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如果說,如何與地心引力抗爭,偽裝健康蘋果肌,是每一位女演員都必須面對的終生事業,那麼,髮際線後移、中年發福、滿臉油膩則是男明星的三大敵人。
難以想像,盛世容顏如裘德洛、吳彥祖,某天醒來,基因突變,成了蘇大強。
香港人一向有露出額頭,才不會阻擋前程的說法。在顏值和運勢之間,依然有很多男明星心照不宣的選擇用劉海遮掩不完美的臉型。
而一眾娛樂記者偏偏還要拿劉海做文章,將男明星露額之後顏值是否抗打作為話題,列出個「板寸男星排行榜」。
就算僥倖逃過了排名榜,還有一個叫清宮戲的考驗,看著片酬的份兒上,也只有禿著頭皮硬上的悲壯。剃掉大半個腦袋的辮子頭,讓每個人的臉型缺陷無處遁形,瞬間掉粉無數。
日本的男明星也好不到哪兒去。編劇們同樣喜歡將話題聚焦在距今兩三百年前、與清朝平行的江戶時代,大河劇、晨間劇以及各種電影,層出不窮。
江戶時代,武士階層高高在上,引領風潮,從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開幕,到明治維新「散發脫刀令」的發布,成年男子都要梳一種月代頭。就是只保留兩邊的鬢髮,把從前額到頭頂這部分頭髮剃掉,使頭皮呈現半月形的一種髮型。
月代頭在平安時代就已經出現,起源於武士之中,戰國時代,逐漸流行。按照江戶時代禮制學家伊勢貞半的說法,這種髮型通風透氣,天天裹著兜(頭盔),也不容易長蝨子,萬一對方一劍揮來,削斷髮髻,不至於披頭散髮阻礙視線,極具實用性。
不過,戰國時代時候,梳月代頭要付出血淋淋的代價,頭頂的髮根,是一根根被生生拔除的。到了江戶時代,隨著市場的需要,幫人剃月代頭已經成為一項固定職業。剃頭匠通常在橋頭擺上一個臨時攤位,坐等泡好澡的「江戶子」悠閒的送上門來。
比板寸更考驗顏值的月代頭,誰才能hold住呢?
你們的雅痞大叔小慄旬,在2009年的大河劇《天地人》裡扮演石田三成,硬生生頂了一個「月代+羽西」頭,說不出的詭異。
錦戶亮在穿越劇《武士老師中》扮演幕末志士武市半平太,時而儒雅,時而狂放,顏值在線與否,不看劇情,看心情。
「從漫畫中走出來」,被《交響情人夢》封神的玉木宏,在《大奧》裡,保住了頭髮,也保住了顏值,還能與二宮和也一爭高下。可到了2015年的大河劇《阿淺來了》,梳起月代頭的他,就只能被吊打。
古裝劇似乎成為一個魔咒。月代頭說,這個鍋我不背,關鍵還要看個人的五官和氣質。
出身演藝世家的松田翔太,靠著一雙狹長多情的秋波眼,演活了英年早逝的江戶幕府第十四代將軍德川家茂,他與和宮的痴情絕戀虐哭多少少女心。
原以為堺雅人的臉型偏長,月代頭只會凸顯他的缺點,沒想到他在2008年的大河劇《篤姬》裡面飾演江戶幕府第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深情款款、浪漫多情,不枉篤姬為他不枉篤姬為他守護江山和子民。
算起來,二宮和也還是抗打的。「二狗」在男女身份倒置的電影《大奧》中,憑藉月代頭下那張軟嫩呆萌的萬年童顏,成為這部漫畫改編電影的僅有的亮點。
歪一下話題。若論起日本平安時代第一美男,天海佑希姐姐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不知道天海姐姐梳月代頭會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