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摘自網絡
音樂:《感激》龔子婕
凱哥私人微信號:kaizi2235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男人有這麼一句話,本應引起女人的警惕,卻反倒讓很多女人「感動」,這句話就是「只想找個一起過日子的人」。
乍一聽似乎很深情,未來很長,我想和你一起過。多少女人都以為這就是愛情了,頭也不回的撞進他的懷裡。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背後的意思是,我不愛你,但是我需要你跟我上床,為我生孩子,給我洗碗做飯照顧我的父母。
「找個一起過日子的人」,這句話出現在很多人的徵婚啟事裡,當結婚的標準是一起過日子的時候,最重要的參照物就一定不是愛情,而是各方面的條件。
例如:經濟狀況、家庭背景、教育情況、身高外貌這一些可以直接考量的標準,而既然是找個一起過日子的人,誰不想找一個條件比自己好的呢?
我在某論壇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故事比較狗血,簡單說說。
女孩在社交軟體上認識了一個同城的男人,兩人見面後感覺不錯,問一下,居然小時候還住在一條街上,好感大升。
此時雙方又恰好都在適婚年紀,早已被父母催婚搞得心煩意亂,於是一拍即合,認識才不到半年便決定結婚。
彼此的父母知道這個消息都頗為欣慰,女孩搬進男方家中,公婆均待她不錯。
婚後女孩不知怎麼,總覺得哪裡不對。男孩對她沒有那種很原始的熱情,佔有欲,控制欲,也一點也沒有。一年後女孩懷孕,此時她無意發現老公和前任來往密切。
她很傷心,但還是抱著男人只是生理需要的心態自我安慰。
但某日意外看到老公和婆婆的信息她才知道,原來老公一直都沒有和前任斷了關係,前任遭遇意外不能生育,婆婆抱孫心切強烈幹涉,母子鬧得厲害,最後各退一步妥協只要男人願意結婚一次留下子嗣,將來離婚再婚她絕不幹涉。
當下她如同五雷轟頂,原來她的男人跟她結婚這件事情,美其名曰「找一個一起過日子的人」,實則是他掩人耳目和忠孝兩全的手段。
是呀,最怕的就是「過日子」不再執著於愛情,從此平淡度日,於是找了這個人,好像心不甘情不願,就敷衍了事地度過餘生。
正因如此,才會有人有「愛情和婚姻是兩碼事」這樣的誤區。
實際上,愛情和婚姻二者並不是相互矛盾,水火不容的關係。愛情最好的歸宿是婚姻,婚姻最好的基礎是愛情。
當沒有和別人一起生活的時候覺得不就是一起過過日子嗎,和誰不是過,粗略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不就是生活嗎。
但唯獨這日子過下去之後才發現,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無愛夫妻一樣百事哀。
我一個舊友小莓,她有一段長達7年的感情無疾而終,青春逝去的她對愛情心灰意冷,她急於找一個一起過日子的人去忘掉舊愛。
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一個大她8歲離異帶娃的男人,男人是某機關單位的小幹部,收入穩定,有自己的房子,男人承諾只要她嫁過來,房子立即加名。
小莓把男人帶給我們看過,幾個好友一起吃飯的時候,男人始終對自己的未來誇誇其談,告訴我們自己很快就會升遷,小莓跟著他有福氣,將來就是官太太的命了。
晚飯散場後,我們提醒小莓,這個男人傲氣太盛,怕不是最好的人選,更況且還有一個孩子,做後媽豈是易事。
小莓還是那句話:「我只想找一個一起過日子的男人。」
他們最終還是結婚了,但不出所料,那段婚姻並沒有維持太久。
婚前承諾的房子加名男人各種理由耽誤拖延,婚後常以應酬為由深夜歸家。小莓要負責男人孩子的吃住,還有接送小孩上學放學,若是男人回家喝得多了,免不了伺候和收拾。
小莓精疲力竭的離婚後和我們開玩笑說:「找一個一起過日子的人,真的只是過日子而已,每天吃喝拉撒,柴米油鹽,外加應付各種雞飛狗跳。」
對呀,好的婚姻是港灣,是依靠,不是一個人的孤島。
好的愛情,絕對不是以過日子為唯一目的。
錢鍾書愛了楊絳一輩子,他說:在遇見她之前,從未想過結婚;遇見她之後從未想過娶別人。
這才是溫暖細膩的愛情,能跨越歲月長河,為了升華愛情才結婚,才愈顯珍貴。
很多人認為結婚是義務也是責任,對繁衍後代的義務,對自己的責任,必須要給自己,給爹媽一個交待。
凱哥看來結婚確實是過日子沒錯,可是結婚一定不會只是一起過日子這麼簡單,倘若只是過過日子而已,那只要有飯吃,有地方住,能生孩子,有人照顧老人不就行了嗎。
那你要是問我:凱哥,難道找一個一起過日子的人有錯嗎?
不,當然沒有錯,只是除了能一起過日子之外,彼此還能一起聽聽歌、一起散散步、一起聊聊天、一起看看電視、一起養只寵物、一起讀本書、一起去旅遊、一起拼搏、一起努力。
談談愛情,然後過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