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是阿特伍德發表於1985年的經典作品,小說中探討的女性生育自由、*、人口衰退、環境惡化等問題在川普時代的美國重又引發熱議,媒體和公眾紛紛宣稱,「阿特伍德的小說正在成為現實」,該書甚至趕超奧威爾,登頂某網*書榜首。2017年4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劇集在Hulu電視網播出,瞬間成為全球熱門話題,斬獲艾美獎五項*,其熱度還在不斷發酵。《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已確定將於2018年4月首播。
內容簡介奧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國的一名使女。她是這個國家中為數不多能夠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沒有後代的指揮官家庭,幫助他們生育子嗣。和這個國家裡的其他女性一樣,她沒有行動的自由,被剝奪了財產、工作和閱讀的權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們每天只被允許結伴外出一次購物,她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眼目」的監視。更糟糕的是,在這個瘋狂的*裡,人類不僅要面對生態惡化、經濟危機等問題,還陷入了相互敵視、等級分化和肆意殺戮的混亂局面。並非只有女性是這場浩劫中被壓迫的對象,每個人都是這個看似荒誕的*裡的受害者。
作者簡介被譽為「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奮多產的作家,迄今已有14部詩集、11部長篇小說、5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文學評論出版,並主編了《牛津加拿大英語詩歌》、《牛津加拿大英語短篇小說》等文集,此外還撰寫了不少廣播、電視、戲劇、兒童文學作品等。她獲得過除諾貝爾文學獎之外的幾乎所有的國際文學獎和不計其數的其他獎勵和榮譽,並被多倫多大學等十多所國內外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她的作品已被譯成30多種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獲卡夫卡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
精彩書評「儘管《使女的故事》是一篇自傳體式的小說,但捲入這一整套秩序的不僅僅是女性,而包括所有人。」
——《澎湃新聞》
「《使女的故事》從歷史的縱深處開掘,它延宕了對西方激進女性主義流派的批評,勾勒出女性史的脈絡。」
——《深焦》
「《使女的故事》並不僅僅是對未來的黑色預言,更是一次對歷史和現實的疼痛反思。」
——《觀察者網》
「但到了2017年的時候,當我們抵達未來的時候,這一切卻離我們更近了,變得更真實了。這裡面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
——蕎麥(作家)
川普當選第二天,就有記者在推特*:《使女的故事》離今天已不遠。這本書不只是一部女性主義小說那麼簡單,捲入這一整套秩序的不僅僅是女性,而包括所有人。正如阿特伍德所說的,「這種事不可能在這裡發生」的斷言並不可靠:只要有相應的環境和土壤,任何事都可能在任何地方發生。
——讀者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