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作者微信號,有問題隨時溝通17734550307
鴿子是和平的象徵。養鴿、賽鴿也是一種文化,它作為一種高雅的休閒活動和修身養性的體育競技形式,越來越受到眾多國人的喜愛。然而筆者近來看到有極少數鴿友在養鴿和鴿事活動中誤入歧途,出現了一些與發展鴿業相違背的無原則糾紛和不團結現象。
諸如:有的地方鴿協,同是信鴿愛好者,卻搞會內一幫會外一幫,使協會整體實力不能發揮;有人身居鴿協要職,卻計較個人嗜好而相怨,排斥異已,拉幫結派;有為品系、種屬之爭,搞公開筆戰,以至鬧到"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有的以假亂真,以次充好,設圈套,拉黃牛,謀圖錢財,怡害他人…,這些不良行為,雖僅發生在少數地區、極少數人身上,但足以說明鴿界目前確定存在不容忽視的不團結現象,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視和認真的對待。
究其原因,無非是私心雜念作怪。有人想獨攬協會大權,進而從中獲取個人私利,故搞分裂活動;有人追逐名利,不能正確對待養鴿的目的愛好,進而拉攏一些人攻擊一些人。其實,這些都是不該發生的。古人云:"君子修身立德"。德,即道德、品德也,也是就是為人處世立身的根據和行為的標準。
養德,就是要求養鴿者在長期飼鴿賽鴿活動中,以鴿寄情,以鴿寓志,慕其德養其性,淨化心靈,培養情操,以體現其文化品位。眾所周知,鴿界泰鬥李梅齡、汪順興就是具有這種高尚情操的典範。痛惜的是我們鴿界至今仍有一些缺德、不德的現象存在,痛定思痛,筆者認為:
一、 養鴿者儘管信仰不同,生活觀念存在差異,但對信鴿的忠貞、和平、拼搏、進取這一品格的認識應該是一致的,否則,你枉為信鴿愛好者。以鴿喻志,求其品質,做一個情操高潔的養鴿者,是何等樂趣。我們在長期的信鴿飼養中,難道不該有所省悟和借鑑嗎?雜誌都曾呼籲要"全面提高養鴿人的素質",要求鴿界同仁"精誠團結,共創鴿事"。我想,這不失為有識之士的坦誠之言。信鴿事業以否得到全社會的支持,首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養鴿人的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文明養鴿。
二、 職務、榮譽、名利在人生中過程中只不過是短暫的一幕,應正確對待。職務高不等於水平高,資格老不等於貢獻大。在剷除職務終身制的今天,有職有權者也不過彈指一揮,更何況信鴿協會這種群眾性組織的職務,只有盡義務講奉獻,有與沒有、大與小,又有何妨。榮譽、名利應是一種鼓勵和動力,關鍵在於你對社會是否作出貢獻。
三、 金錢不能沒有,絕非萬能。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今天,信鴿已成為商品並進入流通領域,這對以往養鴿自娛自賞的觀念是一大突破,但君子生財,必須取之有道,道即道德規範,如果以職務之便,假公濟私,索鴿賄賂,那麼鴿界也會出現腐敗現象。更不能一旦飛出成績,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坑害鴿界新手,其結果害已又害人,這是商業道德所不能容忍的,最終是絕了自己的後路。
"養鴿"與"養德"是每一個信鴿愛好者都應當重視的一門功課,養鴿賽鴿,乃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一項有意義的運動,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在鴿界發揚光大。人品正則鴿業興,為確保鴿界的一方淨土,並創鴿界新業,筆者企盼有些誤入歧途的鴿友能知錯即改,去邪歸正。
同時,呼籲全國鴿界的朋友,求團結、求發展、求務實;各級地方鴿協班子應注重務實、高效地工作,處理協調方方面面的關係,為發展我國的信鴿事業作出貢獻。養鴿容易養德難,如果全國數十萬鴿友都重視自身道德修養,那麼"衝出亞洲,飛向世界"這個目標已不是遙遙無期,實乃指日可待
記住,越努力越幸運!加油,辛勤的養鴿人!
關注賽鴿無憂,免費查詢賽鴿,後臺留言。感恩一路走來的朋友
出售鴿子,有意者加微信17734550307,備註來意。打擾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