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編輯部 萌萌 常笑健康
張雨綺在「浪姐」中的表現可謂是又sexy又颯。在之前的節目中,小編注意到她穿著一個背心。
仔細一看,這不是「背背佳」嗎?(當然,小編查了一下,這個現在有個時尚的名字「矯正帶」,換湯不換藥了。)
小編在某寶搜了一下,這個產品真的是火到爆炸,許多店鋪都月銷過幾萬,原來駝背還能這樣搞?
虛假宣傳不得了,各路人群被洗腦
駝背,絕對是一個跨越小中青三代的焦慮問題。當你在百度上搜索「駝背」、「駝背矯正」的詞條,數據高達 21,000,000個。而相關的內容在 B 站、微博簡直不要太火。
鋪天蓋地的廣告影響了無數個焦慮的父母。
有焦慮就會有需求,有需求就意味著大把的商機。駝背矯正帶,一個靠著霸屏電視大街小巷,洗腦式廣告詞,在 18 年前就創下銷售額破億的產品。
背背佳:背上它,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駝背了。注意:早在2006年就有關於「背背佳」的報導稱其虛假宣傳。
不過現在「背背佳」換了件馬甲,改名「駝背矯正帶」,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推薦頁上出現,打著「矯正脊椎,專業塑形 20 年」的口號進行銷售。現在隨意點開一個「駝背矯正帶」的電商詳情頁,你會發現它幾乎無所不能:挺拔身姿、瘦腰顯曲線、把脊柱拉回正常位置。
其實駝背矯正帶這個產品最早在國內的原型是天津大學物理系教授設計的「英姿帶」。注意,他是物理系教授,沒有醫學背景,他的產品專利註冊是:服裝。沒有藥監部門的審批,也不屬於醫療器械,就是一件衣服。
然而,商家們依舊堂而皇之的在宣傳頁面裡講駝背矯正帶可以「矯正脊椎」。
呵呵。
對於小孩來說,駝背矯正帶通過引起家長的焦慮來賣錢。
對成年人而言,駝背矯正帶通過引起你對體態的焦慮繼續收割。
小小的衣服害人不淺,
大人小孩活受罪!
有人會說,既然矯正帶是衣服,那還是能夠穿的吧?NO!NO!NO!
小編購買了一個目前市面上的龍頭產品,下面是完全真實的佩戴測試,我們一起來看看。
如圖所示:
想駝還是會駝,根本沒辦法改善。而且,這種產品用多了害處非常明顯。
比如:頭前伸
▽▽▽
腹肌發力受限引起的骨盆前傾
▽▽▽
進而還會衍生出一身的問題:腰痛、喘不上氣,肩膀活動受限、脖子酸痛、頸椎曲度變直……出現問題的不止小編一個人。所有穿過駝背矯正帶的人,第一反應都是:
根本喘不上氣!
還有的消費者因腰部肌肉萎縮導致一摘下來就會腰痛。
大人如果戴著難受,索性就不戴了,可小孩不一樣,如果戴著難受不想戴,父母就會督促著又讓帶回去!
2003 年,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和成都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流行病調查小組開展了一次普查,在接近 4 年的普查中,專家們發現了一個現象:至少有 30% 的中小學生家長認為孩子有脊柱問題,靠「駝背矯正帶」就能解決。
有教授證實:到醫院看病的脊柱側彎的孩子裡,1/5 的人使用過「駝背矯正帶」。他們發現:穿戴過「駝背矯正帶」的幾個孩子,幾乎都出現腰椎前凸、胸椎後凸的現象。有的孩子因為盲目佩戴,延誤了病情,最後不僅需要花高額的費用做手術,連再長高的可能性也失去了。
從健康角度來講,建議不要去穿這種矯正帶,因為長期佩戴帶來的健康隱患大家是想像不到的。
圓肩、駝背、探頸,千萬別瞎治!
