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共約有600萬猶太人遭到納粹分子的屠殺,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更是讓這段歷史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建立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通過各種實物和證據,向世人展示了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
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又稱亞德瓦謝姆(Yad Vashem)大屠殺紀念博物館,是世界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大屠殺紀念館。
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館希伯來語名稱Yad Vashem
名稱源於聖經:
「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
Yad Vashem正是「有紀念、有名號」的希伯來語發音。
館名的背後流露出猶太民族對於同類不離不棄的眷顧。
紀念館門口的清水混凝土框架,上面以英文和希伯來文篆刻著:I will put my breath into you and you shall live again, and I will set you upon your own soil.
這個紀念館包含:一間紀念堂、一個歷史博物館、一個畫廊、一間"名字堂" (Hall of Names)、一座檔案館、「毀滅社區的山谷」(Valley of Destroyed Communities)、一座猶太教堂、及一個教育中心。此外,紀念館專設一處以紀念那些在大屠殺期間承擔巨大的個人風險,援救猶太人的非猶太人的「國際義人橋」(「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遊客中心。拋開博物館的紀念意義,這座遊客中心本身就是一棟非常吸引的清水混凝土建築。
遊客中心是參觀開始前一個臺狀的建築,四個立面為方形柱廊。屋頂由網架組成,投射出不斷變化的陰影圖案。正方形的平面形式巧妙地將軸線進行轉折,參觀者進行一番休整後正式進入參觀序列。
進入主建築前要穿過「國際義人橋」,然後進入主體館。
主體館佔地4000多平方米,長180米,高16.5米
大多深埋於地下,像是一個巨大的公墓…
主體館外形如同一把利刃一下劈開了赫茨爾山,兩端懸挑出山谷 上下兩個三角構成,像兩個擁抱在一起的男女,表示兩性緊密結合,孕育出生命的火種,這是猶太人的標誌,也被稱為所羅門封印。
主體館的三角形的構圖取自以色列的國旗上的大衛星。
只剩一半的三角,另一半代表二戰期間被屠殺的600萬猶太人。
主體館的首尾從地下穿出懸於空中——而主體館入口便位於懸空的部分,由一條空中步道與參觀中心連接,塑造入口的儀式感。
博物館三稜形空間的採光頂,只在地面上露出這一段尖尖角。
進入主場館後,需要先在一個三角形廳中觀看一段大屠殺紀念視頻,才能正式進行參觀。
主建築內部的牆體是向內傾斜的水泥結構,牆體外側是展品陳列區域,牆體內側的區域可以一望到底。
牆體的材質和傾斜度給人沉重和壓抑感,但是三角頂上的玻璃結構卻讓陽光透進來,和底部的陰暗構成了對比。
大屠殺紀念館建在山上,剛進入主建築的地板不是水平的而是傾斜向下,給人進入了山體內部的錯覺。靠近主建築出口的地板則向上傾斜,兩側牆體向外展開直至觀景臺,可以俯覽到山下的風景。視線豁然開朗,光線明朗,瞬間湧來的山風也會讓人不再覺得壓抑。
值得一說的地方是對於流線序列的安排。
參觀過程中會首先直接到達標高最低處,然後以折線形流線逐漸向上攀升,象徵猶太人民一步步向上攀登、擺脫迫害的歷史。同時,「之」字形流線不是局限為展廳內部的繞圈,而是突破至展廳之外,與主展廳兩側的主題展廳不斷穿插。
展品布置的大致內容循序是:展示建館理念的視頻 -> 納粹當政 -> 歷史上的反猶的起因、進化和區別 -> 納粹當政後對德國以及被徵服區域的猶太人的政策 -> Ghetto中猶太人的生活 -> 國際形勢以及確立「最終解決方案」前的方針變化 -> 「最終解決方案」的執行過程以及猶太人的反抗 -> 戰爭結束後的審判等 -> 紀念。
在功能設置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兩側展廳以專題形式展出文字、人物、影像資料等,而核心展廳被切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對序列中下一個展廳的內容進行講解和補充。遊覽過程也會不斷經過「黑暗展廳-核心展廳-黑暗展廳-核心展廳…」的起伏,強化空間的作用。
入口處,Michal Rovner創作了一個10分鐘的無聲小電影,描繪了大屠殺之前的猶太世界
投影在博物館13米高的三角形東牆上,帶領遊客踏上社區內普通人的世界; 一個世界現在消失了。
羅德納:「我把不同的電影剪輯混合成一個背景,就像猶太人融入他們所居住國家的生活結構一樣。」
小電影:快樂工作在各行各業的人們、華麗的衣著、豐盛的食物、婚禮的場景、小孩子讀書與彈琴、溫情美滿的全家福……
納粹德國反猶太政策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展覽講述了納粹所帶來的戲劇性和迅速的變化,看到德國的猶太人從平等的公民轉變為被遺棄的主體。
反猶太政策的特點是嚴厲的暴力,濫用行為以及旨在破壞波蘭猶太人基礎的限制性措施。
歧視性法令通過圖像和文字敘述:
德國人採取特別措施,將猶太人與周圍環境隔絕,竊取他們的財產,限制他們謀生的能力,並為殘酷的強迫勞動徵兵。
他們命令猶太人在他們的衣服上穿上大衛之星的識別補丁。
第四大廳:
在牆壁和柵欄之間:集中營 (Ghettos)
華沙猶太區
開放區域展出了西歐猶太人的命運。
選擇法國和荷蘭家庭的個人故事來說明德國在被徵服的西歐土地上的政策。
最大部分是為遊客提供猶太人在東歐集中營的體驗。
為此目的選擇了四個集中營:華沙(Warsaw Ghetto)、 波蘭最大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立陶宛的Kovno 集中營和Theresienstadt集中營。
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處理有多種方案
有流放到非洲的島嶼上;有押解到某地開礦等。
由於二戰爆發,希特勒採納了「滅絕」的方案。
德國對蘇聯的攻勢。
巴巴羅薩行動標誌著猶太人大規模謀殺計劃的實施開始。
博物館中最大的畫廊,
實施歐洲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猶太人的抵抗 ( 「華沙起義」等猶太人的決死鬥爭!) 。
可怕的集中營:非人化,囚犯羞辱,個人身份喪失,飢餓,巨大痛苦和死亡。
許多人感到「解放但不自由」,正如一位倖存者所說的那樣,
倖存者生活在記憶和希望之間,在損失、痛苦、仇恨和痛苦之間,以及在恢復生活和創造新的未來的鬥爭中。
這種緊張是展覽的焦點。
戰後猶太民族精英們反思歷史,決定一定要復國!
