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徐德亮第一個退出德雲社,你以為嫌錢少?其實另有玄機

2020-11-05 娛聞播報員

有人地方就有江湖,而德雲社又何嘗不是一個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愛恨情仇」,對於德雲社來說,成員出走便是它揮之不去的痛。

縱觀德雲社的每一次成員出走,都會成為彼時各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比如曹雲金、何雲偉、李菁

就算時至今日,關於他們與德雲社的「快意恩仇」,依然還是熱點,但凡誰出一點事,都能聯想到德雲社。

不過雖然他們退出了德雲社,可並沒有讓郭德綱心裡有多彆扭。

讓郭德綱至今不能忘懷的,是跟自己一起闖天下的兄弟徐德亮,卻第一個退出了德雲社。

12年前,徐德亮發文聲稱:即日起,徐德亮退出德雲社。

徐德亮師從張文順先生,與德雲社成立第二年加入,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徐文亮如今的地位不亞於侯震等人

關於離社原因,徐德亮直言不諱:

「演出費太少,他拍的電影我都沒去演,就連我自己聯繫的活動都會受到阻止,錢都讓他拿去了,我連生活都維持不下去。」

最讓他接受不了的,是德雲社分紅不均,老人與新人一樣多,而他身為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也讓他感到非常不公平。

在他後來寫的新書中,對郭德綱更是直言「他像野狗一樣」,可見他對郭德綱的不滿。

儘管在後來的採訪中,徐德亮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其實是一個好詞,是誇讚他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家去學習。」

但這種解釋也確實有點差強人意沒人願意被別人稱作野狗,就算是誇獎也不行。

直到今日,很多人都認為徐德亮出走,是因為嫌錢少,但如果真的是因為他賺的錢少了,就不能讓郭德綱彆扭至今了。

在徐德亮退出德雲社後,郭德綱也接受了採訪,並且與徐德亮的言語大相逕庭

「這是我心中永遠的彆扭,他們在德雲社掙的錢是最多的,但兩人卻離開了我,如果我真像他們說的那樣給的錢少,至少我不會感到彆扭。」

說道深情處,郭德綱的淚沾溼了眼眶。

當年的事情各執說辭,誰對誰錯我們不做爭論,但徐德亮離開德雲社的原因,可能不止於此

其實徐德亮的出走是必然的,就算沒有錢少這件事,他也不會長久。

兩個人最大的矛盾,可能是相聲融合的問題。

徐德亮是北京人,他們對於相聲的理解就是規矩,北京相聲與其他地方不一樣,雖然溫和但卻非常優雅

就算郭德綱的師父侯先生,相聲也都是非常優雅。

他們大都師從相聲界的長輩,也有幸聽過真正的老藝術家的相聲,充分的領略了藝術的魅力

可郭德綱不同,郭德綱生長在文曲之鄉,從小耳濡目染,對藝術的薰陶十分了得。

但早年間郭德綱的相聲卻十分極端,不光是包袱極端,還大膽僭越了傳統規矩

他不惜將成熟的段子拆散重組,有時候甚至直接會將兩段合併成一段。

雖然如今看起來效果還不錯,但畢竟是破了規矩,與崇尚規矩的北京相聲演員們相背而行

另一方面,天津的相聲相對比較火爆一些,或許跟天津的傳統城市文化有關。

他們崇尚「狠」,勢必要將每一個包袱都處理到極致,與北京的溫和風格迥異

而徐德亮口中的「瘋狗」,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是罵郭德綱,而且他看不慣為了效果而灑狗血的手段