前段時間15歲的福州男孩小良走路有些探頸,時不時的腰酸背痛,媽媽給他買了一副矯正帶,穿戴了兩個月,居然小良的背越來越疼,而且看上去還有點駝了。媽媽帶他到醫院影像學檢查顯示,原來小良得了休門氏病,脊柱的彎曲度超過30°,通過穿戴支具和針對性的形體治療,才逐漸改善。
這些案例都不在個數。
實際上,圓肩、駝背、探頸用專業術語說是上交叉症候群。
上交叉症候群是胸大肌和斜方肌上束過度緊張,對應著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前鋸肌及頸深屈肌群肌力不足所導致的一種肌力不平衡症。主要症狀為圓肩、聳肩、翼狀肩和頭部前傾。
上交叉症候群主要是由於長時間低頭伏案,或過度鍛鍊胸部肌肉,造成相應部位肌肉不平衡。
除了導致一系列形體的變化,還會引起頸肩部肌肉緊張酸痛、頭痛頭暈、手臂麻木、呼吸不暢、心慌胸悶甚至便秘等各種症狀。
我們要明白:對於體態的矯正,需要對薄弱肌群進行主動鍛鍊加強,而對用力過猛的肌群進行被動拉伸和放鬆。
身體被外力(矯正帶)掰回正確位置,不等於薄弱肌群被鍛鍊,對疲勞的肌群也沒有放鬆作用。長期佩戴,肌肉得到鍛鍊的機會就越少。
而且造成駝背的原因特別多。胸椎曲度過大會「駝背」,錯誤呼吸模式會「駝背」,骨盆前傾後傾會「駝背」,核心穩定性變差會「駝背」,而駝背矯正帶的原理只有一個,背彎了掰直,效果不好堅持掰。這種無視評估,無視人體結構的產品不知害了多少人。
駝背到底怎麼辦?
該如何改善?
無論上班族還是學生黨,他們上班上課坐久了,都會在無意識狀態下,更趨向於省力姿勢,不自覺就會脖子往前伸,腰腹放鬆往後移。日積月累,背就越來越駝了。
經常趴在桌子上寫作業的學生黨,辦公室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愛玩手機的低頭族以及開車一族,幾乎都有勾腰駝背的壞毛病。尤其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很容易長不高、近視眼、變成「小鑼鍋」。
今天,給大家分享5個理療動作,無需器械,隨時隨地伸展放鬆肩頸周圍緊張的肌群, 加強肩頸弱化的肌群,有效改善正圓肩駝背頭前傾,一起來看看吧:
↓↓↓
動作 1:
背靠牆山式站立,雙腳同肩寬
臀部、背部、肩部貼靠牆面
頭部擺正,胸腔打開
想像頭頂正上方沿脊柱有一根繩子
這根繩子向上拉伸,感覺頸後側伸展
再將下巴微微內收向枕骨下側區域
嘗試將頭後側儘量的貼靠牆面
脊柱延展,停留3分鐘
動作 2:
站立或坐立,背部立直,肩頸放鬆
低頭,雙手十指交扣放於頭後側
通過手臂自然下垂的力量,伸展頸後側
在此停留30秒,重複3次
動作4:
站立或坐立,背部立直,肩頸放鬆
頭部向右側傾,右耳找右肩
右手放於頭部左側
屈左手肘、手背貼靠背部
右手微微施力,伸展頸部左側
停留30秒,重複3次後換反側
動作4:
側身、弓步(右腳在前)站於門框旁
屈右肘90度,右小臂與門框平齊
右小臂、右掌心輕推門框
伸展右側胸肌30秒,換反側
動作5:
屈膝90度坐立,脊背延展向上
頭部中正,雙肩放鬆,手臂放體側
雙肩向後,打開胸腔
收肩胛骨3秒,再慢慢放鬆背部
重複10次,每天2-3組
從不良體態,到結構異常,到功能異常雖然是一個較漫長的演變過程,但是如果姿勢姿態不改變不重視,一旦形成,想要恢復到正常就非常之難。
要想改變還得從思想意識上重視,選擇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鍛鍊糾正。同時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提高意識,培養良好的姿態。
原標題:《這件張雨綺同款矯正帶,真的讓我無~法~呼~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