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納:信徒眼中的交響

2021-02-28 知樂古典音樂

布魯克納與勃拉姆斯同為十九世紀後半葉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用貝多芬的交響曲形式做骨架,同時使用華格納的手法,自成一派;另外布魯克納是一位信仰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留下不了少教會音樂,在這個領域,他的功績不可磨滅。 

一八二四年九月四日,布魯克納出生在奧國林茨附近的安斯費爾登,父親是一名教師。布魯克納十三歲時父親去世,隨後他加入了聖弗洛裡安修道院唱詩班,不久後他一面擔任小學教員,一方面學習風琴與作曲。

一八五六年,布魯克納被任命為林茨大教堂正式的風琴手,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教會音樂。 不久後,布魯克納辭職,他決心做一名音樂家,一八五五年他拜師在西蒙·錫希特門下,進一步研習更高深的樂理。這段時間,經由林茨劇場樂長基茲勒介紹,布魯克納第一次接觸到華格納,大為感動。邂逅華格納可以說對布魯克納有了一生的影響:華格納的音樂引導他走向新途徑,讓他捨棄古典的陳規,採取自由形式,從而作曲家的情感可以充分發揮。 

他的教會音樂代表作《D小調彌撒》創作於自己四十歲時(一八六四年)。一八六七年,布魯克納正式接過西蒙·錫希特衣缽,出任維也納宮廷風琴手及音樂學校的理論科教授。翌年,他又創作出《F小調彌賽》,此曲與自己的《D小調彌撒》成就不分伯仲。

布魯克納作為交響樂作曲家絕對可以說是「大器晚成」。雖然在一八六零年他已經開始創作交響曲;但具有大規模樂念的交響曲則要等他過了三十八歲後才開始著手創作的。布魯克納除了初期二首未發表的交響曲外現世的交響曲有九首。其中第六號之前的作品受到反對派的橫加幹預,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人問津,這些作品的價值直到布魯克納晚年才被世人發掘:他的第一號交響曲首演於一八六六年,直到十六年後(一八八四年)自己的《第七號交響曲》首演引起轟動後,自己的其他作品才陸續被大家發現,並廣為流傳。這時布魯克納已經六十歲了。 

由於自己的信仰,布魯克納一生過得樸實無華,內心始終純淨無垢,他的音樂也是如此:他的宗教音樂作品被譽為奧地利教會音樂的典範,3部彌撒曲繼承了貝多芬《莊嚴彌撒曲》的傳統,《感恩贊》以十分簡潔的手法取得極佳的效果。

他卻十足是個樂壇怪人——雖然這位虔誠的作曲家在自己五十歲時終於在交響曲方面取得突破,但他對權威的崇拜在後三部交響曲上可見一斑:他的第七交響曲是獻給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第八交響曲是獻給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茲·約瑟夫一世;而未完成的第九交響曲,則是獻給上帝的,「如果他不嫌棄的話」,作曲家這樣說。

一八九六年,布魯克納以七十二歲的高齡,在維也納去世。 

布魯克納生活的年代,樂壇分為兩派:漢斯力克和勃拉姆斯的絕對音樂陣營和華格納陣營,二者之間可謂勢同水火。當時評論家妄斷地把布魯克納歸到後者,直到20世紀布魯克納才得到了普世的認同。

他的「樂壇怪人」稱呼同樣體現在他對自己的交響作品的改動上:絕不是對細枝末節的修修補補,他對第一,三,四和八交響曲的修改完全就是「重寫」。特別是《第四「浪漫」交響曲》,完全是另一部作品——只是諧謔曲和終曲和舊版有些許相同(初版是一個多層混合體,沒有考慮到演出的難度)。修改版本在多個方面更顯得平滑,在和聲和配器方面更有自己的風格,宏大的建築音響為短而明的樂句讓路。到了20世紀70年代,布魯克納的學生費迪南德·略沃和兄弟Schalk對布魯克納交響曲進行編輯、重新推廣於世,這個版本的確提升了現在布魯克納的影響力,而在被出版的初稿中,樂隊音色更具華格納特色。

