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銘:藉助科幻翅膀,人類如何跨越時空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宇宙的半徑是460億光年,這和人類的壽命之間的鴻溝非常之大。但請相信,最終有一天,人類可以實現星際遠航。

  ——王立銘

  只有七八十年壽命的人類,如何探索460億光年外的宇宙?日前,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神經生物學家王立銘做客「一席演講」,暢想了人類拓展探索宇宙尺度的諸多可能。

  ■演講 王立銘

  整理 本報記者 徐蓓

  七八十年壽命的人類與460億光年外的宇宙

  如今,整個可觀測的宇宙半徑差不多有幾百億光年,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差不多只有70年-80年。所以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作為卑微的人類,以七八十年的壽命,怎麼可能有能力、有時間去探索46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呢?

  我先來列舉四種可能的答案,其實它們都曾出現在科幻作品裡。

  第一種是人類冬眠。如果我們能夠把人直接速凍起來,就可以把人的壽命延長到幾乎無限的水平。因為人在冬眠的過程中不進行新陳代謝,這段時間是不算入壽命的。

  第二種方法是長生不老。如果有一種生物學的方法能讓太空人長生不老,或者說極大限度地延長他們的壽命,那麼人類太空人探索宇宙的邊界就會變得更寬廣。

  第三種是世代繁衍。拋開冬眠和長生不老,我們把飛船變成一個小社會,讓太空人在裡面世代繁衍,那麼我們也有可能極大地擴展人類在宇宙中的疆界。

  最後一種可能聽起來最科幻,但反而是和我的研究工作最接近的,那就是意識的存儲和解讀。既然我們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主要在於大腦,它能思考,能產生各種新奇的想法,那我們乾脆就把人腦拿出來切成薄薄的片,然後用照相機拍照之後存在宇宙飛船的電腦裡。電子信息存活的壽命肯定要比人長得多,等到飛船到了目的地之後,我們再根據這些信息還原出一個人類大腦來。這樣是不是就可以拓展人類探索宇宙的尺度了呢?

  當然,這四種方法中,至少後兩種在目前人類的倫理中是行不通的。我們不可能把人像猴子一樣關在飛船上,讓他們世代繁衍就為了探索宇宙。我們也不可能把一個活的太空人腦袋拿出來切成片,就為了把他的意識發射到幾光年幾十光年之外的星體上去。所以今天我要講的主要是前兩種:冬眠和長生不老。

  能否利用冬眠實現對時間和空間的跨越

  冬眠是很多科幻小說中的場景。

  這裡我要介紹一種靈長類動物,叫肥尾倭狐猴,它的親緣關係非常接近人類。它是目前人類唯一知道的一種在天然條件下能夠冬眠的靈長類動物。比較有趣的是,這種動物並不生活在北極圈或者南極圈裡,而是生活在靠近熱帶的地方——馬達加斯加島上。

  當馬達加斯加進入冬天之後——當然氣溫也就20℃~30℃左右——這種倭狐猴就可以進入冬眠。在進入冬眠之後,與大多數哺乳動物不同,它的體溫可以隨著當地晝夜的溫差而變化,中午的時候溫度最高,差不多超過30℃;晚上溫度最低,只有20℃左右,肥尾倭狐猴的體溫就和環境溫度一樣變化著。這種動物在進入所謂的冬眠之後,是不消耗任何能量來維持體溫進行新陳代謝的。

  這個發現告訴我們:讓人類進入冬眠期,並不是一個理論上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至少我們有一個「近親」肥尾倭狐猴是可以冬眠的。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發現——這種倭狐猴有很多親緣關係比較近的猴子。在這幾種動物之中,肥尾倭狐猴的壽命是最長的,可以活到三十幾歲,其他猴子則只能活十幾歲。

  科學家普遍認為,肥尾倭狐猴之所以能特別長壽,就是因為它一年中有半年多時間是在這種所謂的冬眠中度過的。這也給了我們提示:如果我們真的能讓人類進入冬眠,可能可以有效地延長人類的生命。

  2005年,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第一次誘導出了小白鼠類似於冬眠的狀態。我們知道小白鼠是不會冬眠的,從出現這個物種到今天就沒有出現過任何一次冬眠。科學家把小白鼠關在一個很小的塑料飯盒裡,然後給它吸入濃度極低的硫化氫氣體。結果發現,它的體溫會瞬間從正常條件下的40℃,降低到只有15℃左右,而且可以持續長達6到8個小時。同時,這些小白鼠對二氧化碳的消耗——換句話說,就是它新陳代謝的水平,也降到了只有原來的20%左右。

