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生意第2222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陳曾義
體育大生意記者
近年來隨著電子競技運動迅猛發展,電競受眾和相關從業群體數量快速增長,產業體系愈發完善和健全,如何做好這一群體的健康保護正越來越被重視,並且成為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包括Uzi、Faker在內的眾多電競選手都曾表示,由於長時間、高強度訓練,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傷病困擾。因此,圍繞電競選手和愛好者的運動康復以及器械護具市場需求旺盛且前景廣闊。
BeANCA公司推出的電競專用護套
近日,日本保健品公司BeANCA推出了一款遊戲專用護套AIM COVER,售價約合327元人民幣。據了解,這款產品AIM COVER是跟電競玩家合作研發的護具產品,配搭它使用可以支撐手部肌肉,減少肌肉的疲勞感,對FPS/TPS遊戲玩家尤為適合,可以提高玩家的反應能力及專注度,該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關注。
電競選手屢遭傷病困擾,科學訓練康復體系亟待建立
電競選手遭受傷病困擾不是什麼新鮮事,眾多電競選手曾公開表達過類似遭遇,這主要是因為長時間久坐以及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對身體帶來的過度消耗造成的。由於電競產業發展時間較短,這些問題此前也未得到足夠重視,一些電競選手甚至不得不提前結束職業生涯。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Uzi,今年6月,23歲的中國著名電競選手Uzi宣布退役,他在退役聲明中提到退役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身體遭受嚴重傷病,包括身患糖尿病和手部傷勢。
Uzi因為傷病不得不提前退役
Uzi退役前效力的RNG電子競技俱樂部專職隊醫李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傷病是所有電競選手面臨的問題,他們現在還很年輕,很多問題不夠凸顯,但若不重視,積勞成疾,將大大影響身體健康和職業生涯。」
據了解,由於電競項目的特殊性,運動員遭受的傷病主要可以分為包括三類。一類是腕管症候群和重複運動造成的手臂手指過度使用損傷。這類傷病主要是由於個人操作習慣不正確、桌面高度不適合等問題,加之長時間的遊戲操作,力長時間作用於腕管,易壓迫正中神經,導致手腕腫脹、疼痛,隨著病情加重手的靈敏度會變得越來越差。BeANCA推出的遊戲專用護套AIM COVER正是正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案。
二是長時間久坐帶來的身體損害。由於長時間久坐和坐姿不正確,會帶來頸椎曲度變直、脊椎產生退行性病變,肺塌陷,高低肩等問題,進而導致頭痛、背痛的發生。
三是營養不良、缺乏鍛鍊和作息不規律導致的肥胖等問題。由於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訓練,選手往往缺少正常和必要的活動量,加上飲食不規律,導致肥胖等問題發生,選手體質偏弱處於亞健康狀態。
為了保證選手的身體健康、儘可能延長職業壽命並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建立針對職業選手科學的訓練康復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體育運動康復體系更完善,電脈衝、筋膜槍受大眾歡迎持續走俏
事實上,在傳統體育項目中,運動損傷是同樣是影響運動員訓練與比賽成績的重要因素,嚴重的甚至導致運動生涯終結。為了保護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儘可能減少損傷,一系列防護裝備營運而生。尤其是在對抗性較強的競技比賽中,運動護具必不可少,其中尤以擊劍、冰球、賽車和格鬥等運動最為典型。比如擊劍運動中的面罩和軀幹護具,拳擊、冰球、賽車等運動中的頭盔等,均對運動員在競賽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
賽場之外,對運動員身體的保護也愈發精細化和科學化,賽後的一系列運動康複方案以及器械護具的使用,就對延長運動員運動壽命起到了關鍵作用。相關報導顯示,35歲的NBA巨星詹姆斯每年花費超過百萬美元保養身體,這是他長期保持完美競技狀態的關鍵因素之一。
詹姆斯擁有專業的身體管理團隊
對於廣大運動愛好者而言,隨著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馬拉松、跑步、健身等運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群參與,卻也導致不少運動損傷出現,對運動損傷康復治療的需求大幅增加,例如近年來十分火爆的EMS電脈衝運動康復技術及筋膜槍。
電脈衝技術最早被應用於醫療和運動康復領域,是來緩解太空人在太空失重狀態下引起的肌肉萎縮問題,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健身領域,其原理是通過設備輸出微電流,模擬腦電波信號刺激肌肉「被動收縮」,同時做簡單的訓練動作,使肌肉的被動收縮與主動運動形成「對抗」,從而達到燃燒脂肪、鍛鍊肌肉、放鬆肌肉、減痛等效果。(點擊閱讀:「電」一下就變瘦?EMS電脈衝健身為何成資本新寵 )
另一個近來大受歡迎的康復器械則是筋膜槍,NBA等比賽間隙經常有運動員來筋膜槍來放鬆肌肉,這一產品因此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在網際網路宣傳手段的催化下,筋膜槍由此成為網紅產品。越來越多類似產品被運動愛好者使用,足以說明市場前景的廣闊。
市場前景廣闊,電競防護裝備市場有待深耕
電競作為新興的體育項目,需要加快補足這一短板。做好電競選手的健康保障、科學訓練和比賽,儘可能少的減少對於損傷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這方面,目前已經有電競俱樂部開始重視日常對於電競選手的訓練康復,以延長電競選手壽命。李寧集團執行董事、非凡中國體育CEO李麒麟此前在談到收購電競俱樂部後系統布局電競的策略時就曾提出,將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完善的保障體系建立,延長選手職業壽命。(點擊閱讀:傳統企業入局電競的正確姿勢?李麒麟詳解李寧電競布局策略 )
不過,相較於傳統體育項目,電競不需要擔心像搏擊這樣的激烈身體對抗,它更考驗智力和身體反應速度,長期的久坐也會帶來其他健康風險。因此,電競選手的保護和康復有更強的針對性。李寧曾表示,進軍電競後,將把在其他項目上常年所積累下來的各種經驗和技術用於研發這些帶有功能性的裝備,這些裝備有兩個作用,第一是幫助選手去提高運動成績,第二是幫助他們減少運動傷病。
BeANCA公司推出的電競專用護套
日本BeANCA公司推出的這套電競專用護套,可以說準備切中電競用戶的痛點。據介紹,這款護套採用89%的聚酯纖維及11%的聚氨酯材料,透氣透水,佩戴舒適,極富彈性,可以自由調節鬆緊度進行佩戴,袖口15-24cm,上臂25-40cm。當然,不僅僅是職業電競選手和廣大電競愛好者而言,廣大電腦辦公人群同樣可以使用,而這市場群體更為龐大,電競防護裝備市場大有可為。
註:所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