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好,李煥英》,我和我媽大吵了一架

2021-02-28 尹建莉父母學堂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田野朗讀音頻

音樂:hideyuki hashimoto-Koto

歌曲:濁水溪公社-港都情人(《同學麥娜絲》電影原聲)

賈玲的一部《你好,李煥英》,與過世母親深情而珍貴的隔空對話,弄哭了無數人。

一個幹啥啥不行,乾飯第一名的女兒,卻有一位從來沒紅過臉的母親,導演賈玲編織了一個美夢,呈現了一段完美的母女關係。

圖片來源:電影《你好,李煥英》

女兒拉褲兜兒裡了,媽媽沒有罵她蠢,耐心地清理乾淨;女兒跑步褲子破了,媽媽沒有責怪,一針一線縫上,還繡上各種有趣的圖案:

圖片來源:電影《你好,李煥英》

長大後,為了讓媽媽在親朋好友面前揚眉吐氣,女兒撒了好大一個謊——偽造本科錄取通知書,卻不小心被揭穿.

不僅沒揚眉吐氣,反而丟盡了臉,媽媽也沒有說什麼;反而在女兒委屈巴巴說「我將來肯定會有出息」的時候,信心滿滿回了一句「那肯定的」:

圖片來源:電影《你好,李煥英》

永遠給女兒一張笑臉,一份全然的信任和鼓勵,不嘮叨數落女兒,這是多少人夢想中的媽媽啊!

看過電影,回歸現實後,卻聽到有人笑中帶淚地討論道:

「我媽做不到這樣的,回去還得聽她嘮叨我,沒完沒了的。」

現實中的原生家庭,哪有那麼多完美關係;幾乎每個孩子和母親之間,都像兩塊磁鐵——有時相愛,如異性相吸,無法分離;有時相殺,如同性相斥,互相嫌棄。

而我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帶著媽媽一起看了這部電影,希望我強勢的老媽能從中領悟點什麼。

影片落幕,我回頭看了看媽媽,她靜靜的沒什麼表情,卻有無數思緒湧上我的心頭.

大年初一,母女大吵一架

我媽一直有個壞毛病:總是愛把自己碗裡她愛吃的食物都挑到我碗裡,我必須乖乖接受她才高興。

大年初一這天,面對好不容易回家一趟的我,她的「老毛病」又犯了,挑挑揀揀從自己碗裡給我篩出來一大碗吃的,我只負責張嘴就行了。

幾次抗議無果,我終於忍不住發了好大的火:

「跟你說多少次了,要吃什麼我自己會夾,你這樣不衛生,你什麼時候才能改掉這個習慣啊!」

媽媽沒想到就這點事,我的反應會這麼大,嚇了一跳,緊接著恢復了以往強勢的面孔,更大聲地吼回來:

「你喊什麼喊,我這是心疼你,你要不是我親生的,我才懶得給你夾,你不感謝我也就罷了.」

我又委屈,又懊悔——委屈她為什麼總是不肯放過我這個已經能自理的孩子,懊悔自己為什麼控制不住,對掛念我的母親發脾氣。

當時的心情特別像曾經網上看到過的一段話:

我喜歡香蕉,可是你給了我一車蘋果,然後你說你被自己感動了,問我為什麼不感動。

我無言以對,然後你告訴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錢給我買了一車蘋果,可是我卻沒有一點點感動,我一定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我的人品確定是有問題的。

可我只是喜歡香蕉而已啊!

「臭毛病」會「遺傳」

其實我這一吼,哪裡只是對她夾菜這個行為的不滿啊!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是個強勢的母親:

公交車上有空位,我想站著,她就會大聲喊我:「寶寶,過來坐啊.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快點過來.」

一直喊一直喊,直到全車人都向她「行注目禮」,絲毫不顧及我這個「大寶寶」羞紅了臉恨不得跳車逃跑。

開家長會發課本,她永遠是衝在前面最積極的那一個:「我家孩子的還沒有!哎?怎麼別人有那個,我們沒有啊....」

什麼東西都催著我去問、去要,我不願意,還會嘮叨我沒出息,然後自己接著去著急。

類似事件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不勝枚舉,以至於我長大後也習得了她的急脾氣,稍有不合意就容易著急上火。

作家麥家說:「親情裡藏著宿命。」

可不是嘛,從小的耳濡目染,能讓遺憾演變成焦慮和恐懼繼續傳遞下去。

《你好,李煥英》裡有句臺詞:「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這句詞兒火了之後,我也發了個朋友圈,用上這句話,不過後邊還多加了一句:

「我想讓她享受我沒有體驗過的,讓她學鋼琴學跳舞,我小時候沒有的都想給她。」

發完後,眼前卻突然閃過母親從她碗裡給我夾菜的畫面——一廂情願地把自己沒得到過的都給孩子,這時候的我,跟我母親又有什麼兩樣,也沒管孩子想不想要。

每個母親在自己孩子出生後,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遺憾包裝成禮物,加上那句「為了你好」,送給我們的下一代,不管對方是否願意接受。


每個母親都有恐懼

學鋼琴學跳舞是我的遺憾,那麼母親的遺憾是什麼呢?

