café Loisl, 我一眼就看上他家的露天位。這家是少見的奧地利咖啡館,貌似全港也就這一家。後來看《仁心解碼2》的時候,方叔叔、黃叔叔和蒙嘉慧談世界末日的時候就是坐在他家的露天位。對了,裡面蒙嘉慧的名字就叫Loisl,TVB很少會這麼有心思的說。我第一次去是公眾假期的下午,擠滿了人,當中大部分是在吃brunch的鬼佬。不想排隊,所以第二天早上再去,大雨的早上,是的,大雨,所以我坐不了室外。不過室內的裝修也很精緻啦。點了大家推薦的Wiener Melange(維也納牛奶咖啡,咖啡和熱牛奶各半),不會過酸或過苦,很適合早上喝。
地址:上環大安臺8號A地下
星期二至日: 09:00-19:00 星期一休息
義大利的老牌子,去過中環分店吃下午茶buffet,在商場裡面的開放式格局總覺得逼格不夠高啊。比起各種蛋糕啊,水果撻啊,我還是覺得鹹點比較好吃,尤其是酥皮類。甜點裡面我喜歡的mango demo cake,雖然我不是芒果愛好者,不過這款是自然清新的芒果味,口感也算鬆軟輕盈,難怪是招牌。然後buffet是不包gelato的,哼!
第一次去香港就是去灣仔會展看書展,這裡是我在香港踏下第一步的地方。對灣仔的第一美食印象不太美好,不過後來漸漸也發掘了一些不錯的店子。
這個並非灣仔獨有,尖沙咀碼頭,旺角,赤柱都會有這種播著音樂的流動雪糕車。幾塊就可以吃到奶味濃鬱、口感順滑的軟雪糕,比哈X達X好太多了好麼。
環境完全名不副實啊,不過便宜好吃就夠了。豬扒面的豬扒細心地另外用碟子上,這樣麵湯就不會把豬扒泡軟了嘛。如果說科記的是精瘦結實版,這裡是就是豐腴版,14塊港幣一份豬扒面難道不是良心價?雖說豬扒面很飽肚,但作為咖央腦殘粉,我還是忍不住鯨吞了一塊奶央多!啊,蛋牛治也不錯的說。
地址:灣仔莊士敦道226號
星期一至日: 05:00-19:00
灣仔的日月星街又是個很好舒服的街區,Amical藏在1樓(就是我們說的2樓),上門喝咖啡需要按門鈴讓這件事忽然有了點神秘感。 環境和出品都不錯啊,我愛那個安逸的小露臺。Flat White香滑好喝,唯一要挑剔的就是杯子不太好看。隔壁的鬼佬一連喝了兩杯,然後深情地對barista說 「It is the best coffee I have ever had in Hong Kong」。
地址:灣仔日街1號1樓
星期一至三、五至日: 10:00-19:00 星期四休息
鵝頸橋街市的清真惠記燒鵝很出名,不過據說他家隔離的海記味道不相伯仲,是以前惠記的師傅被辭退後自立門戶。我決定矯情一點,選擇支持名氣小的。燒鴨脾飯是一整隻鴨脾切件滿滿地蓋在飯上面,肉質偏軟,吃起來滿嘴油香,即使沒有脆皮仍能讓人很滿足。
地址:灣仔寶靈頓道21號鵝頸街市熟食中心1樓3號舖
星期一至日:10:30-19:00
燒臘名號,我終於終於終於在今年試了,星期一中午時分生意特別好,燒肉皮夠脆,叉燒的邊很焦香,但是我很後悔沒點半肥瘦叉。但是最精彩的是阿叔落單的聲調,唱歌一樣。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65-267號地下C座
星期一至六: 10:00-22: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傳統中國節日如中秋、端午、冬至等: 10:00-18:00