布魯克納交響曲的原貌,在1932年的一場紀念音樂會上得以重見天日,在這場音樂會上,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原版的前個三樂章被搬上舞臺。

布魯克納的主要作品,包括生前發表的十一首交響曲以及多首教會音樂、合唱曲、風琴曲等。

第四號降E大調交響曲「浪漫」

布魯克納是個大器晚成的作曲家,他所留下的九首交響曲無疑是十九世紀後半葉的紀念碑,一直到今天仍然光彩奪目。其中《第四號降E大調交響曲》由他親自題名為「浪漫」。此曲親切感人,是他九首交響曲中最著名的。「浪漫」的意義既非對古老時代的懷念,也不是一般常的情感表達,而是布魯克納追求的更高層面的精神性浪漫,是他所推崇的基於神秘力量的浪漫。當然,如果你過分拘泥於標題,這首作品會變得晦澀難懂。你需要保有一顆同樣虔誠的心來欣賞布魯克納的音樂,這樣比較容易理解了。

在欣賞布魯克納的交響曲之前,首先需要知道它的幾個特徵:這是他九首交響曲的共性,可以說是「布魯克納樣式」。第一,開頭處在弦樂的顫音中,法國號與大提琴汪洋般地演奏,呈現一種雲的感覺; 第二,奏鳴曲形式往往使用第三主題(平常是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三個,當樂章接近終了時使用高度神秘性的聖歌;第四,第四樂章使用第一樂章主題,起到統一全曲的作用。 這些特徵在第四號交響曲「浪漫」中逐一被印證。

第一樂章 降E大調 中庸的快板 二二拍  夢中幽遠的諸山遠去,隨之醒來。弦奏寂靜的顫音裡,法國號奏出明朗的第一主題,這是「布魯克納式的開始」;在木管群的烘託之下,長笛出現六個上行音型動機,經過各種發展導出溫和的第二主題;第三主題以法國號的強奏引出,再度回復寂靜,銅管合唱勝利,進入發展部。 

第二樂章 C小調 行板 四四拍。 這是充滿哀傷的樂章。附弱音器的小提琴與中捉琴傾訴著哀嘆,大提琴有如發言人一般悶悶地進入,不久此主題移行至木管聲部合奏,接著是中提琴哀愁的曲調,發展部以布魯克納精妙的技巧提高了悲愴的美感。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但勿失速 四二拍 詼諧曲 此詼諧曲是布魯克納最傑出的創作之一,第一部是勇士狩獵之歌,與中段快活的農夫舞蹈形成對比。 

第四樂章 降E大調, 中庸的快扳 二二拍  終樂章在兩個主題中混入第一、第三樂章主題,是迴旋曲式,在整個樂隊宏大的樂流中達到統一,可看出布魯克納交響曲中華格納的影子。

《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浪漫』》創作於1874年,是布魯克納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風景秀麗的鄉村中寫成的。在1878—1880年間他進行過多次修改,包括全部重寫的諧謔曲及幾乎全新的終曲樂章。1881年2月20日由漢斯·李希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演,演出大受歡迎,以至每個樂章結束時,布魯克納都要到臺上鞠躬致謝。

布魯克納,我們只介紹這一曲,雖然他有宏大的九首交響曲,雖然他有影響力頗大的彌撒音樂。我們尊重有虔誠信仰的人,但當你對我說,「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同時很不幸我不信上帝時,我不會很沒禮貌的對你說:「你在撒謊」;但對不起,我信的是別的東西……

