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段鏡頭!全看適馬18-250鏡頭成像

2021-02-14 勝達攝影

鏡頭是數碼單眼相機最重要的夥伴,對於可更換鏡頭的數碼單反來說,一款合適的鏡頭往往可以讓使用者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力求讓更多的購買者可以得到最直接的試用反饋,從而購買到最適合自己的鏡頭,特意查找了一些網上的評論,方便大家了解。更多詳情,歡迎到勝達攝影器材店了解。

今天我們來看看適馬18-250mm f/3.5-6.3 DC OS HSM這隻鏡頭的情況。作為一款副廠的鏡頭,一些人可能並不是很了解。這款鏡頭其實是適馬18-200mm f/3.5-6/3鏡頭的更新版本,在原先13.9倍變焦比的基礎上增大到18倍,如此大跨度的全段變焦鏡頭,相信在成像上是比較冒風險的。

適馬 18-250mm F3.5-6.3 DC OS HSM(佳能卡口)

更多商家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改進後的適馬新鏡在遠程攝像範圍下,其成像效果基本上沒有變化,就鏡身而言,只是體重略有增加。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如此大變焦比的鏡頭。

從市場反饋來說,作為一鏡走天下的副廠鏡,這款適馬18-250mm f/3.5-6.3 DC OS HSM的確是性價比的首選。與其他副廠相比,18-250mm f/3.5-6.3 DC OS HSM在技術參數上更為豐富,比如HSM超聲波馬達,比如OS的防抖。當然,對於那些擁有機身防抖的產品來說,這個OS就沒有那麼關鍵了。



適馬(SIGMA) 18-250mm F3.5-6.3 DC OS HSM( 參數 報價 評論)
鏡頭用途
望遠鏡頭鏡頭類型變焦鏡頭鏡頭結構14組18片對焦方式自動/手動變焦方式潛望鏡式焦距18-250 mmAPS焦距27-375 mm卡口類型佳能EF卡口、尼康AF卡口、索尼α卡口、賓得卡口、適馬卡口最大光圈F3.5-F6.3對焦驅動系統HSM馬達最近對焦距離0.450 m最大放大倍率3.400 倍水平視角69.3°-5.7° 度光圈葉片數7 片濾鏡口徑72mm鏡頭直徑79 mm鏡頭長度101 mm鏡頭重量630 g

適馬18-250mm OS鏡頭細節

   18-250mm OS這款鏡頭應該算是一款中長焦段鏡頭,雖然其覆蓋了18mm的廣角端。在操控上,該鏡頭的阻尼感一般,外變焦設計會讓鏡筒伸出很遠。

適馬 18-250mm F3.5-6.3 DC OS HSM(佳能卡口)

   其卡口採用金屬設計,因為輕量化的考慮而採用優質塑料材料架構鏡身。在尺寸上,18-250mm 這款鏡頭的大小與騰龍18-270mm VC頭非常相似,但是比騰龍鏡頭更重一些,這可能取決於更加密實的設計材料吧。與適馬自家的18-200相比,外觀緊緊增加1mm,重量也增多了20g。



   在變焦上,該鏡頭變焦環位於鏡頭後部,且設計粗大,握手感舒適。但是像很多變焦比巨大的機器一樣,長時間使用後,變焦環會有些松,而當放出變焦桶豎起後,其鏡筒會因重力作用而滑落回去。


   作為一款大變焦比的鏡頭,加上隨盒附送的蓮花遮光罩後,整體上機的感覺還是非常彪悍的。

適馬18-250mm OS鏡頭局部

   適馬18-250mm OS鏡頭提供多個卡口支持,如佳能,尼康,索尼,賓得,適馬等等。如圖可以看到該頭獨特的雙圈變焦環。相信防塵的能力不會出色到哪裡去。

適馬 18-250mm F3.5-6.3 DC OS HSM(佳能卡口)

   72mm的鏡片上隱約可見鍍膜。不過建議還是需要加上一片UV之類的鏡片進行保護。

   在鏡身上,可見防抖開關與AF與M的開關。這些設計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幫助你進行恰到好處的操作。

