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旭明:協和醫院的「大產婆」

2021-01-1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竟有這樣巧的事?!

周五的協和醫院國際醫療部一診室,一位婆婆指著待產的兒媳,笑眯眯地對醫生說:「邊大夫啊,您當年接生的孩子現在也要當爸爸啦,我帶著兒媳婦又來找您啦。」話音剛落,一起來陪診兒媳的媽媽叫起來:「您就是邊大夫?」一手指著孕婦:「她也是您接生的呀!」

其實,這樣巧合的事情,在邊旭明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屢見不鮮。經過她的手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已經多得數不清」,她還用自己的醫術和勇氣,幫助眾多被判了「死刑」的胎兒來到了人間,給千千萬萬個家庭帶來了歡樂。

邊旭明,協和醫院前產科主任,被業內同行親切地稱為「大產婆」。

「大產婆」語錄一:

「我生怕晚節不保,可還是忍不住往火坑裡跳。」

如果問協和門口的病人,為什麼非要來協和?病人通常會說,來協和就死心了。對於大多數病人來說,協和是最後一關,對於協和的醫生來說,這一關,是榮耀,更是壓力和責任。為了這份責任,邊主任常往「火坑」裡跳。

「邊大夫,您看我這孩子能要嗎,我跑了5家醫院,他們都說不能要。」

「為什麼不能要,當然能要啊。」說完這句話,邊主任意識到,又給自己挖了個「坑」。這位患者,之前做過兩次手術,先後從子宮上剔掉100多個肌瘤,子宮已經千瘡百孔,沒想到居然懷孕了。先後看過的5個大夫都勸她把孩子打掉,因為怕子宮破裂,很危險。

但邊主任考慮都沒考慮,幾乎是脫口而出:「懷上就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情,很難有第二次機會了,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能要呢?」在她的嚴密監護下,孕37周時,她親自為患者做了剖宮產手術。為了順利取出孩子並縫合傷口,手術過程中她又剔掉了14個瘤子。

還有一位子宮腺肌瘤患者,幾經辛苦成功做了試管嬰兒,卻因為先兆子宮破裂流產了。儘管後來子宮修補好了,小兩口和家裡老人卻為掉了的孩子鬱悶極了。

邊主任心又軟了。考慮到患者還有個凍卵存在醫院,她希望再給這個家庭爭取一個機會。但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關心她的人的反對:「這種子宮再懷孕的機會很小了,再說現在醫療環境這麼差,您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不顧眾議的邊主任最終將一個健康的寶寶帶到了人間。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過段時間就抱著孩子來看她。「看著那孩子我也特別高興。」

「孩子對一個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準媽媽能懷孕本身就是件很難的事情,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把疾病對兩代人的傷害限制到最小,讓她能夠完成歷史使命,就算我們追求的目標吧。」

邊主任常對手下醫生說:「如果我們的患者不順利,沒有得到一個好孩子的時候,你得記住她;如果患者順利生了健康的寶寶,就甭惦記她了。」她解釋說,對一個家庭來講,頭一個小孩出問題是件很大的事情,一定是有什麼原因,所以碰到這種患者,她的習慣是「不鬆手」,她會對患者打包票:「下次來找我,我包到底。」

「我生怕自己晚節不保,可還是忍不住往火坑裡跳。」68歲的邊旭明主任開玩笑地說。

「大產婆」語錄二:

「寧肯切我的子宮,也不能切病人的」

熟悉邊旭明的人都知道,她是個不願意把事情做「絕」的人。

應該說,來找她接生的人,大部分都是別的醫院不願意收或治不了的,再兇險的情景她都見過,但不到萬不得已,她絕不肯把手術做到「極致」——切子宮。

她不忍。

有位產婦,下午生產完一直到夜裡3點多,子宮都不收縮,當邊主任被從家裡叫過來急診時,值班的醫生還在不停地為孕婦揉肚子(幫助子宮收縮),一邊揉,一邊用熱毛巾刺激。看到她進來了,開玩笑地說:「我知道您要說什麼!『寧肯切我的子宮,也不能切病人的』,我再揉一會吧。」

還有位產婦,基礎疾病非常多,等生產時候,孩子保住了,但她自己的凝血功能卻特別不好,出血怎麼止都止不住。這種情況下很多醫生會選擇「一切了之」,邊大夫卻捨不得。她想遍了所有的辦法,遺憾的是,效果都不好。

在ICU,同事紛紛勸她:「邊大夫,子宮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啊!」「不要等到想切時候切不了了!」她知道,也許切掉子宮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下決心做切除術前,她第一次在上臺前掉了眼淚。

「我實在是想遍了所有的辦法,就是保不住,心裡甭提多難過了!」時至今日,這件事依然成為她的一個心結,語氣中滿滿的遺憾。

她說,「我相信,這種到最後,破壞性的、做絕了的手術,我們在全國是最少的。」她覺得之所以會這樣,和手術前充分的準備,和協和人的素質有關外,還在於兄弟科室的幫助,在於協和整體實力的強大。

