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關於「牛」的成語、詠牛詩及牛年春聯選萃!

2021-02-22 部編版語文








《後漢書•楊彪傳》載: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楊修,聰明博學智慧過人。曹操對楊修萬分嫉恨,又因楊修是曹的對頭袁術的外甥,怕以後會有後患,所以就藉口楊修擾亂軍心,把楊修殺了。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一次,曹操問道:「你為什麼瘦得這樣厲害啊?」楊彪悲傷地說:「我像老牛舐犢一樣愛我的兒子,現在小牛死了。我這老牛怎麼能不瘦呢?」後來,人們以「老牛舐犢」來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摯感情。

宋朝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籤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牛刀」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牛刀,宰牛用的刀,比喻大才;小試,稍微用一下,含初步顯一下身手的意思。「牛刀小試」比喻有本領的人初次任職,就已經表現出才幹。

莊子•內篇•養生主》載:「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吳牛喘月」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漢代牟融《理感論》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講的是古代有一位大音樂家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有一天他漫步郊野,看見有一頭牛正在低頭吃草。這清靜怡人的氛圍激起了他為牛彈奏一曲的欲望。儘管琴聲優美極了,可是那牛卻依然只顧低頭吃草而不理會琴聲。「對牛彈琴」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現在也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無的放矢。

唐代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全句說:如果人不通曉古今,就如同馬、牛穿著人的衣服(即衣冠禽獸)。現在,「馬牛襟裾」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多比喻衣冠禽獸。

   南宋宰相、詩人、抗金英雄李綱有一首傳詠千古的《病牛詩》: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過許多田地,讓人收穫過千萬石的穀物。在它老病時卻遭到冷遇沒有誰來同情它。到了最後病牛隻能空懷有「但使眾生皆得飽」的良好願望。這是一個流盡血汗仍願奉獻到底的崇高形象。

   北宋詩人孔平仲曾寫過一首《禾熟》:百裡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齧草坡頭臥斜陽。

   此詩中的「老牛」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後,從「禾黍香」「谷登場」的豐收中獲得了「粗了耕耘債」的輕鬆與滿足,正悠閒自得地享受著主人給自己的獎賞,它不爭不怨,知足而樂,隨遇而安。這是一個知足而樂,悠然自得的形象。

   牛一直被看作勤勞的象徵。它吃苦耐勞,默默無聞,溫和馴良,深受人們喜愛。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曾自喻為牛,手書「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詩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自喻為牛;

   郭沫若先生還願做牛尾巴,茅盾先生甚至願做牛尾巴上的毛;

   李可染一生酷愛畫牛,在自己的畫室裡掛著「師牛堂」的橫匾,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人們對牛的莫大喜愛。

   這種愛牛、敬牛的心情和言行,在古代的詠牛詩中有著更集中、更深刻動人的描寫、反映和寄託。

   《詩經》中有詩云: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 。……爾牛來思,其耳溼溼。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於訛。……

   這首詩歌全面地描繪了牛的生活、飲食、住處、交配等方面,這首詩也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首對牛進行具體描寫的詩。

   我國牛耕歷史漫長,在眾多的詠牛詩中,牛的形象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一心為人類造福。在眾多的歌詠牛耕的詩歌中,當推宋代梅堯臣的《耕牛》詩:

