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如何分辨真笑和假笑
04:02來自LearningYard學苑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笑容並不都來發自於內心,有時候,明明做了令對方反感厭惡的事情,對方不好意思說,只是「友好」地笑笑,可你卻還傻傻地以為對方是真的高興。在生活中,真笑和假笑有時候很難分辨,真真假假迷惑人心。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找出假笑的破綻。
一:假笑只有嘴角上提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教授保羅.艾克教授和肯塔基州大學的華萊士.法爾森教授進行了多年的研究。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得出了一個結論——喜悅產生的真笑和故意收縮面部肌肉產生的假笑是不一樣的。真笑時嘴角會上翹,眼睛會眯起,此時,面部主管笑容的顴骨主肌和環繞眼睛的眼輪匝肌同時收縮。此時的笑容不受意識地支配,除了反射性地翹起嘴角外,大腦負責的處理情感的中樞還會自動令眼輪匝肌縮緊,使得眼睛變得更小,眼角產生皺紋,眉毛會稍稍傾斜。而假笑與之相反,由主動意識產生,不會導致眉毛和眼睛的變化。因此,分辨真笑和假笑的最好方法是觀察在笑的同時眉毛和眼睛是否會產生變化。

二:假笑反應慢且不自然
當你說出有趣的段子或是糗事之後,真實的笑往往會瞬間發出,並且具有前面所述的特徵,而假笑,往往需要時間進行反應,因此在假笑的反應時間較長。除了笑容,人在興奮而無壓力狀態下還會出現愉悅的肢體語言。比如頭歪向一側,雙手放在腦後或頭頂,站立時雙腿交叉,左立時雙腿放鬆前伸等。而假笑不具備上述的各種因素,因而看起來十分僵硬。
三:真笑後往往會假笑,假笑後也有可能會真笑
在放聲大笑後,往往會很難繼續維持真笑的狀態,因此在這之後,人的眉毛不再稍稍傾斜,眼睛也會恢復正常大小,只是嘴角向上揚起的角度不會變化,看起來就是假笑的狀態。而有時候人們在假笑之後也會轉變為真笑。例如,拍照說「茄子」這個詞語的時候,往往是為了笑而笑,但我們將下顎張得很開,露出更多的牙齒,看起來笑得更加開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愉悅,假笑也就自然變成真笑了。
其實,現實生活中,無論真笑假笑,只要投入去笑,都對身心有益。因為無論真笑假笑,這個動作都會刺激大腦中與愉快感覺有關的相關區域。所以,當感到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對著鏡子,咧嘴提起嘴角,同時下拉眉毛,眯起眼睛,儘量做出一個真笑的動作,試著感受笑容帶給你的放鬆與寬心。在文章的最後,向大家提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真笑還是假笑呢?
參考資料:《微表情心理學》
本文由LearningYard學苑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LearningYard學苑,帶你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