出生在60年代的家庭,她是夾在中間最不受重視的老二,從小跟著她的姥姥長大。

姥姥家貧,最好的零食是一枚野果,一塊冰糖,就這,也得先緊著弟弟妹妹吃;一方面出於她真心疼愛弟弟妹妹,另一方面是她只有這樣做,才會被爸媽誇「好孩子,真懂事」。

從小吃不飽飯的媽媽一直體弱多病,身高也沒發育到正常水平,所以打我出生起,她就特別注重我的營養,有什麼好吃的,也都習慣性先留給她最在乎的人——我。

就這樣慢慢發展出往我碗裡夾菜的習慣,發展出什麼都要替我爭、替我搶的習慣。

她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多的關注,就把目光緊密地圍繞在我身上,生怕我會缺失一分一毫的母愛。

她的內心一直住著個恐懼的小女孩,呵護著她最珍貴的小娃娃——害怕過去那些傷害在我身上重演,害怕不能保護好我,害怕給我的不夠多.

也是出於這份恐懼,當孩子長大,漸行漸遠,她會害怕自己能提供的支持越來越少,於是加倍努力付出。我只有像小時候一樣照單全收,她才會感到滿足。

我想,大概每個母親都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孩子的世界裡多停留一會兒吧。

渴望解脫的我,

也從未真正長大

在和媽媽一起看《你好,李煥英》的時候,結尾出現了賈玲媽媽年輕時候的照片,很美。

賈玲母親:李煥英

當時我就在想:

我的媽媽曾經也是這樣一個愛笑愛鬧,喜歡碎花裙,青春無敵的少女吧?

是什麼讓她變成了現在這嘮嘮叨叨中年婦女的樣子?

我仿佛和電影裡的女兒一樣,從小到大,沒啥拿得出手的本事,發脾氣倒是很在行。

我一直大聲表達著對窒息母愛的不滿,宣告自己的獨立,卻從來沒考慮過:

真正的長大和獨立,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我不滿意母親的控制,卻仍在期待通過父母的認可來宣告自己的獨立性。

作為成年人,好像仍幻想著「只有父母改變了,我才能改變」,將自己生活中的不完美都賴到父母身上,似乎這樣就找到了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和壓力轉嫁出去。

要是我女兒將她的成長能量,都消耗在和我的纏鬥中,而使她的生活停滯不前,我也得愁得多添百十來根兒白頭髮吧。

想清楚了這個真相,我希望我和媽媽之間的這種愛恨糾葛,不要在我女兒身上重演了。

我會給她準備蘋果,也會給她準備香蕉,想要什麼她自己選,引導她成為一個自我負責的人。

最美的結局

大過年的那場爭吵後,媽媽獨自坐在陽臺曬太陽,平復好心情的我假裝無事發生一樣,湊過去問她:「你為什麼總是要把自己愛吃的夾給我,非得盯著我吃掉呢?」

她說:「我有啥愛吃不愛吃的,我們那會兒沒飯吃的時候,啥不吃?你夾菜總夾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一筷子不碰,我怕你挑食對身體不好,才挑給你。」

我突然明白了,哪有電影和幻想中那麼多完美的關係,越親密的感情,成分越複雜,而愛和感激,一直都在。

明白了媽媽真實的心意,我也輕鬆地挨著她坐下,摟著她撒嬌:「行吧,那我以後會留心照顧自己的營養和健康,你也照顧好自己,別光顧著給我夾菜好不好?」

圖片來源:電影《你好,李煥英》

家人之間,傷害、失望、憤怒,有時候就那樣自然發生了,如果發生了,不妨坦誠相待。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吵怨懟上,我更想真實地陪著老媽多曬會兒太陽,讓我們倆內心的小女孩,都不再愁眉苦臉的。

每一次擁抱,都像最後一次那麼用力,趁一切還來得及。這,大概是最美好的結局吧。

延伸閱讀👇


阿怪,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內容編輯,育兒工作者,不斷學習和傳播育兒知識。養娃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轉載本文請在公眾號發送「轉載」。

田野,大家好,我是一位熱愛播音的全職媽媽田野,很開心能在尹建莉父母學堂跟大家一起學習和成長。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

