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韻堂—《知否知否》與宋時點茶

2020-12-27 國際產業網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知否》展現了宋朝士大夫的生活,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一個以「雅」文化為主流文化的朝代,人們羨慕「梅妻鶴子」的生活,作詞要雅不俗,連柳三變的詞在當時也被認為太俗。

一個追求雅文化的時代離不開雅致的生活,茶作為貴族生活的象徵,在茶的選材、衝飲、品茶上都下足了功夫。

《知否知否》中有宮中的嬤嬤教盛家三姐妹點茶的技藝,明蘭早已看過陸羽的《茶經》,卻藏拙,並且繼續細心聽教,墨蘭的母親一邊抱怨墨蘭笨,一邊卻不動手干著急,如蘭的母親王若弗雖然也責怪如蘭,但卻身體力行教導如蘭,三種不同的態度,即是三種人生觀、處世觀,可見茶能養性,亦能識人。

一杯好茶不僅需要好的茶葉,還需要合適的衝泡過程。宋代的點茶技藝是宋代一大文化風貌。如果說唐代的煎茶重於技藝,那麼宋代的點茶更重於意境。

備水是基礎,古代愛風雅,「無根之水最是清淨」,古代的水質沒什麼汙染,口感一定是極好的。

碾茶考研功夫,先用純棉紙包茶,壓碎茶葉,然後入茶碾,迅速碾茶。

點茶是關鍵,宋代鬥茶就是比試誰的茶湯湯花──沫餑在盞面上的時間保持更久,稱為咬盞,宋代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分茶是情趣,點茶完後,要將茶湯分盛入盞,供人飲用,一勺一盞,分茶時行茶藝禮儀,更顯雅趣。不過,茶藝從元朝起逐漸衰落,最後於明代消失。

聖潔高雅、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在宋代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茶類。在唐代,茉莉花茶作為香料茶的身份供士大夫賞玩,在宋朝盛行,明朝末期開始商品化,清朝時被列為貢品。慈禧太后尤為偏愛茉莉花茶,並將其作為禮物贈送給外國使節,茉莉花也一度被稱為是「國花。」

梧韻堂茉莉花茶來自「中國茉莉之鄉」的廣西橫縣,由於天時地利,光照充足,土壤有機含量高,以福建烘青綠茶,作為茶坯,七次窖藏而成,外形條索緊實,白毫顯露、香氣馥鬱,滋味爽口。

