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5歲的佟麗婭憑藉《母儀天下》中的「趙飛燕」,一夜之間被觀眾熟知。
雖然這位千古麗人在歷史上留下的是「飛燕之妖,禍成厥妹」這樣的評價,而且《母儀天下》的劇情也未有出新、出彩之處,但佟麗婭在劇中妖嬈豔麗、嬌柔嫵媚的扮相,著實傾倒了無數網友。
宜喜宜嗔,顰笑之間,俱都是風情萬種。
時隔12年後,佟麗婭又將出演另一位絕代佳人——西施。
8月1日,媒體報導古裝劇《浣溪沙》開機。這部劇以「吳越爭霸」為事件背景,以西施、範蠡、夫差為主角,講述了越國被吳所滅,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上珠玉、獻西施,一邊以臣服之態迷惑吳王夫差,一邊奮進強國,在西施的內應之下,最終完成了復國大業,滅掉了吳國。
從開機儀式的照片中看,身穿黑色T恤、同色短褲的佟麗婭身材纖瘦,眉目秀麗、笑容動人,雖然已經不復《母儀天下》時的青春盛年,卻也是風韻迷人、狀態良好。
除佟麗婭出演「西施」外,《浣溪沙》中還匯聚了何潤東、韓庚和陳都靈。其中,何潤東將出演「夫差」、韓庚出演「範蠡」,陳都靈則會出演與「西施」一起到吳國的越女「鄭旦」。
作為「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在官方、民間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以「滲透」的狀態,出現在各文化領域和日常生活中,例如詩詞歌賦、戲劇舞劇、小說、飲食等等。
她有著跟妺喜、妲己一樣的命運,卻沒有背負她們的罵名。喜歡、同情她的後來者們,一點點更正、改寫她最初的「沉江」命運,給了她與範例相攜歸去、同泛五湖的浪漫結局。
在這些或正記或野史的記載中,西施的地位已經遠超「四大美人」中的其他三位,被蒙上了一層神光仙氣。
這樣的絕代佳人,文學創作者們喜歡,影視創作者也鍾意。自1936年的電影《西施》起,她已經在大小熒幕上活躍了80多年。
太久遠的,我們無緣得見。
但即便是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在觀眾心中留有印象的「西施」也有多位。
1983年的《西施》中,董智芝扮演的「西施」眉彎新月、眼含秋水,氣質柔美婉約,娉婷如畫中人。
1985年和1987年,黎燕珊和馮寶寶先後出演「西施」。時年21歲的黎燕珊相貌俏麗,扮相走的也是靈動嬌俏風。
而當時已33歲的馮寶寶,雖說在年齡、扮相上輸給了黎燕珊,但她出演的87版,在觀眾群中的影響力卻大於前者。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西施」的扮演者名單中又增加了蔣勤勤、曹穎和張敏。這其中,又以蔣勤勤的版本認可度最高。
當年楊潔導演在全國範圍內尋找「西施」,許多女孩兒前來試鏡,但無一入得楊導的「法眼」。猶記得當年相關的一篇報導中,楊潔導演說「很多女孩子長得很漂亮,但一上鏡就不對了。」
直到蔣勤勤的出現。
那一年,尚未滿20歲的蔣勤勤,最後從萬千佳麗中脫穎而出,成了劇中柔美、清靈的「西施」。
嬌嗔薄怨,都美得牽人心腑。
而之後《古吳春秋》中由曹穎扮演的「西施」雖則亦美,卻少了蔣勤勤的靈動;《戰國紅顏》中張敏的「西施」,更是因為本身氣質與角色設定的衝突,以及造型的失敗,成了她作品表中不怎麼出彩的一筆。
此後的郭羨妮、安以軒、鄔靖靖等版本,也俱都未能超越前者。
所以,這部由名編劇鄒靜之執筆,高翊浚執導的《浣溪沙》中,佟麗婭出演的「西施」是否也能如她的「趙飛燕」一樣,令觀眾們為之傾倒,超越過往舊版,再成螢屏經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