「大產婆」語錄三:

「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好醫生應該是哲學家」

初冬季節,屋內還沒有暖氣,和邊主任聊著天,準備為她的茶杯續上熱水,沒想到她捂住杯口:「謝謝,我習慣喝涼水。」

年屆七旬,怎麼還會讓涼水入肚,我覺得不可思議。

「出門診養成的習慣。」

她說,最開始時候沒經驗,裝了滿滿一杯熱水帶到診室,趁上廁所的功夫準備潤潤嗓子,可燙得根本沒法喝,為了節省時間,慢慢就養成了喝涼水的習慣。

也難怪,她的門診總是擠滿了患者,最多的一次,她半天看了111個病人。

她說,好醫生應該是是哲學家。沒有像醫學這樣基本原理這麼清楚的學科,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原則非常清楚,但又必須非常靈活。

她回憶自己剛開始做醫生時候,並不太在意與病人的交流。那時的目標是提高自己的醫術。

後來她去美國學習,發現那裡的醫生非常注重與病人的談話。美國同行甚至告訴她,與患者的溝通是「performance」(工作),是「art」(藝術)。

後來,她開始有意識地做引導:介紹患者病情,要簡單明了,簡短而又坦誠地說清楚,它的利弊是什麼,我為什麼要推薦這種治療方式,我的顧慮是什麼。「一定要讓病人體會到,我們是戰友,我們的敵人是病,這點挺重要的。」

在美國的學習,她發現醫生對病人的親切完全是職業化的,所以她建議我國在今後醫生的培訓中要加上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課程,「不能靠工作幾十年才悟出道理。溝通是有規律的,要讓醫生一開始工作就懂得,會運用。」

做了40年產科大夫的邊旭明主任最近10年帶領著衛生部產前診斷專家組,致力於另外一個重要領域的工作——國家預防出生缺陷的項目,目前,他們已經建立了全國的產前篩查、產前診斷的體系,還有質量控制,發展方向,作為主要起草人,制定了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立了以省為中心的三級預防網絡。