   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雖窮田疇,腸未飽芻菽。秋收風雪時,又向寒坡牧。

   詩的前四句寫了牛耕作時環境的惡劣,後四句寫了牛的生活情況,耕作時吃不飽,寒冷時吃枯草。詩人一方面讚頌了耕牛的吃苦耐勞精神,另一方面對耕牛的饑寒交迫困境傾注了莫大同情。該詩通篇比興,以耕牛的四時辛勤耕耘而不得溫飽來比喻廣大農民終日勞作而缺少衣食,寄託了詩人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同情。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以上圖文,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牛年之「牛」文,「牛」詩,「牛」對聯
    如李白的《詠石牛》,張籍的《牧童詞》,陸遊的《頌牛歌》,白易居的《官牛》,王安石的《耕牛》等詩詞都從不同角度,將牛這一與中華民族農耕文化淵源極深之農家牲畜,人類忠實朋友幫手,刻畫得力透紙背,讓人感嘆不已。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李綱的:「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得贏病臥殘陽」。
  • 內蒙古詩詞學會辭舊迎新「詠牛」專輯
    2021年1月30日七絕 詠牛尹小平與世無爭數老牛, 任勞任怨立田頭。無私獻奶憂天下, 赤膽忠心志不休。沁園春·辛丑詠牛朱成德不畏辛勞,無私奉獻,奮力出新。看拓疆闊土,山川改貌;培元固本,荒野生金。哺乳兒孫,一心吃草,仁愛恩情似海深。好品質,能改天換地,扭轉乾坤!
  •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氣衝牛鬥:氣:氣勢;牛
  • 關於牛的成語
    後以「牛角之歌」、「牛下歌」為窮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 「江城詩人詠牛」2021年立春特刊
    梅銳仁(香港)喝火令·詠牛    亂草天涯綠,荒蕪眼底饒。不因良莠剔還挑。磨練一生茹苦,疲雨累風徭。    負重由人馭,忘機任體勞。只將沉悶伴蕭條。竟日低頭,竟日賤周遭。竟日躡行阡陌,未敢輒蠻刁。 劉志澄(武漢)喝火令·詠牛    老子函關過,牛郎織女牽。醜牛何止是耕田!茅草化成甘乳,涓滴惠人間。    吃苦從無怨,操勞總在前。奮蹄何必再加鞭!盼得牛歡,盼得歲豐安。盼得踏雲犁月,共享小康年。
  • 王德生 || 七言詠牛串成賦
    七言詠牛串成賦作者 :  王德生我今詠牛用七言集詩為賦連一篇牛主稟性比牛犟怒極頻用牛鞭抽牧童欣瞧牛牴頭不管溝深斜坡陡兩牛死拼各進退敗牛掉崖一命休暮鞭驅牛犢撒歡東跑西躥玩搗蛋忽聞餓狼一聲吼驚往母牛肚下鑽對牛彈琴不識音吹破牛皮毛亂飛
  • 「牛」年說「牛」
    古人認為,終生耕田犁地、開墾荒原的牛,是盜取天倉谷種下凡拯救黎民百姓的社稷神,而天帝為了懲罰牛,讓牛世代受勞作之苦,為人類所驅役宰殺。可以說,牛就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本期【悅讀文字】想與大家聊聊「牛」字。說文解字《說文》:牛,語求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牛,大的牲畜。像兩角和頭三樣東西,像肩甲隆起的地方和尾巴的形狀。
  • 牛年牛城徵嵌「牛」字春聯賽事入選作品 (下)401——608
    * 窗花影裡、爆竹聲中——楹聯同題:年味·獲優作品 徐玉基主評相關連結:* 牛年牛城徵嵌「牛」字春聯賽事揭曉* 牛年牛城徵嵌「牛」字春聯賽事入選作品(上)1——200* 牛年牛城徵嵌「牛」字春聯賽事入選作品(中)201——400牛年牛城徵嵌「牛」字春聯賽事入選作品
  • 【高行詩社】文藝刊詩書畫《詠牛》同題專輯•2021-第008期(總58期)
    著名詩人臧克家尤其推崇牛的品質,他曾賦詩讚譽: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老黃牛)。隨著時代的發展,牛作為生產工具的作用逐漸被機械化所替代,但牛的精神和品質永遠是文人讚頌的主題。值此辛丑年來臨之際,讓我們繼續發揚勤勤懇懇儒子牛、創新發展墾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用筆用墨用畫用刻刀來表達對牛的讚美和敬意吧。