在銅鑼灣想不到吃什麼,我就會到蛇王二去吃個套餐。真材實料的燉湯和甘香的臘腸飯在冬天是非常治癒的,其實就算是夏天他家的空調也冷得像冬天一樣。我差點都忘了人家本身是賣蛇羹的,廣東也開始有秋天的感覺了最近,秋風起,三蛇肥,要把吃蛇羹提上議程了!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24號
星期一至日: 11:30-00:00
希慎廣場有兩家大熱的牛角包,作為屌絲我當然是推薦較為平民的那家。底下Jason超市裡面的Urban Bakery那剛剛出爐的牛角包酥得一咬就掉了一桌都是渣。除了原味還有杏仁和巧克力的,推薦杏仁的,一層層酥皮上面點綴著香脆的杏仁片,一邊寫我的唾液一邊分泌怎麼辦。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B2層Jasons‧Food & Living內
星期一至日:08:30-21:30
我本身不是臺式茶飲的粉絲,可是這家和普通的相比真的比較好喝,要誇張點就是即溶咖啡和現煮咖啡的區別。 這裡的不會有各種化學添加劑,鮮奶綠用真茶即衝,牛奶用的十字牌,喝完一杯也不覺得膩。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10樓誠品書店SK01 專櫃
賣Gelato的連鎖店,我覺得Gelato(義大利冰淇淋)比一般的ice cream和froyo都要好吃。在香港吃不到高性價比檸檬車露時的選擇,價錢稍貴,味道方面沒有檸檬車露那麼多果味選擇,招牌的奶茶味不錯,但我還是最愛小清新。
本是衝著豬扒面去的,可是豬扒不是我喜歡的做法,面也沒有公仔麵應有的滑溜,幸好還有日清的麻油來拯救我這麻油控。雖然他家的豬扒面不是我杯茶,但是我還是會再去的,就為了那香脆多醬的多士!
地址:大坑施弼街5號側
星期一至日: 07:30-16:30;逢星期二休息
招牌、門面、店員,甚至叫號牌都很有型,據說是幾個設計師開的,在自己的studio隔壁開了個窗口賣咖啡,位置基本上只有轉角處的一排長凳。舒適的環境欠奉,但友善的服務和優質的咖啡足矣。
地址:大坑第二巷4號地下
星期日、二至四: 13:00-21:00; 星期五至六: 13:00-24:00; 星期一: 休息
跑馬地街市著名茶檔,環境不好,但店家招呼周到,油砂厚多和雪菜魚片頭粉面都是誠意之作,可惜地點不就腳,所以我很少翻他牌子。
地址:跑馬地毓秀街2號黃泥湧市政大廈2樓1及5號
星期一至六: 07:00-18:00 星期日: 每月不定時開一日
富記我是從蘇施黃的電視節目上知道的,是她推薦的少數平民又好吃的小店。難得的是富記難得的全面,腸粉,燒臘,小炒,滾湯統統都有水準。及弟粥我平時是不吃的,因為大部分都做得不好,內臟的異味可以毀掉一碗粥。他家的粥底綿滑,內臟也處理得乾淨之餘火候也控制得好,又鮮又嫩。反而我好奇而點的獵奇燒鵝粥,燒鵝是好的,粥是好的,但放到一起完全擦不出火花。反而同桌的大叔吃的鵝髀瀨粉,那隻油亮油亮的大鵝髀無比吸引。要是冬天去,別忘了點個滾湯,魚頭魚雲或者魚腩配上豆腐和時令蔬菜,甚好!
