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醫科底子的大學該不該建醫學院?教育部表態了

2020-12-23 騰訊網

這些「年輕「的醫學院能否承擔起培養優質醫學生的重擔?

沒有醫科底子的大學能不能接收「附屬醫院」?關於這個問題,教育部表態了!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381號建議的答覆》(下稱:《回復》),明確表示:附屬醫院是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依託,是臨床學科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醫學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高度重視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建設與管理工作,會同行業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切實加強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臨床教學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一直堅持強化附屬醫院管理,反對盲目增設附屬醫院。

圖片來自:教育部

什麼樣的高校能建醫學院?

資格並不明確

從我國現行醫學教育文件來看,大多對附屬醫院等進行了門檻規定,而對接收「附屬醫院「的高校資格認定卻並不明確,且大多聚焦在後續監管。

如2008年,教育部和原衛生部聯合印發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明確要求,醫學院校要建立穩定的臨床教學基地管理體系與協調機制,擁有不少於1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並確保有足夠的臨床教學基地滿足臨床教學需要,醫學類專業在校學生與病床總數比應達到1:1。

而在2020年9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一文中,對高校後續監管進行了明確規定:

對認證不合格的醫學院校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達標的取消相關專業招生資格。

將醫師資格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作為評價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對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低於50%的高校予以減招。

《回復》表示,教育部將指導有關高校進一步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將教學工作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納入附屬醫院績效考核以及院長年度和任期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以促進附屬醫院建立健全基礎制度,更好地履行醫、教、研的責任和義務。

師範大學建醫學院成了新潮流

從上述文件可看出,醫學院至少擁有一所三甲醫院作為附屬醫院才能夠穩定運營,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有穩定的臨床教學基地可去。

也正因此,近年來大學高校與三甲醫院共建醫學院、某三甲醫院掛牌成為高校附屬醫院的新聞屢見不鮮,而其中以師範類大學尤為突出。

2020年12月,浙江師範大學宣布成立醫學院籌備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籌劃與金華市中心醫院共同籌建醫學院。據公開資料顯示,金華市中心醫院建院已有110年歷史,是浙江中西部地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並分別於2012年掛牌浙江大學金華醫院,2015年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結為友好醫院。

而浙江師範大學官網顯示,學校現有19個學院71個本科專業,包括經濟與管理學院、中非商學院、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等學院,卻無一以「醫學」為命名的專業。

圖片來自:浙江師範大學官網

2020年3月18日,安徽阜陽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消息,阜陽師範大學成立醫學院。據悉,從去年7月開始,阜陽師範大學就開始積極籌備開設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專業,今年3月,這兩個專業成功通過審批備案,預計今年9月可實現招生。

阜師大教務處處長張宏表示,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的成功備案將成為阜師大培育新的專業增長點。

這股熱潮也蔓延到多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和地方高校通過成立醫學院系或拿下附屬醫院,也加入到發展醫學學科的行列中。

圖片來自:青塔

大舉興建醫學院是件好事嗎?

這些「年輕「,尤其是此前沒有」醫科底子「的大學高校醫學院成否承擔起培養優質醫學生的重擔?能否與附屬醫院形成學術臨床上的雙贏?未來培養出的學生市場競爭力如何?圍繞此的爭議一直不斷。

有一名口腔領域的專家曾明確對「醫學界」表示了擔憂,這些師範類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質量如何?有多少醫療機構放心僱傭?

由於這一話題既涉及醫學,又涉及教育,也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網友@shaulin: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還不能算是醫學教育的核心專業,真想讓醫學院名副其實,必須要有五年制的臨床醫學類專業。

網友@學海泛舟:醫學不知道怎麼評價,但就事論事而言,醫學的開設無非是為了獲得教育部的錢和知名度,目前,研究領域錢投的最多的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又以醫學投入最大,所以,目前中國的大學一窩蜂的爭辦醫學院,目的無非是兩個,錢和名譽。

網友@沒事別墨跡:作為一個醫學部的怎麼看,很正常啊。這是一個趨勢,因為醫學給一所大學帶來的助力挺大的。你看浙大、復旦、上交、武大哪個沒有醫學院?

留言區交給你,說出你的看法吧!