這讓從小受多年薰陶的徐德亮很彆扭,雖然看起來效果很好,但就是感覺哪裡不對。

其實哪裡有孰對孰錯,只不過是兩個人對相聲的理解不一樣罷了。

而文化理解的不同,勢必會有個融合的過程,倘若融合不成功,最後也只能分道揚鑣

分紅不均也只是個表象,文化屬性的不同,才是他們出走的真正原因

雖然沒有絕對的對錯,但離開德雲社的徐德亮,過得也確實不怎麼樣。

在退社後,他不光得罪了自己的師父張文順,而且還被師父收回了「德」字,德雲社的家譜中也將他剔除了出去。

之後他也涉足了很多行業,但奈何一直不溫不火,掙得錢甚至還不如在德雲社的多。

就連賴以生存的相聲,也沒有了昔日在德雲社的繁華。

從他的社交帳號上就能看出來,如今的名氣已與在德雲社有雲泥之別。

他曾在社交帳號上發了一段岔曲兒表演,從視頻上可以看出來非常賣力氣。

雖然他的粉絲有80萬,但視頻下的評論卻寥寥無幾

漸漸地,他也退出了相聲行業,將目光轉向了繪畫領域,閒暇之餘他便在各大平臺說說評書,也算活出了自己。

不過一代藝術大師,淪落到如今模樣,難免會讓人感到唏噓。

其實他並沒什麼錯,只是文化差異不同罷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

離開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後果卻必須要自己承擔,再後悔也沒用。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菁何雲偉臨危退出德雲社,你以為是落井下石,其實另有玄機
    如今說起相聲,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郭德綱的名字。他帶領的德雲社眾弟子在近年來佔據了相聲市場的半壁江山。
  • 最早退出德雲社的人,因為嫌給的錢少,于謙說給多少錢都不夠
    這兩個人在當年退出德雲社的時候,還反咬了了師父郭德綱一口,但是當年離開德雲社的人,其實大都沒有獲得很好的發展,本來他們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才選擇「單飛」的,結果還是自己吃虧。他們並不是郭德綱的徒弟,而是跟郭德綱一起創辦德雲社的演員,但是在德雲社裡面發工資發的人,還是郭德綱。這兩個人當年的名氣,也不比老郭低。說相聲的能力也是很強的,但是他們因為嫌給的錢少,所以就離開了德雲社。
  • 當年第一個退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徐德亮,後來發展如何了?
    這位畢業於北大的相聲演員徐德亮,曾經在德雲社也是一位比較資深的的成員,而且還小有名氣。在2008年他做出了一個選擇,那就是離開德雲社,也成了第一個退出德雲社的成員。曾經作為德雲社裡的高材生,在德雲社也是一位頗有分量的角兒徐德亮從小就開始學習相聲,對相聲也算是挺有興趣的。在他18歲時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可算是一位高材生啊。
  • 徐德亮:第一個退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師弟,今風光不再?
    對於德雲社、郭德綱,喜歡相聲的朋友很熟悉了。前幾年,德雲社的「叛徒」曹雲金退出德雲社引起了很大的風波。很多人都知道曹雲金是郭德綱的徒弟。面對徒弟的背叛,郭德綱也是非常的心痛。然而,其實曹雲金並不是第一個主動退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
  • 德雲社元老徐德亮,毅然退出德雲社,是什麼導致他與老郭決裂
    寫在自己的自傳《逗你玩——草根藝術的復興之路》上的一段話。德雲社立社之初,經費緊張,徐賢弟從來沒在錢上爭過,有也罷,無也罷,多也罷,少也罷,都一笑置之。北京德雲社的成長有徐德亮的功勞,我永遠承認這一點。」
  • 德雲社元老徐德亮,當年為何與郭德綱分道揚鑣?
    徐德亮便已加入,也算是元老級別的成員(也有人說他是德雲社更名前一年加入的)。當時整個演出隊伍一共才十幾個人,直到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之後,慢慢的才越來越壯大。隨著演出的增多,郭德綱等人漸漸也有了些名氣,眼見日子越來越好過的時候,徐德亮卻突然宣布退出德雲社。
  • 德雲社元老徐德亮,當年為何與郭德綱分道揚鑣?
    眾所周知,徐德亮在當年的德雲社裡邊應該是屬於文憑最高的一位,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而且也算頗有才華,除了相聲,出書出文集,也做編劇。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德雲社剛成立之初,那會兒還叫「北京相聲大會」的時候。徐德亮便已加入,也算是元老級別的成員(也有人說他是德雲社更名前一年加入的)。
  • 德雲社當年的郭徐恩仇不再,只是面對徐德亮,心中難免唏噓
    2008年9月19日,徐德亮和王文林發表了退出德雲社的聯合聲明:自即日起,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北京德雲社,特此申明。關於離社原因,徐德亮說的不少,比較直白,也無可厚非:「演出費過少」、「德綱他們拍的電視劇我都沒去演,有時候我自己聯繫的一些活動也還遇到過阻力」、「為了自己的生活,也為了王文林老先生能多掙點錢」,以上他說的這些應該沒啥大毛病,即使有,也都屬於德雲社內部事務,其真假於外人都不便評論,而真正將徐德亮送上輿論浪尖的,應該是他在這次採訪中的另外一句話:我也算是德雲社的創始人
  • 德雲社退出第一人,比何雲偉曹雲金還要早,如今混得怎麼樣?