梧韻堂傳承宋代點茶注意細節的傳統,設計與推薦最適合茶的衝泡方法。

選用玻璃材質的杯子作為衝茶器具,能夠觀賞到茶葉舒展之態,在茶葉的沉沉浮浮中,感悟人生。

在玻璃杯的三分之一處注水,略微搖晃,待茶充分被水浸溼後,快速倒水。

再次注水至七分滿,三至四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再次續杯一兩次。

五十克茶葉,二百毫升至二百五十毫升水,八十五度的溫度,一杯茶,恰到好處,一本書,便是一下午。

一杯茶、一份愜意,一種態度,恬淡、自然,「雅」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期望,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像茶一樣濃香醇厚,芳香四溢,飲梧韻堂茉莉花茶,過嫻雅安逸人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觀影札記 | 知否 · 知否,窺一段宋代時光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是從顧二爺那句「燕雲十六州」喜歡上這部以北宋為背景的社會家庭題材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影片第一句:卯時正刻,新日換舊月,積雪未化 ,注意添衣……投壺從先秦延續下來的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投壺禮來源自射禮。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告訴你宋代人喝茶的正確方式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告訴你宋代人喝茶的正確方式時間:2019-01-04 22: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告訴你宋代人喝茶的正確方式 這幾天最火熱的電視劇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屬了,這個被譽為國劇良心的出品方正午陽光這次又雙叒叕一次展現了什麼叫做製作精良
  • 看完《知否》中的點茶,才知道:在宋朝,喝杯茶究竟有多麻煩?
    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其中有一集明蘭三姐妹跟隨著一個從宮裡來的嬤嬤學習,其中有一項卻是點茶。 我們卻發現:咦?這茶不是用來泡的嗎? 為何宋朝喝茶卻先用給一個類似毛刷工具在碗中充分攪拌,再注入熱水呢?感覺跟日本茶道有些類似啊!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 雅士生活)之:翠沫輕點潤千年「老師:我拍幾張點茶的照片可以嗎?」(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 雅士生活)之:淡淡雜花香欲染昨兒龍湖紫宸的一場點茶事香活動,特意邀請了書院秀秀老師和平姐姐她們去,現場施教,引領香牌製作、搖青點翠吃茶等等諸般雅事,據說亦是受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知否知否,千年前東京汴梁先民的生活果真如此嗎?
    原標題:北宋你「知否」?除了眼下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接下來還有《大宋少年志》《大宋宮詞》《孤城閉》等待播。習慣了古裝劇裡的漢唐、明清背景,獨特的宋代生活畫卷讓不少觀眾直呼有趣。看到螢屏中出現的東京汴梁,河南觀眾感到親切和好奇,千年前中原先民的生活果真如此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宋史研究方向的惠冬副教授,對劇中場景和細節進行解析和指正。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哪個朝代?盛明蘭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最近熱播的一部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該劇改編自作家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
  • 知否知否,劇裡這些北宋風貌很還原!
    不過,之前已經考究過,劇版知否在歷史和政治背景上與歷史上真實的北宋虛實結合,不能當真。儘管如此,知否在很多場景上,對北宋的風貌還原卻又做得非常好。後世的茶葉工藝不同,烹茶的技藝也會變化,如今國人泡茶早不用茶筅,但日本的茶道中還保留著這些工具。
  • 《知否知否》,重現宋人最美生活
    物道君語:近來最火的劇應該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它把只能從詩詞中讀到的,宋畫中看到的「宋式風雅」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背景疑雲?劇中竟出現《清明上河圖》的畫面
    ——最近新出的一部古裝穿越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網絡上大火,該劇改編自作家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通過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講述了一段由閨閣少女成為後門主母的故事,背後牽連著一個家宅的興榮以及在古代禮儀制度下
  • 近幾年值得N刷的好劇<知否知否>哪一點最打動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侯鴻亮擔任製片人,張開宙執導,曾璐、吳桐編劇,趙麗穎、宋代的點茶文化比較盛行,宋人生活有四般「閒事」:燒香、點茶,掛畫、插花,並且一再強調這個過程一定得自己享受或自己掌握<知否
  • 《知否》在美國上映收視暴漲,看中國文化的魅力怎樣展現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得不說2018年播出的《知否》到現在依舊深入人心《知否》隨著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陸續上映後,又進一步登上了美國亞美電視臺,每一次的上映搜獲得好評連連,這也算是真的把中國文化傳向世界的一個方式了
  • 原 創|:《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年度好劇亮點多
    在最近,有一部古裝言情劇在網絡上引起了許多觀眾的討論,那就是由張開宙、趙祥宇執導,曾璐、吳桐編劇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知否》中官家小姐的單身生活原來這麼高級!
    《知否》裡面的這幾個姑娘,除了要上學,學針織女紅,還要學會官宦家庭必備生存技能:插花、焚香、點茶、掛畫。其優雅高貴,真的讓人想穿越過去。要知道《知否》中的盛家僅僅是個五品官,並不是什麼高官。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北宋的一個普通中產女子,能享受到的「小資生活樂趣「。首先是插花。中國的插花開始始於佛前供花。在宋代時普及為文人和一般平民的生活方式。
  • 知否、胡歌茶不離手,知否、趙麗穎用井水泡茶
    趙麗穎的另一古裝劇,和馮紹峰夫妻聯袂主演的《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第六集中,有一段盛家大娘子請盛老太太幫忙勸主君放女兒出祠堂,其背景中甚至細緻的表現出宋代點茶的文化。鏡頭中體現出宋代點茶用的主要工具:碾,用來將烘乾的茶葉碾碎;石磨,用來將碾碎的茶葉磨成粉;盞,以青黑色為貴,用來盛茶湯;筅,茶筅用竹製,用來擊拂茶湯。
  • 知否知否完整歌詞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題曲叫什麼
    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主題曲叫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主題曲介紹 這首《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主題曲,是由鬱可唯和胡夏共同演唱的歌曲《知否知否》。
  • 鋼琴譜—《知否知否》胡夏鬱可唯~知否知否電視劇主題曲
    這首《知否知否》是胡夏和鬱可唯胃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演唱的主題曲,編曲邀約胡夏和鬱可唯兩個實力歌手深情對唱。這首歌的旋律婉轉悠長,深情卻不失激情的宣洩,將一個「吾傾慕汝已久,願聘汝為婦,託付中饋,衍嗣綿延,終老一生」的故事娓娓講述。
  • 知否知否什麼時候上映?知否知否在哪裡能看?附知否劇情簡介
    知否知否什麼時候上映?知否知否在哪裡能看?12月20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官微不僅公布一段新片花還公布了開播時間!官微公布,《知否知否》將於12月25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正式開播,同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也如約相見!
  • 轉載《知否知否》歌詞
    《知否知否》是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主題曲,由胡夏、鬱可唯演唱,劉炫豆作曲,張靖怡作詞,詞中用到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題曲叫什麼 《知否知否》完整版歌詞
    知否主題曲叫什麼誰唱的  電視劇知否的主題曲有兩個演唱版本,一個是由主演馮紹峰和趙麗穎一起演唱的,另外一個版本是由胡夏和鬱可唯演唱的,目前這兩個版本都已經上線。該劇此前上線的主題曲《知否知否》由胡夏和鬱可唯演唱,優美詩詞配上抓耳旋律廣受歡迎,而近日該劇曝光了一段新的MV,此次MV中的版本則是由趙麗穎和馮紹峰親自獻聲,展現了另一種風格。
  • 是大家閨秀,還是妖冶「矯情」貨,一碗點茶讓你現原形
    就拿紅遍大江南北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除了小公爺朱一龍吸了一大波粉外,在細節上的講究也是讓人相當入戲的。對於小約來說,《知否》這部戲的節奏還是比較慢的,但是這種慢卻不讓人排斥,反而像那風景過眼,唯有慢才能讓人細細地品味,而這慢更是烘託出了劇集的細緻來。細緻到用一道點茶技藝,就點出了劇中幾位角色的出身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