來源:醫學界智庫

作者:姚遠

校對:臧恆佳

責編:從小新

相關焦點

  • 安徽四大醫學院誰更好?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蚌埠皖南醫學院
    安徽省人口眾多,尤其是皖北地區,更需要醫院和醫科大學,可是,據小編所知,目前安徽省皖北地區只有蚌埠醫學院一所醫學院,輻射整個皖北地區,近些年,安醫大才在阜陽開附屬醫院,可是並沒有新設一個獨立的醫學院,那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聊聊安徽省四大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
  • 網友建議「新鄉醫學院更名為醫科大學」,河南省教育廳回復
    「新鄉醫學院是現在河南為數不多的獨立建置高等醫學院校,為省內醫學發展做出了貢獻。」該網友認為,「新鄉醫學院面臨的重要問題是改名醫科大學一事,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能落後了。」「改名的事情什麼時候能有結果?」該網友進一步說,群眾對該校改名為「河南醫科大學」「中原醫科大學」「平原醫科大學」等校名的呼聲很高,建議「參考一下」這種意見,「真心希望新鄉醫學院改名早日成功」。
  • 中國醫科大學與四川大學的法醫系綜合考慮如何選擇?
    中國醫科大學和四川大學,如果單看名字,不知道的人肯定覺得中國醫科大學更厲害,因為它帶有「中國」字樣嘛,事實上,中國醫科大學卻是一所雙非高校,而四川大學卻是著名的985高校。比學校檔次的話,它們不是一個級別,那麼它們的法醫系又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 西南醫科大學與川北醫學院,兩所學校誰的實力更強?
    西南醫科大學和川北醫學院分別位於瀘州市和南充市,兩所學校的起源都很相似,同成立於1951年,一個為川南醫士學校,一個為川北醫士學校。西南醫科大學於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瀘州醫學院,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1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
  • 現任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顏華兼任南開大學醫學院院長
    11月16日,南開大學在醫學院教學樓——古樸典雅的思源堂舉行儀式歡迎顏華教授到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校黨委副書記楊克欣,南開大學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南開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朱思偉出席。校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全院教師參加。
  • 中山大學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誰就業更好?這個沒有懸念
    廣州有五所著名的醫學院校,分別是中山大學的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就是中山大學的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當然它們二者比較的話很明顯,中山大學醫學院實力更強,自然它的畢業生就業也應該更好一些。
  •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特色專業聞名全國!
    該校可溯源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定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2015年成為浙江省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 日本醫學院為何不招收女生?日本教育部調查後,結果令人感覺扎心
    日本醫學院為何不招收女生?日本教育部調查後,結果令人感覺扎心男女平等這在我國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在封建時期男女受重視程度不同,所以基本「重男輕女」,但是在如今新時代,已經沒有擯棄過去的糟粕,如今女性地位甚至要比男性地位更高。
  • 湖北醫科大學校友冉丕鑫任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的現任領導發生了調整: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同時擔任校長。廣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王新華已不在現任領導欄。冉丕鑫,1962年9月出生,湖南澧縣人,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6月,衡陽醫學院(現南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0年6月,湖北醫學院(現湖北醫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3年6月,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3年9月至1994年5月在北京醫科大學基礎心血管研究所進修,1999年2月至2000年2月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及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
  • 知名眼科專家、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顏華教授受聘南開大學醫學院院長
    原創 NKU新媒體 南開大學11月16日,知名眼科專家、天津醫科大學校長顏華教授受聘南開大學醫學院院長
  • 9月20日在溫州醫科大學8所高校將聯手打造海西醫學聯盟!
    9月20日在溫州醫科大學8所高校將聯手打造海西醫學聯盟!韓家淮院士(醫學部主任)(2)福建醫科大學 佘菲菲教授(副校長)(3)福建中醫藥大學 李燦東教授(校長)(4)廈門醫學院 吳小南教授(校長)(5)汕頭大學 陳 敏教授(副校長)(6)贛南醫學院 劉 潛教授(校長)(7)麗水學院 李俊傑教授
  • 浙江省內知名高校,溫州大學和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大學和溫州醫科大學兩所學校教研模式略有不同,溫州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雖然主要是以文理為主的師範類高校,但是涉及的其他學科也相對較多,所以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醫學專類高校。兩所學校雖然教研領域不同,但是在浙江省內知名度比較高,屬於省內知名高校。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老年臨床醫學院揭牌成立
    2020年8月14日下午,「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老年臨床醫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舉行,這標誌著南京醫科大學與江蘇省老年病醫院的「校院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
  • 浙江高校——溫州醫科大學
    #高校#溫州醫科大學,簡稱「溫醫大」,位於浙江溫州,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可溯源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改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2001年浙江省溫州衛生學校併入。
  • 昆明醫科大學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雲」上簽約
    7月21日,昆明醫科大學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聚首「雲」端,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兩校合作諒解備忘錄籤字儀式。至此,阿爾伯塔大學成為與昆明醫科大學正式建立合作關係的第一所加拿大高校。 此次籤字儀式在昆明設立主會場,在重慶和加拿大埃德蒙頓設立分會場。
  • 同是更名,這些醫學院卻格外令人尊敬
    1979年8月第二次復校,更名為中國首都醫科大學,1985年重新改回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2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籤署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協議。 2006年9月5日,教育部、衛生部共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
  • 佔地僅1000多畝的川北醫學院,何日能夠升級為醫科大學?
    學院和大學都屬於我國的高等院校,但大學與學院相比,無論是教學實力還是校園規模,都要更上一個檔次,因此近年來,許多學院都在不斷地努力升級為大學。這裡面,也有一些學院受制於場地和規模的限制,距離升級為大學的標準還很遙遠,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川北醫學院,就是一個例子。川北醫學院坐落於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南充,前身為1951年創辦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早在1985年就升格為本科,並定名為川北醫學院。2016年獲批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 安徽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這是安徽醫科大學第15所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於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
  • 聊城大學與這家醫院籤約共建醫學院,護理專業今年招生
    聊城大學·聊城市人民醫院共建醫學院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籤約儀式上,聊城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馬勝軍受聘聊城大學醫學院名譽院長、兼職教授,聊城市人民醫院院長王大偉受聘聊城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兼職教授。聊城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昭風分別為其頒發聘書。
  • 成都大學申博失敗:西南醫科大學突圍成功
    此前,成都大學共申請新增三個博士點,其中兩個是學術博士,藥學和設計學;一個是專業博士,其專業是生物與醫藥。這也意味著,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南醫科大學、西華師範大學和成都大學四校的申博之爭中,西南醫科大學獲得初步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