相關焦點

  • 完你好李煥英發微信朋友圈文案
    這個春節電影檔,大家都被《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深深的打動。搞笑的氣氛加上難以抑制的淚水和感動,喚起了更多人對媽媽的關心和理解。朋友圈也紛紛分享著自己的所思所悟。媽媽永遠都是最平凡卻又是最偉大的。看完你好李煥英發微信朋友圈文案 看完你好李煥英電影的感受句子。帶來相關介紹。
  • 我眼中的《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知道片子催淚,我還特地帶了紙巾。整個過程最戳我的地方,是最後賈玲回憶母親對自己好的種種時刻。 賈玲回憶起媽媽對她從小照顧的點點滴滴,我腦海中,父母把我從小拉扯大的種種情形也在腦海中像跑馬燈一般划過。 賈玲把褲子穿破了,她媽給她補褲子,她嫌補丁不好看,於是她媽努力去學。
  • 看完《你好,李煥英》之後我想說.......
    作為《奇葩說》一集不落的忠實觀眾,在節目中聽馬東說「看完樣片後哭成鬼」後翹首期盼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終於買到了正月初四的票。從電影開演到曲終,笑到岔氣,哭到眼瞎,嘴角上揚。不但費紙巾,還費口罩。由衷喜歡賈玲,被她的真摯情感深深打動,尤其當她接受採訪時說「我不是為了當導演才去拍電影,我是為了拍李煥英才去當的導演」,很觸動。
  • 《你好,李煥英》我哭了好久
    仿佛是黔驢技窮亦或是江郎才盡,本山大叔講完了本世紀所有的笑點,讓其他演員無話可講,更不要說這個年輕的賈玲,今天,作為《你好,李煥英》導演的賈玲,讓我明白,人家的才華你不懂。換做徐文兵的話來說,賈玲~有一點通神(他之前說的郭德綱,我只是替換了主語)。
  • 你好,李煥英;你好,媽媽!
    這個春節,你被《你好,李煥英》感動哭了嗎?不瞞你們說,這部目前已經破30億的大熱電影,小編看完也把口罩都哭溼了.電影從女性的角度出發,真情實感的描繪了世界上最無私,最勇敢的母愛。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張小斐扮演的李煥英,看到穿越過來的賈玲從天而降,擔心她摔在地上會受傷,一邊喊著 " 我寶 " 一邊不顧一切地衝過去,趴在地上,用身體做賈玲的人肉墊子。「你以為你已經很愛媽媽了,但媽媽永遠比你想像中更愛更愛你。」
  • 《你好,李煥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願你聽到我最美好的祈禱
    今年沒回家過年,想給我媽打個電話,告訴她等等我,過兩天就回去看她了。 笑後有淚,溫暖感動卻不過分煽情,它正是這個春節最需要的電影。期待賈玲和沈騰這兩位喜劇界扛把子的合作已經很久了,這部終於讓願望達成,兩位除了保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外,還催出了不一樣的化學效應。尤其是沈騰,這次塑造的角色非常另類。
  • 你好,李煥英.你好,平凡的自己
    這次經過幾年的打磨,又有沈騰、張小斐助陣,再加上賈玲導演的真實經歷,註定了這部電影是一個戳心的電影。故事的情節也非常簡單,為了尊重電影,響應賈玲的呼籲,本文含有少量劇透。真正的笑點和淚點,五星推薦去電影院體驗。賈小玲是一個不爭氣的孩子,上了幼兒園還拉褲兜子,考試成績永遠墊底,而且又胖又醜,任何一個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秒殺她。
  • 你好,我的「李煥英」
    你好,再見                      ---我的「李煥英」2021年的農曆新年,火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做《你好,李煥英》。至我寫下這篇文字,票房已超38億之多,可想而知,這是一部書寫人心,引發眾多共鳴的好作品。即便如此,我卻沒有走進影院,去細細觀看。
  • 《你好,李煥英》臺詞文案太催淚了!
    ,李煥英》更是票房口碑雙豐收!她不僅僅是我的媽媽她還是她自己如果我媽當年不生我會比現在過得幸福吧我未來的女兒啊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媽,你為什麼那麼愛笑啊」「因為媽生了你啊」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難過的是:我都沒能好好的和他們道別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到
  • 《你好,李煥英》孩子,我只要你健康快樂就好了.
    而這兩者,感覺自己對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所虧欠,在這一情感背景下,人們看完《你好,李煥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再看看自己母親,自然就會觸景生情,引發共性渲染。02富有感染力的演繹看完這部劇,多少人又哭又笑,李煥英的飾演者張小斐,至今我看見她的笑,都會覺著一股子難受,因為她真的把李煥英演活了,即使之後二刷時,知道李煥英也穿越了,但我接收到的信息傳遞,卻是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和心酸,二刷的我,不管劇情多搞笑,我居然一直在哭,因為真的被張小斐的笑帶動了情感和興趣。