  • 牛年多看牛,好運天天有人生辭典:一牛,二牛,三牛,四牛,五牛,六牛
  • 包含「牛」的成語
    常見的成語牛毛細雨:指細而密的小雨。
  • 『東坡同題』|喝火令·詠牛
    何光詠喝火令·詠牛性稟鍾情翠,能名力作耕。歷經風雨濘泥行。糧廩赤黃豐熟,任勞默無聲。霽雨千重景,臨風萬戶馨。轉年辛丑早春迎。勁也沖天,勁也地中憑。勁也漫山層出,共月望豐登。燕歸來喝火令·詠牛歲暮三冬冷,年關一臘新。牯牛強壯百千斤。荒草半黃田野,泥土暗香純。雪后蒼穹暖,陽回大地春。曉披星月力耕耘。受盡鞭笞,受盡棍抽臀,受盡遍身傷痛,俯首邁蹄跟。
  • 2021年,「牛」字成語大比拼之看寓意猜成語
    今天的話題,咱們圍繞2021年「牛」年,這個元素開展!來一個「看寓意猜成語」,要含「牛」字的哦! 猜一個含「牛」字的成語 第四題: 成語寓意:形容怒氣衝天或氣勢很盛。猜一個含「牛」字的成語 第五題: 成語寓意:比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 古詩詞裡的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果爸小啟:牛,在幾千年的中華農耕年華,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眾口皆碑的老黃牛精神。牛年輕力壯時不辭勞苦地犁地,年老力衰時又成了人們舌尖上的美食。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就像是一頭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在大文豪筆下,牛的無私奉獻精神真可謂一針見血。
  • 詠牛丨半島吟萃(177期)
    詠牛龐麗娟(遼寧大連) 背頂藍天腳踏泥,終生勞碌為蒸黎。拉車不顧掛梢月,耕地忘聞鳴曉雞。青草半筐堪飽腹,陋棚一處足安棲。並非木訥無威怒,角鬥場中必奮蹄。 詠牛吳平(遼寧大連) 挨過冬時冷夜長,銅鈴搖醒那春光。
  • 中國牛,是真牛!
    普通牛、水牛、瘤牛、犛牛它們共同組成了中國古代家牛的大家族(中國古代家牛的傳入和起源示意,在我國傳統叫法中黃牛包含普通牛和瘤牛,其中普通牛的傳入可能早到距今5500年左右,但充分的證據年代在距今經過馴化的家牛已被「磨平稜角」性格變得相對溫順開始受到中國古人的熱烈歡迎但是當家牛進入中國時狗
  • 東方蘭亭詩社│《衡南詩聯》微刊2021年第02期(總27期)詠牛專輯
    ~~~~03~~~~詠牛劉志文大聖與齊肩,魔王名震天。委身從稼事,俯首聽荊鞭。拉斷青桑軛,犁斜北鬥仙。秋收千櫝滿,食草自香鮮。詠  牛李少春負重數千年,終拋櫪軛緾。伏欄心未已,待令不須鞭。詠  牛彭盛偉脾性生來犟,終歸服擾馴。為民甘俯首,犁地願躬身。鬥角非常勇,奮蹄方有神。耕耘田野上,勤懇不辭辛。~~~~07~~~~詠  牛鐘太平負重躬身還著鞭,筋疲力盡肯耕田。
  • HAPPY 牛 YEAR!博物館的牛,到底有多牛?
    2021年,農曆辛丑年,生肖牛。
  • 牛寶寶名字 牛寶寶取名女寶寶取名大全屬牛的女孩名字大全集
    所以,對於生肖屬牛的女孩名字,大家可以從多種方面去考慮,從而賦予孩子一個真正好名!屬牛的女孩名字大全集正所謂「人如其名」在給屬牛的女孩子起名字之時,父母們除了注意生肖起名喜忌外,還需要注意名字是否體現女性陰柔之美的特點。以下各類型名字內容,分享給大家!
  • 好詞好句:關於牛的成語和詩句,家長來看看!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7、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出自明·魏禧《登雨花臺》 8、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出自唐·白居易《朱陳村》 9、牛頭努目瞋,出去始時晌。——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0、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飢唯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