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氣的中醫乾貨,看透中醫本質,啟發中醫思維,構建中醫系統,全在這裡!
專輯1:中醫入門必學
專輯2:九種體質調理
專輯3:100味中藥通俗解讀
專輯4:365個常見病合集
冬天來了,泡腳養生是剛需,很多朋友有泡腳的習慣,睡前泡個腳才能睡得香。
這泡腳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有很多學問在裡面,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泡腳效果奇好,有些人效果一般。
我最近每天晚上都泡腳,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來跟大家做個分享。
第1個關鍵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水溫。
每個人對水溫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比如啊,有些人身體比較燥熱,他就受不了稍微高一點的水溫;有些人體內寒氣重,那他就需要高一點的水溫。
所以呢,你要用多少度水溫來泡,要根據你自身實際情況來。
我是怎麼做的呢?
我都是上午就燒一大鍋水,到了晚上就基本冷了。到了晚上就把水倒出來,然後再加一鍋水燒開,這時候再把熱水加到已經冷卻的水裡面去,去調節水溫。
一瓢一瓢加進去,這樣水溫就很好控制,用自己的腳去感受溫度,找到最舒服的那個點就可以開始泡腳了。
等水稍微冷卻了一些,又加些熱水進來,這樣可以基本保持水溫一直在身體最舒服的那個點。
很多人泡腳效果不好,就是這個水溫沒把握好。水溫太高,身體容易上火晚上容易失眠;水溫太低,不容易出效果。
很多人也許會問:那我怎麼知道哪個點是身體最舒服的? 你要去感受你的身體,感受到身體的氣血流動在加快,但是又不是很快,不會讓你心慌難受。
身體氣血流動加快的這種體驗,會讓你的身體特別放鬆特別舒服。
第2個關鍵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泡腳粉。
不同的泡腳粉,有不同的養生功效。比如咱們健康商城裡目前有三款泡腳粉,二丹湯是以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柴芩溫膽湯是化痰溼,調肝膽,降濁氣為主要功效,上熱下寒泡腳粉主要是調上熱下寒這種複雜體質的,你得知道你最適合哪種功效的泡腳粉。
我這幾天特意測試了柴芩溫膽湯和二丹湯,去感受兩種泡腳粉帶來的身體感受。
最明顯的感受,用二丹湯時,我能感受到身體氣血流通加速很快;而用柴芩溫膽湯,感受到身體的清氣往上升,濁氣往下降,頭腦特別清醒,腿腳有明顯竄脹感。
很多朋友對中醫不太了解,對自己身體也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那一款,其實也能理解。我的建議是這樣:
可以用二丹湯和柴芩溫膽湯輪流泡,比如先泡5天二丹湯,再泡5天柴芩溫膽湯,自己去感受身體適合哪一款。
一般而言,血瘀的人用二丹湯效果好,身體裡濁氣重痰溼多的人,用柴芩溫膽湯效果好。
下周,會跟大家分享一款針對寒溼體質的泡腳方,適合體內寒氣很重的人。
第3個關鍵點,以微微出汗為度。
我的身體有個明顯感受,從30歲以後身體就明顯感覺怕冷些了,也不太容易出汗。
其實,我自己是很清楚的,這是因為陽氣一點點衰弱的緣故。
所以,我這幾年,夏天艾灸,冬天泡腳。
我之前不容易出汗,泡腳也不怎麼出汗,所以泡腳效果也不怎麼好。
最近幾天,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一邊泡腳一邊喝點熱水,就比較容易出汗了。
稍微出點汗,感受又不一樣,全身暖暖的,特別地舒服。
現在不出汗的人太多太多了,常年不出汗的人,身體裡寒溼一定很重。我的建議是:夏天在身體能承受的情況下多出汗,冬天微微出汗,讓體內的寒氣溼氣可以從體表排出去。
第4個關鍵點,恢復覺知,感受當下。
身體是有覺知的,你如果用心去感受就能覺察到,可是呢,我們現代人卻忘了自己的覺知,去相信指標相信儀器,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我們當代人太忙了,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的事,工作的時候又想著家裡亂七八糟的事,在家裡泡腳的時候又想著其他的事情,總而言之,沒有安在當下,心沒有定下來。
心沒有定下來,身體的覺知就不能發揮作用,時間久了,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有覺知這種能力。
這幾天,我特意做了一個測試,泡腳的時候什麼也不做,把頭腦放空,把心靜下來,安安心心地只做好當下泡腳這一件事。
很神奇的發現,跟之前泡腳的體驗是不一樣的,就靜靜地感受體內的能量在流動,走到哪兒在哪個地方有個阻力,都能感受到。
在我看到的現象裡,現代很多人都麻木遲鈍,身體明明有很多問題,可他沒感覺。他吃藥,說沒感覺;做艾灸理療,說沒感覺;泡腳,也沒感覺。
身體變差了,他沒感覺;身體變好了,也沒感覺。
這種人,就是大家經常講的,平常連個感冒都沒有,但是一生病就是重病大病這一類。
這樣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恢復覺知。
第5個關鍵點,感受泡腳帶來的身體變化。
很多人做事,喜歡用頭腦思考,而不是用心去感受。
用頭腦思考的人,比較容易關注表面的結果,而用心感受的人,更關心內在的過程。
比如,有人用柴芩溫膽湯泡腳,就天天盯著舌頭看,看看原來的齒痕消失了沒有,可她不關心自己身體是不是更舒服了,頭腦是不是更清醒了。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很多關於感受、覺知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法用標準來衡量,甚至無法用語言來準確表達,我最想跟大家講的一句話:希望每個人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放下頭腦的思考,去用心跟身體交流感受一下,慢慢地去恢復覺知,才能真正聽懂身體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