   伸出的鏡頭筒上可以看到相應變焦距離時的放大倍率。而在成像等綜合方面考察下,該鏡頭在18mm時的銳度非常出色,雖然四角成像會有所影響,不過同比其他型號鏡頭來說表現不俗。而在此焦段下,相機四角也會出現暗角情況,不過還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mm下,光圈F8與F11下中心點銳度最高。250mm下,中心成像在F11下銳度最高。

適馬18-250mm OS鏡頭樣品賞析

   當然,本文僅是對該頭在試用上有一個說明,必定很多攝影愛好者選擇這款鏡頭都出於其便攜之出色考慮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樣片的效果。

適馬18-250mm OS鏡頭點評

   點評:雖然這款產品已經發售一年有餘,不過從市場反饋來說還是不錯的。該頭中心點的成像效果銳利出色,色彩飽和度很高。在鏡身尺寸與重量控制上都達到了一個平衡。

本文部分圖片和內容轉載編譯自dpview,本文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僅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需要了解更多詳情,歡迎到勝達攝影器材專賣店了解。

店面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賽格科技園2棟1樓1A3號,即群星廣場A座出口對面。

電話:0755-83769173

相關焦點

  • SIGMA適馬鏡頭 | 我與適馬的人像緣從Art鏡頭開始
    印象中,我第一支適馬鏡頭,就是50mm F1.4 EX,當時是第一支口徑77mm的50mm F1.4的鏡頭,效果好到難以置信。隨著適馬劃時代的Art系列登場,其創新的設計,完美的成像,給我帶來了非凡的創作體驗,我也由一個堅定的原廠黨,變成了適馬鐵粉。進入無反時代,Art2.0全面登場,特別是當原生索尼FE口的ART系列出現,配合無反相對於單反的突出優勢,使得整體使用體驗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 【適馬專題】全能變焦 微距加持 —— SIGMA 18-250/F3.5-6.3 實測
    對於普通的單反用戶來說,一枚 成像質量過關、身形小巧輕便、附加功能豐富 的鏡頭應該是首選。這次為家庭用戶推薦一款便攜型的大變焦鏡頭。之前使用過適馬大變焦鏡頭的用戶,相信大家對這款鏡頭也並不陌生。 如果只是強調焦段優勢,那你就太小看這枚鏡頭了。全新的第二代適馬18-250mm鏡頭同時還攜帶了微距拍攝功能。18mm到250mm全焦段最近距離為35mm,最大放大倍率達到1:2.9。
  • 原廠也沒有如此逆天的半畫幅鏡頭SIGMA適馬18 35評測
    總的來說,適馬18-35mm F1.8 DC HSM ART不僅是一款用於刷新已有記錄的鏡頭,更是表明著適馬挑戰"原廠"的決心。適馬18-35mm F1.8 DC HSM ART能否承載著自家的理想成為副廠(甚至超越原廠)第一牛變鏡頭呢?它的成像是否與參數與定位對應的水平呢?帶著上面的種種疑問,我們開始從適馬18-35mm F1.8 DC HSM ART的參數介紹開始我們的評測。
  • 電影鏡頭與相機鏡頭更深入的區別,關於成像質量
    這篇內容主要是針對鏡頭的外觀及功能,今天給大家分享來自「魔幻時光」的深度解析:電影鏡頭與相機鏡頭在成像質量方面的區別。這幾年,影視產業的巨變與技術革新讓「電影鏡頭」這個名詞成了被很多人神話的對象。雖然從某個層面講我也是鏡頭玄學的支持者,但也本著玄學都能用科學解釋的觀點在了解鏡頭知識,於是就有了今天的推文。
  • (影友推薦)一鏡走天下,還有微距功能 防抖一體 適馬18-250mm DC Macro OS HSM您的最佳選擇!