她也終於可以晚上關上手機,睡個安穩覺了。

相關焦點

  • 這家醫院與協和醫院不相上下?青島世福蘭斯醫院引發期待
    這不免讓許多網友聯想到國內的協和醫院,作為國民度與綜合地位都很高,歷史同樣非常悠久的國內領先醫院,二者確實存在許多相似點。而作為海外的首家旗下分院,韓國延世醫療院極為重視青島世福蘭斯醫院在中國的建設,青島世福蘭斯醫院也將直接引入延世醫療院的高端科研技術與專業的醫療專家,推進青島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豐富膠東區域優質醫療資源。
  • 網紅「協和維E乳」不是協和醫院產品
    北青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諮詢了多個不同產地的「協和」維E乳商家,對方均表示自己銷售的是正牌「協和」維E乳。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北青報記者11月1日走訪了北京協和醫院,得到的結果是,醫院相關企業並沒有出過「維E乳」這款護膚品。「我們沒有『維E乳』,從來沒賣過。」位於北京協和醫院院內北部的北京協和醫院護膚品銷售點工作人員表示。
  • 協和醫院發布戰疫紀錄片《重生》
    通訊員張瑋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9日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張瑋)今天是第三屆中國醫師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首發該院抗疫全景紀錄片《重生》,藉此向參與武漢疫情保衛戰的每一位白衣戰士致敬。
  • 全國1700家協和醫院,只有三家是真的
    協和醫院更是成為本次抗疫的主力。大年初一,北京協和醫院就在3小時內集結了第一批醫療隊馳援武漢;福建協和醫院作為定點醫院,僅用48小時就完成了病房改造,集中收治新型肺炎患者;一直處於病毒中心的武漢協和醫院,抽調了五百餘名醫護人員參與防治,發熱門診人滿為患...但是你會發現,「協和遍全國「。一個沒有協和醫院的城市是不完整的。
  • 協和醫院:最頂尖的醫生,也要拼「基本功」
    協和醫院醫護人員上班前穿防護服。(梁淑怡製圖/圖)如果給醫療界「四大天團」打造一個明星組合,北京協和醫院是毋庸置疑的「C位」隊長。在中國,協和醫院被譽為攔在病人和死亡之間的最後一道關卡,治療各類疑難重症的最頂尖專家匯聚於此,連續十年在中國醫院排行榜中蟬聯榜首。
  • 協和醫院或將落戶北京南城!大興爆發了!
    近日,由大興區新興產業促進服務中心、大興區榆垡鎮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中國工商銀行大興支行、北京締標置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19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招商推介會」在大興區榆垡鎮臨空經濟創業發展中心隆重舉行
  • 吳沛新任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任院長
    11月4日下午,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人事司司長南春梅同志宣讀《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關於吳沛新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委黨組決定,任命吳沛新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命張抒揚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免去李冬晶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
  • 太原協和醫院等8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被註銷
    太原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6月4日發布公告,註銷太原協和醫院等8所醫療機構的執業許可證。被註銷的8所醫療機構是太原協和醫院、太原朝陽醫院、太原鋁業普仁醫院、太原福康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太原齒科醫院、太原雲水醫院、太原建東骨傷手外科專科醫院、山西博大泌尿外科醫院。
  • 武漢協和醫院38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
    昨晚,武漢協和醫院「醫往情深·協和見證」集體婚禮在黃鶴樓舉行。38對佳偶中,有31對是參與過一線抗疫的英雄夫妻,平均在一線堅守時間40天。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 通訊員劉坤維攝昨晚,在迷人的夜色中,武漢協和醫院「醫往情深·協和見證」集體婚禮在武昌黃鶴樓隆重舉行。38對佳偶中,有31對是參與過一線抗疫的英雄夫妻,平均在一線堅守時間40天。其中,口腔醫生章靖96天不下火線,堪稱「最閃亮新郎」。
  • 北京十強醫院:協和醫院第1,阜外醫院上榜,都躋身全國40強
    21家,天津3家,石家莊、太原等省會無一,今天我要說的是北京十強醫院:協和醫院第1,阜外醫院上榜,都躋身全國40強。事實上,醫學水平和大學實力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北京有中國醫學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大學等頂尖大學,具備構建頂尖醫學生態系統的基礎條件,根據復旦大學公布的榜單,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 北京協和醫院怒了:不是我們出的!
    開店的想法,最早是從618開始的。原因是我們...真的...太能剁手了,每次年度大促前辦公室就是一個大型安利現場,相互「補刀」, 掏空錢包。直到我們忽然醒悟既然都是一起買買買,為什麼不找商家談一個優惠的價格,要更好的保障?於是,報姐優選小店而生!
  • 南京新協和醫院--雙「旦」同慶 感恩巨獻
    為了讓不孕不育不再困擾夫妻雙方,為了幫助更多不孕家庭在年底可以免受壓力,南京新協和醫院2020年12月24日——2021年1月3日期間特別開展「雙「旦」同慶 感恩巨獻——關愛不孕家庭,百萬送子助孕計劃」公益援助活動,讓您在寒冷的冬季
  • 南京新協和不孕不育醫院專家怎麼樣 公道的價格以人為本
    南京新協和不孕不育醫院專家怎麼樣 公道的價格以人為本2020年12月17日 10:11:38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如今很多女性都會患上子宮內膜炎這種病,其發病不僅直接傷害患者身體健康,還會危及胎兒生長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威脅正常生育功能
  • 北京協和醫院身份證將替代就診卡「一證通行」
    從這個月開始,北京協和醫院全面推行身份證替代就診卡服務,過去需要讀就診卡的診療環節都擴展了讀身份證的功能。記者從協和醫院今天上午舉行的「百年協和倒計時1000天」啟動會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協和醫院推出了多項便民舉措,患者在協和醫院就診更加方便。據介紹,為了讓患者少帶一張卡,協和醫院對18個系統、44個環節進行了改造。
  • 協和醫院一天完成四臺「換心」手術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聶文聞 陳有為 王勇軍)四顆來自貴陽、海口、昆明、廣州的心臟於8月6日分別植入武漢協和醫院四名患者胸腔內,愛心得以傳遞,生命得以延續。
  • 武漢重症八仙都有誰 協和醫院杜斌、朝陽醫院童朝暉等個人簡介
    事實上,在武漢有八位從全國來馳援的重症醫學科主任,坐鎮7家定點醫院,他們被臨床醫生們稱為「重症八仙」。他們是: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副院長童朝暉、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ICU主任姜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ICU主任康焰、中山大學附一院ICU主任管向東、東南大學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東部戰區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趙蓓蕾、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瑞強。
  • 爆款維E乳遭北京協和醫院在線打假,被神化了的醫院自製藥真的好嗎?
    但是,昨日微博話題 #北京協和醫院沒有出過協和維E乳 # 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許多網友稱上當受騙了這麼多年。此「協和」非彼「協和」一說「協和醫院「,不誇張的說應該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拜服,北京協和醫院在我們心中是醫學權威的象徵,甚至在有些人心中是我國頂級醫院,因為它總是能治好別的醫院治不好的各種疑難雜症。
  • 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
    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2020年11月14日,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和《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上海重磅發布,發布會上傳來喜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
  • 誰將並非協和醫院生產的「協和維E乳」推成了網紅?
    蘇州協和在天貓商城上有專門的旗艦店,名叫「協和旗艦店」,主要銷售包括「協和維生素E乳」在內的護膚品和化妝品。1℃記者在協和旗艦店發現,三瓶裝的「協和維生素E乳」總銷售價格為43.8元。「協和維生素E乳」的說明顯示,該護膚品由中國醫院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研製。蘇州協和官網顯示,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特殊用途及功效化妝品的研究與生產」。
  • 武漢協和醫院主治醫師李琦
    2月22日,武漢市協和醫院西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琦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講述一次搶救有基礎疾病患者的過程。2月21日凌晨,一位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新冠肺炎病人突發「腦疝」,在李琦和同事的全力搶救下,病人成功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