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各街道社區全力參與防控工作,確保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社區工作人員、廣大黨員、熱心群眾放棄休假,衝在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其中湧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跡。今年暑假,採荷實驗學校708班清泉小隊通過對周邊生活社區幹部、工作人員的線上尋訪,從數據與事例兩個維度,對防疫、抗疫期間的社區先鋒事跡進行深入的了解,感受他們不計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默默奉獻的高風亮節,感受社區小分子的堡壘作用!
隊員們先後採訪了採荷街道雙菱社區、四季青街道三堡社區以及金秋花園社區的幹部或工作人員,聽他們道家常,說經歷……
「左菱右舍」,鄰裡互助
採荷街道雙菱社區唐弢書記感觸最深的就是社區推出「左菱右舍」智慧互助模式,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連接社區、物業、居民,線上線下同時排摸外來返杭人員,掌握實時信息,通過居民自主錄入、社工審核修改、物業聯動管理,實時掌握人員信息,便於實施精細化分類管理。社區建立了線上居家隔離微信群,引入坊長參與,認領承包區塊服務,為坊長與居民牽線結對,讓年輕人有了參與社區生活的橋梁通道。期間黨員先鋒、樓道組長、熱心居民中發展防疫志願者、自發成為守護鄰裡的一員。鄰裡坊結對援鄂醫務人員寄送暖心家書,家書上滿是妻子充滿深情的文字和居民誠摯的祝福,感動了每一個居民。
下沉「疫線」、「土洋結合」
四季青街道三堡社區楊國榮書記語言質樸,深情回憶,三堡社區從吹響「防控集結號」開始,90%以上的社區工作人員都戰鬥在一線,各執勤崗位完成132個社區自行隔離戶的進入登記、日常管理、測溫解封,上報街道30個隔離戶,送到集中隔離點7人。
特別有意思的是對於防疫工作的宣傳,他們針對社區居民群體的特點,開設定時喇叭廣播,「土氣」的喇叭發出積極響聲,每日疫情播報都用「土話」、「三堡話」把防疫須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居民,呼籲居民們戴好口罩,減少串門。這「土氣十足」的話語飽含著社區的「殷殷關切」。 48個鄉村喇叭像「震天雷」一樣響,把防疫工作扎入居民耳中、心中。
「1+3+7+N」,共克時艱
金秋花園社區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經歷了特殊的難關,首先社區共有住戶2620戶,12個相對獨立的小區、206間沿街店面、24家轄區單位……這一串數據,意味著社區工作人員在防控工作中所承擔的壓力。2月6日,一名到過社區服務中心的居民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者,同日又有6名社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被送往集中醫學觀察點,讓防控壓力倍增。
社區書記陶小明立刻制定新的「作戰計劃」,即「1+3+7+N」的前臺+後臺指揮防控機制,書記總負責,3名在社區的社工分片區負責巡查、服務等具體工作,7名觀測點內的社工組成聯絡組,負責轉接社區電話、人員排查、溝通聯絡,N名街道「雙聯」機關幹部、綜管的支援力量則補充到各卡口和居家觀察點彌補人手不足。
這樣的「1+3+7+N」的周密指揮防控體系無疑給所有社工減輕心理負擔,也讓社區居民吃了顆「定心丸」。
隊員們通過採訪,深深感受到在防疫抗疫行動中,作為疫情防控最小分子的社區,堅守工作崗位,用心服務居民,守護防疫堡壘。沒有轟轟烈烈的宣言,只有潤物無聲的奉獻。一節貨櫃、一頂簡易棚,一張桌子,幾個凳子,便構成了社區街道的防疫值守點,全國社區千千萬萬,各盡所能,同心抗疫。
小分子,大作為,讓我們為你們鼓掌!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