  •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為啥看了之後我完全無感
    看完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我也完全「無感」。可是偏偏這部《你好李煥英》,感覺,說得重一點,「拼接」的痕跡太濃,「刻意」的成分居多,有那麼一點,用力過猛的感覺。,那種看完內心一句「我去!還能有這樣的電影」的感覺,那種或者暢快淋漓或者扣人心弦感覺,比如《教父》比如《海上鋼琴師》比如《摔跤吧爸爸》,比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但是遺憾的是,這部電影看完,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相比之下,《拆彈專家2》裡的華仔,倒是憑他爐火純青的演技,演繹了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讓我目不轉睛大氣不敢喘地看完;【三】不能說《李煥英》這部電影「不好看」,事實的情況是,那天的電影院裡,我赫然發現有好多跟我媽一樣年齡段的人來看
  • 《你好,李煥英》之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最近的熱點莫過於《你好,李煥英》的票房超過40億的新聞,筆者看到的時候並不驚訝,因為唐探三的口碑崩盤的時候,春節檔的電影除了《你好,李煥英》,已經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了,所以,超40億的票房也是情理之中。在看這部影片之前,筆者對這部電影的認知,僅限於名字,但在看的過程中,被劇情逗笑,也被影片末尾對母親的回憶所感動。
  • 《你好,李煥英》,差點意思
    首先買了《你好,李煥英》的票等著今天和爸媽去看,雖說這是賈玲當導演的處女作,但在此之前已經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故事劇本了,前幾年《你好,李煥英》在喜劇節目當中大獲好評,賈玲和沈騰的爆笑組合更是讓人非常期待。
  • 其實我對《你好,李煥英》沒啥感覺...
    但是我對這個電影倒是沒啥共鳴,因為我媽不像李煥英。1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第二天晚上我就和我媽吵了架。吵架的中心思想,無非就是圍繞「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在吵架的時候她說了和電影裡相反的一句話(我媽沒看過這部電影),「你從小到大做過什麼事讓我開心過?」
  • 《你好,李煥英》為何催淚?
    《你好,李煥英》不僅展示了媽媽的青春時代,也展示了那個年代女性間的相處模式。通過排球比賽那一情節,電影刻畫了另外幾個形象各異的80年代女性,寫詩、割水稻、家中以拾荒為生。她們雖家境、性格各異,可相處起來,卻全無障礙,打起排球來,又像模像樣、很有團隊精神。
  • 我如何看待電影《你好,李煥英》與《人潮洶湧》
    我是真覺得前面七十分鐘沒多大意思。我建議你現在搜索網上的《全民目擊》電影資源看看,那部戲你先看,看完你自己會有答案要不要再看《人潮洶湧》。這兩部戲值得對比。    今晚兩部戲,電影院都是結束時候亮燈太早,趕客人快點走。俺越想越氣,放《你好,李煥英》,剛放到結尾賈玲他媽年輕時候的黑白照片,電影院就亮燈趕客人。他們排片排得太密集了,在趕時間。
  • 《你好,李煥英》| 最快樂的母女關係
    《你好,李煥英》憑藉超強口碑成為今年春節檔電影中的一批黑馬。小編不是一個經常去電影院的人,但耐不住口碑好的推動,便和自己的家人在大年初五去電影院「過了一把癮」。電影開始笑得有多大聲,後面哭得就有多激烈。電影到後面大反轉的時候,小編聽到影院不少「悶悶哭泣」的聲音,想必大家都對賈玲和其母親——李煥英之間無私的愛所打動。
  • 你好,這是我的「李煥英」@紹興
    或許你總是忘記那個為你操勞的媽媽曾經也是一個花季少女隨著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的熱映2月16日,「越牛新聞」客戶端和魯迅電影城發起「我家的李煥英」互動徵集活動吸引了廣大網友的參與許多網友翻出了媽媽的舊照,發給我們這些定格的瞬間
  • 《你好李煥英》沒有虐哭我,卻被另外的劇情溼了眼眶
    在一場夢裡,女兒賈曉玲穿越到媽媽李煥英的年輕時期,她想盡一切辦法來讓媽媽高興,給媽媽爭氣,似乎這樣才能彌補心中的遺憾。而媽媽李煥英也同時穿越回從前,知道女兒賈曉玲的穿越卻裝作不知道,配合女兒的心思,也恰好為賈曉玲打開了心結,不留遺憾。這雙方的呼應正是電影情節巧妙之處。《你好,李煥英!》
  • 《你好,李煥英》大熱:我只要你健康快樂就好
    春節檔上映的影片不少,電影市場異常火爆,《你好,李煥英》成為最大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