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天氣自來比較乾燥,一入秋冬更加明顯。
少不加留意,就要吃點兒苦。
這不,前段時間為了「風度」,撇下厚重的圍巾沒用,乾冷的風裡跑了兩遭,嘴角臉皮兒就起了細碎的皮屑。
晚上洗臉敷面膜時,疼得恨不得叫上兩嗓子。
沒辦法,像小編這樣「臉大皮兒薄」,冬天懼冷夏天怕熱,春秋還容易過敏,一年四季臉蛋兒都是紅撲撲的敏感肌膚,真的太容易受傷了。
僅僅是因為皮膚缺水,乾燥,就要受點苦頭。
皮膚似我一樣的寶寶大概很少,但是秋冬皮膚容易乾燥卻也是事實,提到這個問題,就一定要說一說補水保溼界的明星成分——玻尿酸。
玻尿酸,這個名詞兒早就不是新鮮事兒了,就算沒用過,大多數人也聽過它的名字。
不說各種護膚產品中一次又一次的強調它的存在,宣揚它的功效,單是醫美界的一隻「玻尿酸針」,就讓它家喻戶曉。
大概是人紅是非多,玻尿酸也因此多了許多似是而非的功效,著實背了不少「黑鍋」,讓很多人看不清其真實面目,再不敢輕易接觸。
1
玻尿酸是什麼?
玻尿酸(簡稱HA),別名透明質酸,所以如果看到不同包裝上的名字不一致,也不用懷疑,這就是一個東西。
玻尿酸是人體組織中自然存在並且不可或缺的一種「透明質酸鈉鹽」,主要作用就是幫助皮膚組織結構維護保養,保持皮膚水分。
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寶寶的肌膚我們都知道,嫩的仿佛能掐出水來,這是因為嬰幼兒的皮膚含水量可達80%!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膚開始出現乾癟、皺紋,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肌膚含水量的下降。
這其中,玻尿酸所起到的作用顯而易見。
然而,不幸的是,玻尿酸是一種會因為代謝而減少的物質,所以20歲以後玻尿酸開始加速流失,30歲時只剩下幼年期的65%,而到了60歲時只剩下25%。
也就是說,當你突然發現皮膚已經開始鬆弛下垂,不只一處有小細紋的時候,你肌膚含有的玻尿酸已經開始增量流失了!
可能正是基於此,在肌膚非常需要保溼補水的時候,玻尿酸自然而然就成了最佳選擇,成為最常見的護膚品成分之一,被譽為理想的天然保溼因子。
2
玻尿酸不是酸
雖然玻尿酸帶「酸」字,但它並不是酸類物質。
在初期的時候,有很多人誤會玻尿酸是一種「酸性物質」,會對肌膚產生損傷,引起刺激性反應。
將其與「刷酸」等化學性煥膚混為一談,認為在肌膚敏感時期不能使用,否則會加重肌膚傷害。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認知,使用含有玻尿酸的護膚品,是可以幫助敏感肌膚緩解不適的,能夠增強肌膚的保溼效果、促進受損肌膚恢復。
3
玻尿酸不是越純越好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缺少了很多耐心,「快」「準」「狠」的解決問題,才是常態。
在面對肌膚護理的問題上,同樣如此。
因此,高濃度的玻尿酸原液往往更受人們歡迎,不過有時候,事實就是這麼無奈,看似高效率的解決辦法,卻是在弄巧成拙。
玻尿酸可不是一種物質,它有不同的分子大小形式。
大分子的玻尿酸不僅皮膚不會吸收,不好的品質反而會阻塞毛孔,浮在肌膚表明上還可能會反過來吸收肌膚水分,使用後反而讓皮膚變得更加乾澀。
而小分子的玻尿酸雖然能被肌膚吸收,但是效果短暫,並不能維持長時間的保溼效果。
因此市面上的玻尿酸產品通常是多種分子結合的玻尿酸,而這種方式的玻尿酸,並不能稱為「玻尿酸原液」。
4
使用玻尿酸需要輔助產品
玻尿酸的作用,是在肌膚表層形成富有水分的薄膜,同時向內(皮膚)、向外(環境)輸送水分。
形象的比喻的話,類似於海綿,它只負責不停的吸水就好了。但是如果有一面乾燥的話,比如肌膚外部的環境乾燥,那麼它就會吸收肌膚內的水分,向外蒸發。
所以,它需要一層「防護膜」,控制住讓它不會向外的水分蒸發,比如油脂性類的物質——凡士林、礦物油等。
一套完整的肌膚保溼模式,應該是保溼劑+封閉劑+潤膚劑。
玻尿酸是其中的保溼劑,凡士林等就是那個封閉劑,而潤膚劑則是調和兩者,讓肌膚觸感更加舒服的產品。
需要再次提及的是,玻尿酸是一種天然的保溼因子,這意味著玻尿酸的真實作用是吸收水分並鎖住水分,防止肌膚中的水分流失,而不是直接補水,在使用時,要注意先給肌膚補充足夠的水分。
最後,祝願各位姐姐妹妹們都能擁有水嫩嫩的肌膚,永遠美美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