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歷論英雄」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還適用嗎?普通院校畢業的我們還有機會翻盤嗎?
除了學歷,有些東西更重要
在最近的一期綜藝節目《密室大逃脫》中,在隊友面對題目還在苦思冥想,束手無策時,郭麒麟全程開掛,古詩詞倒背如流,算數技巧信手拈來,成為了節目裡的智商擔當,連平常腦子轉得飛快的大張偉都表示:郭麒麟你當藝人真的是可惜了。除此之外,郭麒麟在其他綜藝節目裡也表現出了他的答題天賦。
但事實上,郭麒麟初中時就輟學了,但是他學習其實很好,輟學不是因為成績的問題,只是確定了想走相聲這條路。他11歲就開始登臺說相聲,16歲就舉辦了自己的相聲專場,社會經驗已經勝過許多同齡人。而且郭德綱也說過:「雖然說我兒子初中畢業之後沒有繼續上學,可是你要知道,我家的書房比劇場還大,你說得出來的書我能立刻從書房拿出來給你看。可以沒文憑,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郭麒麟雖然初中都沒畢業,但他從未停止讀書和學習,他體現出的業務能力,學識和情商比許多人都強,這足以讓人忘記他的學歷。我非常認同郭德綱的教育理念:可以不上學,但不能停止學習。你的學歷並不能阻擋你去學習,學習不一定要坐在教室裡,你為了考證而查閱了大量的專業書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你在公司裡實習,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要想讓別人忘記你的學歷,你自己就要掙脫學歷的束縛,讓能力比學歷更耀眼。
為什麼要考證?
papi醬曾在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也表示自己在招人時也會先看簡歷,因為沒有太多的評判的標準,只能用學歷去卡第一道關。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很多人因為沒有優秀的學歷連第一關都過不了,這也許就是學歷論的由來,學歷直接決定了一切。
前段時間熱播的《二十不惑》中,姜小果進入了一家投資公司實習,當她第一次和一起實習的同事見面時,有一個叫鍾燕的同學這樣自我介紹:我來自香港大學,我剛剛拿下了特許金融分析師一級。聽到這,別的同事都露出了敬佩的表情。對於名校畢業的學生,一本證書都如此加分,那麼對於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來說,證書就是我們簡歷上的發光點,也是我們打破「學歷論」的一條途徑。
既然已經不能用學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了,就要用別的方法告訴HR,自己在某領域擁有的能力。對於某些行業,特別是會計人來說,招聘時HR更多的是看重CPA通過的門數,以及相關工作經驗,如果你能考過CPA,那麼你就能證明你的競爭力是遠遠超過許多名校畢業生的,你也就真正打破了「學歷論」。
學歷論可破不可破,關鍵在自己
高學歷為什麼會被大家認為是招聘的通行證?因為學歷是學生時代學習能力的象徵。但進入社會以後,企業除了要問你來自哪裡,更要問你在路途中收穫的東西,而證書就可以實實在在地證明我們的收穫。
學歷論,究其本質還是對於一個人能力的判斷標準。作為會計人,CPA證書可以證明你對於財會知識的掌握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對於企業來說,它比學歷更正中他們的心,更符合他們的崗位需求,更能證明你對於公司的價值。
因此,學歷論並不是不可破,關鍵是你的有比其他人的高學歷更亮眼的東西,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就不要怪別人「唯學歷論」了。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更多的是以能力論英雄,但你必須要讓企業直觀地看到你擁有的價值和能力,即使是普通院校畢業的我們,依然有機會乘風破浪,去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