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的荒謬事像電影中的隕石碎片一樣不斷墜落,試圖將我們燒光,壓碎,我漸漸開始相信,末日如《格陵蘭》(Greenland)隕石撞地球的情景,也許終有一天會發生於現實之中。
有別於一般災難片只側重官能刺激、主角運用技能過五關斬六將的套路,《格陵蘭》以John、Allison、Nathan 一家三口趕赴軍用機場為開端,描寫三人拼命奔逃到Greenland 的種種經歷。逃亡過程一波三折,但三人仍然勇敢;有令人看得屏息靜氣的緊張場面,同時也刻畫不少災難逃生時的眾生相。把人性百態濃縮於突如其來的末日之中,《格陵蘭》是近年災難片中能兼顧動作特技與人性描繪的驚喜之作。
電影人物的一舉一動出奇的寫實。是他也是你和我,當末日降臨,無論家人朋友、隔離鄰舍,或萍水相逢,都面臨人性的交叉點。每個抉擇,可能成就光輝,也可能向黑暗靠攏,又或是燃眉之間根本逼不得已。《格陵蘭》選擇赤裸裸地呈現人性在危急關頭裡,善與惡的拉扯、出於本能或道德驅使的舉動。觀眾一一看在眼內,自行感受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的力度。此片監製Basil Iwanyk,過往曾監製《疾速追殺John Wick》系列與《孟買酒店》。這次《格陵蘭》以 120 分鐘,透過平實的對白、角色行徑描繪人性,不深奧沉重,卻處處刻畫到位。驚險場面與有溫度的劇情互相交接,也令電影節奏變得有張有弛。
一家三口以外,《格陵蘭》中的其他人物,登場時間也不多,但電影仍能抓著其行為重心,呈現出立體與多面向的大眾。藥房裡想偷東西但仍有惻隱之心的年輕人;緊守崗位,熱心服務的軍人;想偷取手帶進入避難所的人;自發接載逃生者到Greenland 的市民,年老的外父… …即使在同一輛車、同一架飛機,一群人也呈現了不同的人性面貌,反映他們決定屈服於一時私利,還是伸出援手,幫助同處於絕望的陌生人。
電影描寫眾人面對死亡降臨的態度,也面面俱到。各人憑各自信念,作出了末日下的選擇。有人選擇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把一切交託上帝;有人認為今朝有酒今朝醉,決定喝到世界盡頭;有人選擇一息尚存,也要為家人拼命逃生;無論是否被選中到避難所,也要奮力一試。有人驚慌失措,不擇手段;有人安然豁達和朋友相聚,如一生走向終結也只想待在他的根源。的確,閻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更何況是面對地球毀滅的命運。且行且珍惜,可能就是在災難來臨時仍能處之泰然的不二法門。
要驚就三分驚。拼命逃到Greenland 後,John 抱著Allison,也安慰受驚的兒子Nathan:「無論發生什麼事,最重要是我們在一起。」我想,《格陵蘭》對人性還是有播下希望的種子。即使人性是脆弱的,總在善惡的光譜裡遊走,但追求美善之心,還是做人可以擁有的素質。做人定做鬼,要生定要死,同邊個一起死……我想,我們還是可以在每個當下作出選擇。
小編創作不易,麻煩幫忙點一下關注,小編會努力為大家帶來最新電影信息和電影跟蹤,可以私信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