  實驗結束後,科學家進一步檢測了小白鼠的健康狀況,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健康問題。

  雖然目前因為倫理和技術手段的限制,還沒有辦法讓人進入冬眠狀態,但是我想告訴大家一個故事。在日本有一個名叫打越三敬的中年人,有一年秋天,他和朋友們到神戶附近的六甲山去踏青。在回來的路上他擅自脫隊,從一個懸崖上摔了下來,摔傷了脊椎。所以他沒法呼救,也沒法走回出發的地方。

  22天之後,一個救援隊在山谷裡發現了他。那個時候他的體溫已經降到22℃,基本上沒有任何呼吸和心跳。但是經過醫院的護理之後,他沒有出現任何健康問題,順利出院了。

  在22天被困在山谷裡的時候,這個叫打越三敬的人可能進入了一種新陳代謝率極低、對營養和氧氣消耗極低的類冬眠的狀態。

  打越三敬的例子是我能從主流媒體上找到的唯一一個可能是人類冬眠的例子。這個例子也拓展了我們的想像,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激發出人類身體裡那種可能存在的進入冬眠的潛能,利用冬眠來實現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跨越。

  延長壽命是否真有方法

  長生不老是另外一個科幻意義上可以幫助我們跨越時空的方法。

  我們如果能讓太空人不衰老,或者讓太空人能活兩百歲、三百歲,甚至更長壽,那麼太空人駕駛的宇宙飛船當然就可以帶領人類走到更遠的宇宙邊界去。

  不過首先我得潑一盆冷水,長生不老這個話題,在人類已知的生物學理論框架上不可能像冬眠實現得那麼徹底。因為我們發現,在地球的生物圈中,既有蜉蝣那樣只有幾個小時到一兩天壽命的動物,也有可以活6~8萬年的北美顫楊。這個巨大數量級的差別告訴我們:壽命大概是生物的一個內在屬性,它是漫長進化史形成的,我們不太可能通過改變環境、改變生活習慣或者吃兩片藥就把它提高几個數量級。

  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對於壽命,或者對於長生不老,我們不能做任何事情。

  2014年威斯康辛大學展示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把兩隻猴子分別餵養長大,其中一隻猴子每餐都吃飽,另一隻猴子僅僅吃到七分飽。結果在20幾歲的時候,吃七分飽的猴子明顯年輕健壯,而每餐都吃飽的猴子已經老態龍鍾。

  如果我們確鑿無疑地知道少吃能延長壽命,那麼就可以有這樣一個假設:少吃之所以能延長壽命,是因為它影響了我們身體裡某些基因、某些蛋白質的功能,最終實現延長壽命;所以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少吃是通過什麼樣的生物學基礎使得我們延長壽命,我們就可以設計其他的方法繞開少吃這件事,直接實現延長壽命的目的。

  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顯示,少吃之所以能夠延長壽命,是和我們體內胰島素的蛋白質的功能和活性有關係。所以,我們也許可以設計一些藥物,改變這些和長壽相關的蛋白質和基因的功能和活性,在體內模擬出少吃的狀態,使得我們能活得更長一點。