    對於適馬18-250mm鏡頭畫質和防抖性能,相信大家對這款鏡頭已經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影像。這款適馬鏡頭帶給我們的驚喜僅限於畫質和防抖性能上嗎?如果你是這麼認為了,那你就太小看這枚鏡頭了,全新的第二代適馬18-250mm鏡頭同時還攜帶了微距拍攝功能。18mm到250mm全焦段最近距離為35mm,最大放大倍率達到1:2.9。
  • 【吉瑞推薦】世界這麼大,帶上適馬鏡頭,陪你一起去看看!
    世界這麼大,你得去看看,在你出發之前,給你的單反機身搭配一個合適的鏡頭,出門遊玩時一定會為你留下最美的影像。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針對不同單眼相機,最適合的旅遊用適馬鏡頭。  隨著數碼時代的快速發展,適馬品牌也為人們所熟知。可能對你而言適馬最大的招牌是它自身獨特的X3影像傳感器,然而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它的「主力軍」:適馬Sigma 18-250mm 1:3.5-6.3 DC MACRO OS HSM鏡頭和適馬24-70mm f/2.8 EX DG HSM。
  • 攝癮幕後之適馬鏡頭
    在這次《你好柯小姐》的短片拍攝中適馬提供了一整套電影鏡頭組的支持其中包括了14mm,20mm,35mm,50mm,85mm
  • 適馬14mm F1.8:可能是我唯一的副廠鏡頭
    18-35 F1.8、50-100 F1.8、24-35 F2……實力詮釋「不走尋常路」,從一開始專注長焦,到現在主攻廣角,而且14mm F1.8 ART的推出可以說是直擊小胖內心。適馬14mm F1.8在此基礎上提供了大出至少1.3檔的光圈,為星空和淺景深廣角提供了可能,而且跟APS-C畫幅的18-35mm F1.8不一樣,它還是一顆全畫幅鏡頭!
  • 「利刃」般全能鏡頭 適馬28mm f/1.4 DG Art評測
    適馬28mm F1.4 DG HSM Art鏡組結構(紅框標記的為非球面鏡片)從適馬28mm F1.4 DG HSM Art鏡組結構上看,適馬這支鏡頭採用了17片12組的鏡組設計。虛化方面,適馬28mm F1.4 DG HSM Art在最大光圈下能夠保證最佳成像質量的同時,得到唯美的虛化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 適馬45mm F2.8 DG DN|Contemporary鏡頭上手玩
    ▲適馬45mm F2.8 DG DN|Contemporary遮光罩內部設計了消光螺紋一般很少鏡頭會用全金屬設計的遮光罩,但適馬45mm F2.8 DG DN|Contemporary是個例外,其採用了全金屬材質,手感和鏡筒一樣
  • 適馬發布3支新電影定焦鏡頭,Cooke發布新全幅變寬鏡頭,Ninja V下周發貨
    #近日新品#IBC 2018 在即,多家廠商公布了自己的新品計劃,以下是近期適馬、Cooke、和 Atomos 的產品動態:SIGMA 再添28mm 40mm 105mm 3支FF全畫幅電影鏡頭,依舊 T1.5大光孔,覆蓋全畫幅;並預計2019年發布LPL卡口的定焦組;
  • [小Q新視角]適馬18-250/3.5-6.3 OS HSM 評測
    更值得注意的是鏡頭帶有4級防抖機制,一定程度上免去了背著沉重腳架的痛苦,讓旅行更輕鬆。正可謂一鏡走天下。二、產品主圖 焦距1850120250畸變率-1.48%0.15%0.44%0.46%  鏡頭在18mm端由較大的桶形畸變,50mm表現比較好,沒有太明顯的變形,120mm、250mm的枕形畸變都只在0.4%級別,控制得比較好。
  • 2021年鏡頭推薦+選購攻略(內含索尼、尼康、適馬、騰龍等品牌)
    攝像機信息:單反/微單、卡口在購買鏡頭時,首先要注意鏡頭匹配單反還是微單,以及卡口是索尼、佳能還是尼康。單反鏡頭一般能夠得到全畫幅效果,微單一般是半畫幅,但也有微單鏡頭能夠提供全畫幅效果。缺點是鏡頭非常重,隱性健身器材,拿得動又喜歡攝影的朋友看過來~/03/騰龍SP 35mm F/1.4 Di USD [F045]
  • SIGMA適馬電影鏡頭系列正式發布