廳裡紀念著猶太復國主義的理論家和實施者,建國成功和功臣。
電視中播送有柴契爾夫人畫面,
那些參與滅絕猶太人的德國科學家、醫生和將軍等在這裡,登記上了恥辱冊。
展出了一個專門展示藝術作品的展覽,其中包含猶太當代對恐怖和即將到來的死亡的回應,這些都是當時的現實。
名錄堂是紀念館展覽路線端點,也是紀念館最震撼人心和最具戲劇性高潮的紀念空間。
名錄堂是猶太人民紀念在大屠殺中喪生的每一位猶太人的紀念碑
這是他們可能在世世代代被紀念的地方。
主圓形大廳收藏了大量的「 證言頁 」 ―每個大屠殺受害者的簡短傳記。
人名紀念堂是個上下對稱的巨大的圓錐體。
上方是大屠殺100多萬尚未確認姓名的受難者照片 俯視著參觀者 。
下方是個水池,象徵著死難者埋葬在這裡。
陽光從屋頂照亮了展廳,像是在告慰天國的死難者,又像是在警示活著的後來人。
上方的大屠殺100多萬尚未確認姓名的受難者照片,俯視著參觀者 。
超過兩百萬頁存儲在大廳外邊緣的圓形存儲庫中,總共有六百萬個空間。
大廳的天花板由一個十米高的圓錐體組成,向天空伸展,展示600張照片和「見證頁」的片段。
這個展覽代表了猶太世界中被殺害的600萬男人,女人和兒童的一小部分。
受害者的肖像反映在從山體基巖中雕刻出來的對面錐體底部的水中。
兩個椎體外是一面圓形的牆,牆上有弧形的書櫃,書柜上擺滿了文件夾,文件夾中是所有能收集到的原版的證人以及倖存者證言還有遇難者的資料。
所有能收集到的原版的證人以及倖存者證言還有遇難者的資料。
在大屠殺過去將近70年了的時間中,以色列已統計出了約200萬(至2004年)的猶太人姓名。他們的名字在網際網路公布。
紀念館還發起了「消失的100萬」計劃,以色列人打撈歷史的工作還在繼續。
這份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讓人們對猶太人肅然起敬!
人名紀念堂的負責人亞歷山大•阿夫拉姆說:
「那些人曾經存在過,但被整個世界抹去了。我們希望子孫後代知道他們是誰。」
主體館出口
出口處,感到從黑暗中走向光明,被陽光曬到的那一刻,讓人感到每一個人都應該倍加珍惜生命。
一個民族的苦難史,只有首先從自己重視,進行客觀翔實的記錄整理,才能具備永恆的說服力,才能使施暴者永無抹殺還手之力。
這恰是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博物館做得最成功的一點----為了不忘卻的紀念。
來 源|改良設計公眾號
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展示雲或立場。本文僅用作交流學習使用,圖文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文章發表後的30日內與展示雲聯繫。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方的二維碼
非常不錯的公眾號
END
近期熱文:
韓國歷史文化博物館展廳設計
韓國科技館展廳設計(1)
韓國科技館展廳設計
韓國航天航空科技館展廳設計欣賞
國外科技館展廳設計
國外海洋科普館科技館展廳設計方案
人防民防震減災科普館科技館設計方案效果圖
國外青少年兒童科普館科技館設計方案
國外動植物自然博物館設計效果圖欣賞
國外博物館設計方案
韓國傳統文化館設計
2019開年大吉 獻上韓國設計師作品
國外航空展設計方案欣賞
韓國歷史文化博物館展廳設計方案欣賞
韓國歷史文化博物館展廳設計方案
韓國歷史文化人文博物館展廳設計方案
韓國展廳設計方案效果圖欣賞
韓國能源科普館設計方案效果圖
韓國現代農業生物科普教育體驗展廳設計
新加坡設計師展廳作品
國家公民與人權展覽館設計方案
韓國企業科技展廳互動體驗館設計
倫敦比金山紀念博物館:戰鬥機基地的迷人歷史!
皇家海軍國家博物館|講述整個20世紀皇家海軍的故事!
喜歡的請轉發謝謝!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投稿 | 定製素材 | 設計公司招聘 | 設計師合作交流
聯繫VX:19943386649
免責聲明:
1、以上圖片及資料內容來源於網絡,由我方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資料僅供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作於商業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3、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未經同意不得隨意轉載 ,若惡意侵權將追究其法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