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小姐,不少人應該都曾經歷過它的輝煌期,比如說作為80後的我來說,童年時的影視劇大多是跟隨著港片度過的。2001年時有一部《美麗傳說》就讓我記憶深刻,算是我青春歲月對於香港小姐的一個憧憬。不過呢,這部電視劇是由香港亞洲電臺製作,並非香港無線電視臺,劇中也不叫香港小姐、亞洲小姐,而是「香港公主」。但無論如何,這部電視劇就是圍繞著當時火熱的選美比賽而展開的。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女主角就有1989年香港冠軍陳法蓉和1996年亞洲小姐冠軍陳煒。
幾十年過去,香港小姐當年的風光早已不在。8月30日是2020年香港小姐的決賽,8號謝嘉怡、2號陳楨怡、4號郭柏妍分別榮獲冠軍、亞軍和季軍。雖然香港小姐仍在保持評選中,但是如今它的關注度早已不及當年,特別是近些年來的香港小姐獲獎者大多已淹沒在茫茫人海中。所以,也有不少人發出了疑問,「港姐」怎麼不香了?
首先,先讓我們來回顧下香港小姐的起源吧!第一屆香港小姐的舉辦,有兩種說法,一說是1946年,二說是1973年。其實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它可以被看作是香港小姐的兩個階段。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香港小姐評選是在1946年,當時的主辦方是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同時還有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據說第一屆香港小姐的評選流程非常簡單,參賽者身著泳裝展示即可,最終的結果由評委直接決定。其實早之前,我並不太理解香港小姐為什麼幾十年來都是以泳裝(比基尼)展示的,現在終於知道真正的原因了,因為1946年的第一屆主辦六就有泳團。當時選出來的第一屆香港小姐冠軍名為李蘭,其真名梁淑真,在成為冠軍後開始了演藝事業。李蘭主演過不少電影,其中就有一部是電影史上的第一部講述黃飛鴻的電影《黃飛鴻鞭風滅燭》。
香港小姐第一階段的評選並不太順利,從1946年至1966年的二十年間,所經歷的選舉也就只有1946年、1947年、1948年、1952年、1954年、1959年、1960年、1962年、1965年、1966年這十屆。
1966年香港小姐的評選落幕後,經歷了長時間的等待,直到1973年它才開始重啟。但也是這一年,又出現了一個特別的事情,那就是同時出現了兩個香港小姐評選。
香港東方選美會 第十一屆香港小姐
一是香港東方選美會主辦了第十一屆香港小姐評選,這一次的冠軍是狄波拉。關於狄波拉,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並不太了解,但說到她的兒子謝霆鋒,那就應該懂了!
香港無線電視臺 第一屆香港小姐
二是香港無線電視臺(即TVB)主辦的香港小姐評選,這也就是為什麼追溯起它的起源會有兩個年頭的原因。不過呢,1973年的香港小姐評選中也出現了一位至今仍有著高人氣的演員,她就是在當時僅獲得第四名的趙雅芝。這應該也是唯一設立了冠軍、亞軍、季軍、殿軍(第四名)、瑙軍(第五名)的一屆了!因為在後一屆開始,第四名和第五名就未曾評選過,而是在不同年度設立了最上鏡小姐獎、友誼小姐獎(後被更名為最受歡迎佳麗獎、最受傳播媒介歡迎獎)、青春小姐獎、才華小姐獎、國際親善小姐獎……
從1973年開始,香港小姐評選可以說開始了它的輝煌,1977年的冠軍朱玲玲是霍啟剛三兄弟的母親、奧運會冠軍郭晶晶的婆婆。1988年冠軍李嘉欣、1989年冠軍陳法蓉、1990年冠軍袁詠儀、1991年冠軍郭藹明、1998年冠軍向海嵐、1999年冠軍郭羨妮……以及1983年亞軍張曼玉、1991年季軍蔡少芬、1993年最受傳播媒介歡迎獎及最佳演藝潛質獎郭可盈、1997年季軍佘詩曼、1999年季軍胡杏兒等港姐都成為了90年代至2000年初期時,甚至到現在仍然是港片中的經典代表人物。
但似乎從2000年以後開始,香港小姐評選的人氣就開始不像70、80、90年代那般的輝煌了。其實這裡面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在幾十年前,內地經濟和娛樂產業比較落後,當時的港片也讓我們對香港這座城市有著嚮往。再加上,那個時期評選出來的香港小姐都各有千秋,有著純天然的美貌。如今,內地每年也有著層出不窮的選秀比賽,關於這類型的評選大部分已走進了一個貧乏區。「港姐」不是不香了,而是它的輝煌早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