    01德雲社最大的風波就兩字:退出德雲社從最開始寂寂無名,到最後火爆全國,這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經歷過很多的曲折和是非。其中的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估計班主郭德綱最有體會。德雲社最大的風波,其實就兩個字:退出。
  • 那些退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混的挺好
    2008年9月19日徐德亮發表聲明,稱其與王文林退出德雲社。於大爺原話大意如下:我看他在臺上說郭德綱掙錢多,他掙錢少,我就在想怎麼在臺上說這個?不要老說這個。它沒有意思啊。我們之間拿多少錢也是互相都不問的。
  • 那些退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混的挺好?
    徐德亮2008年9月19日徐德亮發表聲明,稱其與王文林退出德雲社。隨後張德武受師父張文順委託發表聲明,將徐德亮的「德」字收回,逐出師門。徐德亮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繼續視張老先生為師,事後張文順先生也表示:「徐德亮如果不願放下德字就請弘揚相聲」。注徐德亮抱怨郭德綱給錢少。媒體採訪于謙。
  • 你以為嶽飛背上刺字精忠報國是真的嗎?其實是另有玄機
    你以為嶽飛背上的刺字是精忠報國?其實另有玄機說起嶽飛,很多人會想到精忠報國四個字,就連之前黃曉明主演的電視劇《精忠嶽飛》裡背上的刺字也顯示的是這四個字,那麼歷史上嶽飛背上的刺字到底是不是精忠報國四個字呢?其實是另有玄機的。
  • 父親師父嶽父都是相聲行業大腕,嫌德雲社太鬧退出,現在徹底涼了
    ,年輕相聲演員徐德亮,攜手文字輩的老藝人王文林選擇退出了德雲社,一時之間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雖然在此之外,德雲社一直都存在人員流動的問題,但是因為那些演員的知名度非常小,因此進進出出的無人關注,而徐德亮和王文林則不然,他們都是郭德綱非常器重並且不斷力捧的德雲社「大將」。
  • 那些退出德雲社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1996年開始,相聲演員邢文昭以及徐德亮等開始陸續加入演出。到了1998年,擴展為十幾個人,演出場館也從茶樓擴展到茶館戲樓裡,並取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演出隊達到了十幾個人,並且從那年開始改在天橋樂茶園演出,更名為「德雲社」。
  • 為你揭秘,于謙為什麼沒有隨李菁、曹雲金等一起退出德雲社
    但就在此情況下,已成長為德雲社中流砥柱的徐德亮、李菁、何雲偉、曹雲金等,相繼宣布退出,加上文化界反三俗的影響,讓德雲社一時之間處於了風雨飄搖之中,此時,作為德雲社兩大臺柱之一的于謙,卻堅定地站在了郭德綱的身邊,對於德雲社日後的東山再起,起了巨大的作用,從此德雲社乘風破浪,走上了快速發展的星光大道。
  • 徐德亮離開郭德綱的日子
    但實話說徐德亮的相聲功底確實是不行,哪怕和何雲偉、曹雲金比都能看出明顯的差距。徐德亮當初在德雲社的腕兒,主要還是靠郭德綱沒完沒了的在臺上念叨。大家回頭看那個時期郭德綱的作品,每段相聲裡都會把徐德亮、李菁、王文林等人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弄得大家都印象深刻,也可見郭德綱的用心良苦。
  • 當初退出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王文林現在又在做什麼呢?
    曾在北京青年曲藝隊、北京德雲社、北京市海澱相聲俱樂部等機構演出。從藝40餘年,捧逗皆佳,並能創作,經常演出的曲目有《汾河灣》、《八扇屏》、《山東二黃》、《學評戲》、《新舊婚姻》、《勞動號子》等。後加入北京德雲社,與郭德綱等人一同演出。表演過《天下無賊》、《早餐的故事》、《羊上樹》、《色即是空》、《山東二簧》等,王文林在《清官巧斷家務事》中飾演郭德綱的父親郭老太爺。
  • 離開德雲社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他們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內憂,徒弟多了,管理方式跟不上了,利益分配成了最大矛盾;外患,和主流相聲界的對抗,德雲社一直被排擠。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是徐德亮和王文林在2008年9月退出德雲社,2010年8月,郭德綱和北京臺鬧翻、打記者之際,李菁、何雲偉離開,隨後,曹雲金、劉雲天離開。離開德雲社的人,各有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大家都覺得付出多了拿得少了,最後只能不歡而散。
  • 組圖:相聲名家張文順今早出殯 徐德亮跪別恩師
    22日早,德雲社創始人之一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張文順先生追悼儀式在八寶山舉行。去年九月退出德雲社的徐德亮、王文林兩也前來送張老最後一程。趙珊、黃杰/文 玄反影/圖。
  • 他是德雲社元老,曾開專場拍電影,如今卻靠賣畫勉強度日
    但是你知道嗎?曹雲金與何雲偉並不是第一批退出德雲社的人,早在2008年,就已經有人退社了。,徐德亮就帶著王文林退出了德雲社。而徐德亮給出的理由則是,郭德綱分配利益不均,自己想帶著王文林老先生多掙點錢,所以退出了德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