地址:旺角花園街104-106號
星期一至日: 07:30-23:30
杜琪峯拍PTU的地方,東西沒有多麼好吃,只是茶餐廳應有的水準,但是環境懷舊、招呼周到。在二樓的卡座,喝杯奶茶,吃件多士,多安逸,不像某些出了名的茶記,人擠人,吃得充滿壓迫感。
地址:旺角廣東道1077A舖
星期一至日: 06:00-19:00
我不是菠蘿油狂熱分子,不過金華的確實不錯吃,酥皮給力,包身鬆軟,可是牛油中的檸檬味是有心還是無意?最近他家把店面擴充了,希望以後可以吃得舒服點了吧。
地址:太子弼街47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06:30-12:00
朗豪坊後面的熟食中心的名店,這熟食中心還算乾淨企理,要是在附近逛街想不到吃啥就過來看看吧。他家馳名的咖喱農夫包一直沒試過,傳說日賣500杯的凍咖啡倒真是不錯。
地址:旺角上海街557號旺角熟食中心2樓8號舖
星期一至日: 07:00-21:00
這家源於廣州的老牌西餐廳常在飲食書裡出現,我對他們的光輝歷史和招牌菜也早有耳聞,但這種不便宜的醬油西餐真的沒有想試的衝動。直到某一天,我那大齡未婚的偶像被狗仔隊拍到在太平館和她分手多年又屢傳複合的前男友一起吃豬髀和牛脷。於是有了腐敗的藉口。有性格的阿叔侍應讓就餐增添不少樂趣。豬髀和牛脷大家就別試了,我那常年節食的偶像味覺大概已經失調。但招牌的瑞士汁還是不錯的,所以瑞士雞翅或者牛河都可以試試看。甜品就梳芙釐吧,這裡的沒有法式的精緻,但是那巨大蓬鬆的一朵雲似的東西一上桌,讓人心情也興奮不少!
地址:佐敦茂林街19-21號地下(近佐敦鐵路站B2出口)
星期一至日:11:00-00:00
澳牛這個被各種攻略推薦寫爛了的茶餐廳其實沒有傳說中那麼好,但是它還是被我選上了,有些東西終歸是要試試才會死心的,而且這裡的超高的工作效率也能讓人大開眼界了。常餐看似比較划算,但是除了滑蛋,別的都很雞肋,還是直接來個蛋治不烘底吧,香滑的雞蛋比較適合和軟綿的麵包在一起。
地址:佐敦白加士街47-49號地下
星期一至三、五至日: 07:30-23:00 逢周四休息
新仙清湯腩的牛面珠河不錯,我覺得比九記好吃,九記那碗又小又多油牛腩又過肥的清湯腩留給我的陰影太大。這家的無論是湯底,還是面,都更合我口味。其實牛腩這東西,還是自家做的最好吃,只是好的部位一般都可遇不可求。
地址:油麻地砵蘭街37號地舖
星期一至日: 10:00-00:00
幾年前在佐敦偶遇了他家的幻彩明珠,當時覺得18塊港幣便宜大碗又多水果簡直是甜品界的良心企業。後來他們在廣州開了分店,我和朋友們去試了都大嘆失望。現在幻彩明珠升到了20塊港幣,依然比好多甜品店要便宜,希望味道沒有變吧。
茶餐廳連鎖商業化經典範例,雖然價格高,少了茶餐廳原有的味道,但勝在24小時營業,分店多,想不到吃啥的時候的萬年備胎。我基本只點奶油豬、魚蛋粉和奶茶這三大招牌,別的菜式看上去都略坑爹。
腸粉名店,又滑又有米香,澆上麻醬、甜醬、辣醬、芝麻,就算站著吃也好滿足。傳說他家立食的腸粉要比堂食的要新鮮,誰去考究一下?
地址:深水埗桂林街121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 06:30-20:30
豆製品老店,環境堪憂。豆腐花未算太滑,勝在有實在的豆香。
地址:深水埗北河街118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 07:00-21:00
深水埗茶記,鎮店三寶是豬手面、紅豆冰和蛋牛治。我對豬手麻麻地,對紅豆冰也沒什麼興趣,不過為了外脆內軟的蛋牛治,他家還是可以encore的。
地址:深水埗桂林街38號A地下
24小時營業
雖說食物的色香味都很重要,但是維記的豬潤面(或者豬潤牛肉麵)那麼鮮甜,我就寬恕它那醜陋的樣子吧。上面浮滿的那些碎末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給我做的豬潤水,現在她越來越懶,我也只能到維記去回味了。他家的咖央西多士也是招牌來著,喜歡西多的可以試下,反正也不貴。我比較懷念第一次光顧他家的時候吃到的多士,烤得好香好香。
地址:深水埗福榮街62號及66號地下及北河街165-167號地下D號
星期一至五:6:30 – 20: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6:30 – 19:15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