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紀伯倫說過: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結。」
人生在世,誰都有需要搭把手的時候。誰也不可能輝煌永久,誰也不可能落魄到頭。
不管是親戚和朋友,沒事多聯絡,遇事多互助。
等到自己求人幫忙的時候,才能好開口。
誰都有需要搭把手的時候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曾經喜歡獨往,不甚交際。
有一年,他輕信老家親戚,給他擔保30萬,沒想到親戚做生意失敗,自己跑掉了。
30萬債務落在了他的頭上,恰逢家裡又遇到一些別的變故。
父親舊病復發,生病住院,大半年的時間來不及回家,通常都是醫院、公司兩頭跑。
家裡事情很多,他又經常請假,他很擔心再這樣下去會被公司辭退。
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因為工作上的一個小紕漏,造成公司不小的損失,他因此被記過處分。
這種小紕漏本來可以避免的,其他同事都是互相檢查,而他每次都是一個人,沒人願意給他檢查。
事情一件件落到頭上,他壓力大,失眠到抑鬱。
我們幾個同學聽說跑步可以緩解壓力,就抽空喊他跑步,他見生人有障礙,大家就在夜裡陪他跑。
天天拉著他,在漆黑的夜裡堅持長跑,陪著他。
他願意說話,我們就傾聽,不願意說話,就遠遠地跟著。
熬了大半年,事情終於過去了,爸爸的病情有所好轉,親戚也從外面回來了。
經過這件事以後,他發現以前的想法是有偏差的。
他以前認為社交無用,也不跟人交往。
但是遇到事情之後,他才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要不是這幾位老友,估計自己很難挺過來。
要是公司有人幫忙,比自己一個人掙扎強多了。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處得不好,他的人生也不會過得太如意。
人活一輩子,誰也不可能事事自己都行,人活著怎麼能不需要朋友呢?
三個臭皮匠,還勝過一個諸葛亮呢。
一個人無路可走、毫無頭緒,兩個人走可能就是柳暗花明。
自己撐不住的壓力,多一個人分擔,就多了一份往前走的勇氣。
有能力時,助人一臂之力
錢鍾書在上海寫《圍城》的時候,生活很窘困。
那個時候錢鍾書的學術稿沒有商人願意出版,他和楊絳的生活靠寫文章度日,生活捉襟見肘。
兩個人正為柴米發愁,朋友黃佐臨聽到這個消息。
他主動找到錢鍾書,安排並導演了楊絳的兩部喜劇作品,及時的支付了酬金,讓錢鍾書一家的生活得以維持下去。
多年後,很多人爭拍《圍城》,錢鍾書在眾人的驚詫聲中把劇本授權唯獨交給了黃佐臨的女兒黃蜀芹。
楊絳也把自己的作品毫不吝嗇地授權給黃蜀芹。
因為黃佐臨當年的仗義相助,卻在幾十年後助力女兒事業重新走出低谷。
可能是當年誰也沒有想到的。
我的文友中,有一位朋友在做自媒體,排版自成風格,我以為她是專業人士。
後來才得知,原來她幫助別人排版,最後人家沒學好,她自己倒是掌握了一項新本領。
作家林清玄在《送一輪明月給他》一文中曾寫道:
「我們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說送一輪明月,同時送出許多明月都是可能的。因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種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有能力時,對別人有所助力。並不是一種生命的損失。
看過一句話寫著「生命是一種回聲」:
你把最好的給予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嗇,就越一無所有。」
有能力時,要助人一臂之力,幫別人就是在幫自己。
給別人希望,也就是給自己希望;
給別人留退路,也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困難時,才有人解燃眉之急
我朋友是個醫生,平時對患者非常周到。
一天夜診遇到一個哮喘病患者,檢查完以後,用了藥,病情有所緩解,但是她擔心病情反覆,希望患者留院觀察一晚。
病人說自己是低保戶,心疼一晚上一百多的住院費,就要離開。
朋友很擔心病人的病情會反覆,自己掏了住院費,給他安排了病房。
後來,她遇到醫鬧,因為患者不遵醫囑,家裡用藥很久,病情未見好轉,於是家屬到醫院大鬧,並且惡意投訴她。
她的病人們聽說此事,當時就急了。四處奔走遊說,一向嚴謹的她,不可能犯這種錯誤,跟這家人理論,不能仗勢欺人。
最後,那個病人看不下去,才吐露實情,自己沒有按照醫生要求吃藥,才延長病情。
這才還了醫生清白。
薩迪說過:
「誰若想在厄運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多多給予。」
同學的母親是個熱心的人,只要別人有事請她幫忙,她總會把自家的活放下,先幫別人。
她們家鄉盛產蘋果,每到家家忙著摘蘋果,她的母親收完自家蘋果,就去幫別人家。
有一年,果商來收購蘋果,家裡沒有勞力,她很擔心不能按時交貨。母親卻說:「不用擔心。」
第二天中午,她放學回家,就看見好多人在幫她家裝蘋果。
那位果商問幫忙的人:「別人家人手都不夠,這家怎麼有這麼多人?」
大家七嘴八舌搶著說:「平時,我們誰家有事兒,阿姨準去幫忙。現在,她有需要,我們當然會幫忙了!」
有了大家的幫助,她家的蘋果迅速裝箱出售,一點兒也沒耽誤。
一個心裡總是裝著別人,遇事總是為對方著想,常做換位思考,別人心裡也能有你。
人心是交換的,幫助是相互的。
得道者多助。去做別人朋友的人,才能有自己的朋友。
風雨時同舟,患難有牽手,平時多幫人,急時有人幫。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我們身邊一定有這樣的朋友:現用現交。
他們平時沒有動靜,在微信群潛水,除非用一個足夠分量的紅包才能炸出來。
你有事的時候,根本看不見他。一旦他給你打電話,或者發信息問「在不」,必是有事相求。
「哎呀,這事你得幫我!」「這錢你得借我!」「我們可是最好的朋友呢!」
用到你的時候,就跟你交朋友,用不到你的時候,愛誰誰。
有人說,人心不是暖手寶,只需要插電三分鐘,就能給你想要的溫暖。
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情義需要深積厚攢。
就像你在往銀行裡存款,存得越多,存得越久,利息越多,用的時候才方便。
所謂世間冷暖,其實是我們一直以來待人的溫度。
我們與人方便,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也會收到這樣的情分,甚至更多。
所以,有事多賺錢,沒事常聯繫。
當你厚積人情,一旦你遇到難處,就有人從別處趕過來幫你。
這就是種子,多撒好的種子,人生就會有豐碩的收穫。
王陽明: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為自己多結一份善緣,就多一座橋,多一道與外界的連接。
多搭一座橋,就能多一條路。因為「隔絕者自絕於人,接納者才能海納百川」,只忙事而不「忙於人」,是無用功。
會做人,做事才能有樂趣。
關係處好了,你會覺得人間九分苦,只為一點甜這一輩子也值!
人心,是交換的;情義,是積攢的;
幫助,是相互的;朋友,是取暖的。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幫助他人,並不是傻也並不是愚善。
心裡裝著別人,有慈悲心,人的人脈才能煉成行走社會的護身符。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你能為人人,人人必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