  最後我想說,宇宙的半徑是460億光年,這和人類的壽命之間的鴻溝非常之大。但是至少,在我們周圍已經發生了一些科學進展,能夠一點一滴但是堅定不移地幫助我們彌合這兩個巨大的數量級差異之間的鴻溝。請相信,最終有一天,人類可以實現星際遠航。我也希望在座的所有人,可以和科學一起走到遠方。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裡的史詩巨作,一場跨越維度拯救人類的時空旅行
    一度科幻熱來襲,那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科幻電影裡的史詩巨作,看了一遍還想重複觀看的《星際穿越》。這樣的電影看一遍下來,會耳目一新,新世界的大門由此打開。這部電影裡最讓人著迷的會是關於跨越維度的時空穿越,劇情之間銜接緊密,科學嚴謹。
  • 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王立銘認為,比確認天然宿主更重要的,是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也就是找到它從蝙蝠到人之間的中間鏈條,「竹鼠、果子狸等動物是可能的尋找方向。」  他推測病毒來源是:某種寄生於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因為某種原因進入了某種被人類大規模飼養的半野生哺乳動物體內;在那裡,病毒通過廣泛的互相傳播和突變,獲得了感染人類細胞並持續在人類個體之間傳播的能力;在2019年年末的某個時間點,它傳染進入了武漢一部分居民的體內並且導致了這場大規模的疾病爆發。  他認為,在未來,規範野生動物販賣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傳染病管控措施。
  • 梅格瑞恩跨越時空的愛情,科幻故事也可以浪漫,完美就在點滴之中
    歡迎關注自從《流浪地球》火了之後,人們習慣於談論硬科幻之類的電影,末世類的科幻題材總是受人歡迎的。但這裡想說的是,生活已經很累,不如來點輕鬆和美麗的時刻。梅格·瑞恩自帶天使般微笑,清新自然,少了火辣辣的味道,自成一格的美,她搭檔過很多好萊塢巨星,這裡要說的就是和「狼叔」休·傑克曼的一部電影,而更神奇的是,第一男配角居然是在《金剛狼》裡扮演「狼叔」哥哥「劍齒虎」的裡夫·施雷柏,他們三一起演繹了一段浪漫的科幻愛情片《跨越時空愛上你》。
  • 浙江大學八零後教授王立銘:科普衝動,按捺不住
    最近,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銘回了趟北京大學。在自己的母校,他帶著新書《上帝的手術刀》舉辦發布會。王立銘的上一本科普著作《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獲得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目睹這些真實的境況後,王立銘開始意識到,科學所肩負的意義並不局限在一間小小的實驗室裡。  回歸科研、入職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後,推動王立銘從事科普寫作的,或許是一種「傾訴的衝動」。他了解基礎科研,也熟悉醫藥產業,閱讀和遠行讓他積攢了太多精彩的故事。
  • 浙江大學80後教授王立銘:科普衝動,按捺不住
    最近,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銘回了趟北京大學。在自己的母校,他帶著新書《上帝的手術刀》舉辦發布會。王立銘的上一本科普著作《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獲得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12年前,王立銘走出校園,帶著投身科研的熱忱,從北京飛到洛杉磯,又在2013年回到祖國的懷抱,2014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科研之外,他按捺不住科普的「衝動」:把關於科學的故事講出來。  讓公眾獲取專業的科學知識,不是科普最重要的任務  翻看王立銘的科普著作,覺得特別「接地氣」。
  • 科幻電影,讓人類的想像力插上翅膀
    該片講述了在2000年,人類被分為兩個階層,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當大都會統治者的兒子喜愛上了地下城市中的女子瑪麗亞時,巨變便開始來臨的故事。《金剛》是雷電華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科幻電影,由梅裡安·C·庫珀、歐尼斯特·B· 舍德薩克聯合執導,菲伊·雷、羅伯特·阿姆斯特朗等主演,該片於1933年3月7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巨大的猩猩金剛被人類捉住並送到紐約展覽,為了追尋它所愛的金髮美人,金剛逃脫牢籠,大鬧紐約的故事電影使用定格技術拍攝的金剛登上帝國大廈樓頂的鏡頭,是影史上最令人難忘的鏡頭之一。
  • 科幻電影《超時空獵殺》熱映 時空管理局跨越蟲洞修復歷史
    李沒刀、張鑫璽導演,劇本君編劇組、亦名、郭海文編劇,苗韻桐、張晶、郝艾莉等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超時空獵殺》已於今日在愛奇藝上線播出。影片講述了人類發現蟲洞後,不斷有偷渡者通過蟲洞回到特定時間節點改變歷史,肩負修正歷史任務的時空管理局應運而生。
  • 《哈爾的移動城堡》一場跨越年齡、跨越容貌、跨越時空的浪漫愛情故事
    一場跨越年齡、跨越容貌、跨越時空的浪漫愛情故事,影片融合了奇幻、魔幻、科幻、冒險、愛情、動作……等諸多元素娛樂元素於一身,兼備觀賞性、娛樂性和藝術性,是宮崎駿動畫片在豆瓣TOP250榜單中的前三甲(第一是《千與千尋》,第二是《天空之城》)。
