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導演在年前的時候已經將「囧」系列的《囧媽》拍攝完成,準備在新年的時候作為「賀歲片」,可是受疫情的影響全國電影院全部關閉,《囧媽》的電影票也賣不出去,徐崢導演考慮再三將《囧媽》以成本價6.3億賣給了字節跳動。事件一齣電影製作人紛紛表示這是在破壞行業規則,擔心以後電影的格局將會因此而改變,此後徐崢的公司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現在電影院也陸續開放了,徐崢也開啟了直播為電影院宣傳。有人說第一個背叛電影院的人是他,第一個出來討好電影院的人也是他。小編想說的是:是你們太膚淺了,徐崢這種見風使舵的人才是大智慧。
徐崢將《囧媽》賣給字節跳動也是無奈之舉,在拍攝《囧媽》的時候徐崢就跟橫店影業籤署了對賭協議,如果《囧媽》的票房沒大於24億,徐崢可能會直接破產了。在票房預售期間徐崢採用了各種手段去做宣傳,比如做海報、請網紅拍短視頻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而《囧媽》本身也有濃烈的「年味」,如果推遲上映,跟其他「賀歲片」比起將毫無競爭力,將會嚴重影響到囧媽的票房,此時徐崢的壓力也非常大。
字節跳動的產品也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都是它的產品,而西瓜視頻的知名度相對較低,所以字節跳動選擇了將《囧媽》放到西瓜視頻上放映,可以將西瓜視頻的知名度打開,從而收攬更多的用戶,這對於字節跳動無疑是巨大的好處。徐崢沒有選擇主流視頻平臺的原因,是經歷過《慶餘年》的「付費點播」而被觀眾痛罵,從而放棄了這個選擇。《囧媽》沒有在電影院上映,對賭協議也自動失效了。
電影在網際網路上首發可能會成為一種趨勢,這也是很多電影製作人不想看到的,如果其他電影也一樣在線上放映,視頻平臺就會瓜分線下電影院的利益,以至於很多電影製作人在網上罵徐崢,甚至是抵制他的公司。其實顛覆了一個行業規則並不會給這個行業造成巨大的損失,相反可能將該行業推到一個新的階梯。汽車的出現讓馬車夫很氣憤,最後汽車成了主流的出行方式;電話的出現讓信童失業了,電話也成為了人們主要溝通工具,讓人們的效率提高也是時代的進步。
徐崢心裡也清楚,即使受到線上的衝擊電影院也不會消失,很多人都習慣在電影院看電影,因為在電影院看電影跟自己在家用電視、電腦看是完全不同的感覺,有些人即使在家看了,也會再去電影院看一遍。就像以前網吧一樣,電腦是一臺挨著一臺的,後來電腦普及到家家戶戶,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去網吧打遊戲,因為網吧打遊戲氣氛會比在家裡好,隨後網吧就改變了自己的經營模式,將網吧改成網咖,為網友打造更好的遊戲氛圍。我想以後電影院也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給觀眾更好的電影體驗。
雖然現在徐崢是得罪了很多電影製作人,不過這也並不影響他繼續拍攝優秀電影,電影行業的改革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到最後還不能確定誰的觀念才是正確的。如果電影行業被顛覆,那徐崢就是新模式的「祖師爺」;如果未被顛覆,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力,拍出更多優秀電影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你們支持徐崢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