文/茶茶斑竹


相關焦點

  • 布魯克納交響曲的宗教性特徵
    《第七交響曲》布魯克納交響曲宗教性之特徵探析導讀:安東・布魯克納是浪漫主義時期奧地利的作曲家。正是布魯克納對管風琴的了解學習和深入研究,而使得在他後期創作的音樂中總能體現出他幼年早先接觸管風琴這一樂器的深刻影響。《四首降E大調管風琴前奏曲》是布魯克納12歲時在赫爾興創作的他人生的第一批音樂作品。這些作品是一種介於作曲聯繫以及和聲嘗試的混合物,雖不被視為天才之作,但也可以從中看出後期旋律結構的雛形。 布魯克納在兩個樂章之間通常以終止的形式來分開。這是布魯克納獨特的終止方式。
  • 周末音樂會 | 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蒂勒曼/維也納愛樂)
    安東·布魯克納的《C小調第八交響曲》是作曲家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布魯克納生前從未完成他的《第九》(儘管他已經煩惱不堪地接近於完成最後的大結局,但遺憾的是音樂廳裡仍然很少聽到這部作品),因此《第八交響曲》可以看作是布魯克納交響樂之旅的總結之作。《第八交響曲》又是多麼高的一座山峰!當完成了作品龐大而富有啟迪性的結尾之後,布魯克納自己曾說:「哈利路亞!
  • 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欣賞指南
    △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有人會因此聯想到布魯克納的旋律寫作是貧乏的,布魯克納經常引用華格納歌劇中的旋律,一是為了表達對華格納的崇拜,還有就是彌補自己的不足。△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布魯克納寫道「以同樣的節奏演奏如同Alla breve bars,但是更加慢一些」。這些話明顯表明,在這個樂章的開頭部分應該是每小節打兩拍而不是六拍。布魯克納巧妙地把弦樂演奏的抒情主題放在C大調上呈示,因為他對這個旋律作了一點小小調整來解決小提琴不能演奏#f音的低音的問題。當這個主題升高一個全音再次出現的時候,小提琴就可以毫不費力的演奏這個「合適」的旋律。
  • 維也納愛樂是了解布魯克納的團
    相對於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這些拿手好戲,VPO對布魯克納的專長還有一些不同,這至少有兩個關鍵的原因: 一來,布魯克納本人在世時,VPO不僅是歐洲最傑出的樂隊,也是他作品的重要演繹者。說實話,若非某些天才指揮家不斷支持布魯克納的交響曲,樂隊本身還未必很重視這位當時不被理解的作曲家。VPO擔任了布魯克納多部交響曲的首演,其中就包括《第八交響曲》。
  • 交響曲中的《愚人頌》丨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闡釋
    說起布魯克納真不容易。少數人過於強調作曲家的天主教背景,容易成為令人生厭的經過宗教坩鍋「蒸餾」的布魯克納;更多人則強調布魯克納「常人」的一面,用以迎合遠離宗教文化的現代人,從而製造出一個經過「商業包裝」的布魯克納。    然而,天主教是布魯克納一生全部的精神支柱。
  • 布魯克納《c小調第一交響曲》欣賞指南
    布魯克納《c小調第一交響曲》布魯克納《d小調第0號交響曲》欣賞指南    1868年5月9號,布魯克納在林茨指揮他的第一交響曲首演,實際上這是他的第二次而不是通常所認為的第三次任指揮。布魯克納第一次聽到這部作品是在1863年,由他當年還很年輕的老師Kitzler指揮;1865年他專程到慕尼黑去聽「特裡斯坦」。儘管布魯克納作品中所受華格納的影響並不如人們所認為的大,他對華格納的景仰卻確實覆蓋畢生。人們現在無法知道到底是「特裡斯坦"的強大衝擊力還是過勞(或是兩者一起)造成布魯克納持續緊張的精神崩潰。他被送進一所療養院治療,幾個月後才能夠重新工作。
  • 《文藝熱搜榜》:上交新春音樂會聚焦數位知名華人作曲家作品,愛樂即將上演「雙面布魯克納」
    2月5日,上海交響樂團今年的新春音樂會將力邀國家一級指揮彭家鵬執棒,帶領我們共同領略數位知名華人作曲家的作品,包括朱踐耳的《節日序曲》、陳其鋼的《走西口》、黃若的《交響民謠》等。古箏演奏家蘇暢將帶來譚盾的《古箏協奏曲》 ,曾兩次獲得上海無伴奏合唱比賽金獎的Echo合唱團將和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繹李從軍的交響詩《長江頌》。