  • 【純愛類型】宇宙、時間、永恆,跨越時空的愛情——科幻文
    2、本文偽科幻,文中出現所有理論均為「青蝠派」偽科學,一本正經說胡話系列,切勿當真。3、無限流,現代偽科幻冒險文,有輕微超能力。——小老虎《傷心者》人工智慧佔領世界的時代,他變成了世界上最後一個人類,享受著最高級別的待遇。某天醒來,電子管家告訴他:「我們為您找到了同類。」「不可能!我不承認!我是世界上唯一的人類!」程璋(攻)✖竇羽(受)鄭雲起因病英年早逝,重生古代,被絕世神醫收養,潛心學醫。
  • 《星際穿越》:銀河彼端 愛在閃爍——跨越時空和維度的愛
    愛不是人類發明的東西,它一直存在,而且很強大,是有意義的。我風塵僕僕穿越宇宙尋找一個消失了十年的人,我也知道,他可能已經死了……愛是一種力量,能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不得不說看的過程確實是又緊張又燒腦,不過小編認為這些都只是載體而已,真正讓這部劇歷經幾年仍不衰還是裡面觸動人心的父女親情,是那跨越了時空和維度的愛!
  • 穿越時空科幻電影推薦
    這裡就介紹一類我非常喜歡的電影類型,就是穿越時空類的科幻電影。時間旅行一直是科幻電影偏愛的主題,最有意思莫過於其對於原有的因果關係的影響。科學界有一個著名的祖父悖論:如果一個人回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祖父,那麼這個人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了,那麼他又怎麼能回到過去呢?要想使一部關於時間旅行的電影引人入勝又能自圓其說,關於因果關係的處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 科幻電影《溝通者之異空之客》跨時空愛戀
    ,隨後引起廣大觀眾對科幻電影熱議。電影聚焦科幻題材,探秘宇宙運行「潛規則」,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時空之旅。情節高能引人入勝 硬漢主演解鎖跨時空愛戀電影講述了「隱者」林江為了拯救戀人馮夕,跨越平行時空尋找「替身」為馮夕移植健康的器官。
  • 絕密檔案曝光:世上真有長翅膀的人類!
    古代起,民間就流傳著神秘傳說———「長翅膀的人」。幾乎每個國家的神話、傳說裡都有會飛的人類。直到幾年以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仍不懈努力,希望揭開其神秘面紗。根據美國秘密檔案記錄,世界上有一些人的確曾經見過「飛人」。
  • 《跨越時空的回信》講述戰地最美情書
    本周三(5月22日)21:20,江西衛視《跨越時空的回信》迎來第四期節目,主題正是「愛情」。革命年代戰火紛飛,卻掩蓋不住愛情的光芒,反而尤顯銘心耀眼。本期重啟的兩封紅色書信,一封講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百歲愛情,一封卻是充滿悲壯遺憾之感的未滿愛情。
  • 中國3分鐘 |《三體》×Netflix:跨越國界 不止科幻
    中國3分鐘 |《三體》×Netflix:跨越國界 不止科幻 2020-09-16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經典科幻】《黑洞表面》《 紅色星球》《絕世天劫》
    ↑ 點擊上方「微科幻」關注我們這是近年比較出色的科幻恐怖電影。
  • 逆流、亂流、跳躍、循環,人類對時間的終極想像,都在這九部科幻作品的設定裡
    《時間機器》:時間跳躍導演|西蒙·威爾斯上映時間|2002年《時間機器》改編自英國科幻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一位狂熱的科學家研製出時光機,並乘著時光機穿梭時空的故事《時間機器》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幻小說,出版於1895年。這幾乎是最早的關於時間旅行的設定了,也可以稱得上是時空系科幻的鼻祖。在這部作品裡,關於時間的設定非常簡單,就是可以通過時間機器完成時間跳轉,前往未來或過去。
  • 秘魯的神秘石門,是否和蟲洞有聯繫,人類能否由此打開時空之門?
    經常有人會在科幻電影中提到蟲洞這個詞,很多人都認為蟲洞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發現黑洞之後,大家才相信蟲洞是存在於宇宙內部,雖然很難找到它的蹤跡,很多科學家認為蟲洞確實存在,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知道蟲洞在哪裡,科學家們曾在秘魯發現時空之門似乎與蟲洞有關。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 如果人類不斷揮動雙手,會進化出鳥類的翅膀嗎?2種可能性!
    如果人類不斷揮動雙手,會進化出鳥類的翅膀嗎?2種可能性!看著在天空中自由飛行的鳥兒和蝴蝶,曾幾何時,古人們想要實現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受到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也只是他們心中的幻想而已,一直到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之後,人類才開始真正地藉助這些設備飛上了天空,感受天空的無限廣闊。有些人對此並不滿足,因為我們可以在天空當中停留是因為可以藉助這些裝備,如果這些裝備一旦消失,想要進入天空也就成為了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