    (CEO:山木和人)正式發布一系列專為拍攝電影而設計的高性能鏡頭,宣告適馬將正式參入電影鏡頭市場。●為專業用途提供廣泛的鏡頭供選擇。●為最新的數字電影攝像提供優化。在最初的階段,適馬將在日本和美國發布兩款同時適配EF卡口和E卡口的變焦鏡頭。從2017年起,適馬將會 陸續發布另一款變焦鏡頭和五款定焦鏡頭。此後適馬將計劃研發更多的變焦和定焦鏡頭,並同時加入對PL卡口 鏡頭系統的支持。有關最新產品的信息適馬將會第一時間在官方網站上進行發布。
  • 黑科技便攜長焦 適馬150-600(C)鏡頭評測
    ·色散測試:全焦段色散控制出色  在色散控制方面適馬150-600mm(C)鏡頭配備了包括1片螢石級別FLD低色散鏡片和3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來矯正鏡頭的色散程度。而在實際拍攝中筆者也發現這款鏡頭在150mm端的色散控制尤其出色,在高反差區域想要拍攝出色散還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 適馬黑科技帶來的驚喜 35 f/1.4鏡頭試用體會
    同時,定焦鏡頭往往鏡片組相對容易製作,因此成像質量往往比同等級別變焦鏡頭要更加銳利、漂亮。而同時由於定焦鏡頭最大光圈更大,因此它的景深控制也可以更淺,而焦外成像也更加夢幻。  對於適馬35 f1.4這款鏡頭,以前其實並不是很了解,對於我個人而言,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只買原廠鏡頭,因為對於第三方鏡頭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排斥,想像中以為它們的成像並不會那麼的完美。然而真的拿到鏡頭之後,一步步的,它逐漸扭轉了我的這種觀點。首先來講,拿到鏡頭的那一瞬間,我的觀點就已經在發生變化,全金屬的鏡身,烏黑的啞光漆,都讓這款鏡頭顯得極具質感!
  • 最具性價比人像鏡皇 適馬24-70mm f/2.8鏡頭
    因此,當鏡頭中使用非球面鏡片時,無疑解析度、糾正畸變能力都會有質的飛躍!非球面鏡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種像差:1.校正大口徑鏡頭的球面像差。2.校正變焦鏡頭的像差。3.校正廣角鏡頭的變形。4.使鏡頭小型化、精細化。5.獲取高解析度的影象。
  • 單評 | 適馬18-35mmT2.0 電影鏡頭測評
    我拿到適馬18-35mmT2.0電影鏡頭,搭配索尼攝像機(E卡口)對它進行了測試。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鏡頭各方面的表現。(視頻時長2分22秒,土豪隨意)適馬18-35mmT2.0電影鏡頭採用全金屬外殼設計,鏡筒直徑約320.5mm,自重1505g,相當於三瓶500ml礦泉水的重量。
  • 全畫幅索尼A7M3鏡頭推薦清單
    >適馬85mm F.14索尼FE卡口的鏡頭,副廠比較多的是適馬的定焦ART系列,還有就是原廠的索蔡系列。適馬art系列這些鏡頭是目前適馬的最新技術結晶,其中"A」為Art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是為藝術而製作。art系列一發布就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其多款鏡頭在評測中也是號稱吊打原廠。副廠鏡頭並不差,我有蠻多人像片子是使用適馬的85MM F1.4拍攝的,唯一的缺點,我想應該是太重了。
  • 體驗|適馬鏡頭試用心得
    本次由適馬公司提供了三支鏡頭給本人試用體驗,其實蠻驚喜的。-600的長變焦鏡頭的:對焦速度、成像的效果接下來我就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來為大家淺談這3支鏡頭的試用心得    適馬鏡頭:20mm F1.4 DG HSM Art這個鏡頭本人屬一個風光攝影愛好者,很喜歡弱光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