  • 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浪漫,對大自然虔敬而安然的愛...
    浪漫就是執著至忘我的境界以亢奮的感情徜徉於森林中——布魯克納切利比達克指揮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浪漫》布魯克納的音樂作品體裁多樣,數量不少,其中除大量宗教音樂與聲樂作品外,純器樂作品方面共有一首弦樂五重奏和九部大型交響曲。
  • SACD 100 舒裡希特的布魯克納
  • 昨夜看 盛夏夜的純淨童聲:布魯克納童聲合唱團
    奧地利布魯克納童聲合唱團
  • 冷幽默電影《交響人生》
    外面,風大雨大,宅家中找電部看,《利刃出鞘》,《小婦人》,《交響人生》。周星馳的無釐頭劇喜會令人捧腹大笑,是那種忍俊不禁的具有強烈生活感的搞怪逗趣。而《交響人生》是蘇聯的一部有關音樂與政治,音樂與人生,音樂與追求的喜劇。很強的文學表達,很強的文藝渲染。
  • 泰拉瑞亞遠古信徒怎麼打 狂熱信徒打法攻略
    (手機版暫時沒有這個BOSS哦)狂熱信徒狂熱信徒(Lunatic Cultist),別名遠古教徒(Ancient Cultist),是一個困難模式擊敗石巨人後出現的Boss。玩家可以擊殺生成在地牢入口處的信徒以召喚它。擊殺狂熱信徒會導致月球事件開始。
  • 氣勢恢宏,讓人心潮澎湃的史詩級交響金屬
    有一種音樂 ,它不是傳統的古典交響,也不是流行的金屬搖滾。
  • 湖南交響人聲合唱團新年音樂會在長沙演出
    湖南交響人聲合唱團新年音樂會在長沙演出 12月27日晚,湖南交響人聲少兒合唱團在演唱《漁歌子》。當天,湖南交響人聲合唱團「啟程」第二季新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行。晚會共表演了來自海內外的18部各具代表性的音樂作品。
  • 【今日名曲】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
    謝爾蓋·瓦西裡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的《交響舞曲》(Op.45)是一部三樂章、交響體裁的作品。紐約的糟糕情況嘛,讓作曲家心有戚戚,當奧曼第對在紐約錄製該曲的提議毫無興趣時,拉赫瑪尼諾夫更加失望了。因為在此之前,奧曼第所指揮的絕大部分拉氏作品都取得了不俗的銷量。
  • 舍赫拉查德交響組曲 上
    而給大家介紹的古典音樂作品——舍赫拉查德交響組曲就是從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提煉而成,由俄國著名作曲家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於1888年寫成。 所以交響組曲舍赫拉查德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顯然,這部組曲也是由一個一個故事組成,第一樂章描繪了大海和辛巴達的船,一開始就是蘇丹王和舍赫拉查德的主題,然後蘇丹王變奏成大海波瀾壯闊的形象;第二樂章是3個僧人的故事,這3個僧人原先都是王子,但是不同的奇妙遭遇使得他們都瞎了一隻左眼,剃了頭髮的鬍鬚,變成了僧人;第三樂章是王子和公主,這是4個樂章中最為抒情的篇章;第四樂章是巴格達節日和辛巴達的船觸礁沉沒
  • 全年專屬座位 樂享文化盛宴 山西第四屆(2016)交響音樂季-貝多芬作品系列交響音樂會
    山西第四屆(2016)交響音樂季共九場囊括了貝多芬一生中九部交響樂作品五部鋼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一部交響合唱現推出專屬座位套票可擁有後續8場指定座位使用權席位有限 先到先得!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呂紹嘉演繹西貝柳斯和布魯克納 回復免費送票了 詳情請看全文
    回復 ( 我要票+手機號) 將有機會獲得2015年6月6日(周六) 19:30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音樂會門票 本活動將抽取18名幸運客戶哦 註:中獎者需到本公司領取此票,如需快遞請到付快遞費
  • 陳鋼交響作品音樂會《奉獻》
    陳鋼交響作品音樂會《奉獻》 澎湃新聞 2020-10-18 19:26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