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中的這個配樂有神奇的魔力
每次一想起來
就讓人有流淚的衝動
自從4月份從京都回來後,打著想要認真學習日語的旗號看了很多部日劇,其中不乏經典之作。但是令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這個夏天結束以前,趕緊分享給大家的是《西瓜》。怎麼說呢,雖然這是一部16年前的老劇了,但是在看劇的過程中,還是時常會被一些畫面和臺詞擊中。看似平淡如水,卻又自有動人之處。日劇向來擅長挖掘隱藏在日常生活裡的戲劇性,於輕描淡寫之處述說人生。它讓人覺得原來平凡又普通的生活也是很值得書寫的,有一種溫柔細膩的力量。《西瓜》就仿佛是夏日裡的一杯冰凍蕎麥茶,每看完一集都覺得心曠神怡,簡直是夏日必備的解暑神器。《西瓜》的劇情很簡單,主要講述的是4個有著各自怪癖的女人機緣巧合之下同居在了一家名為「happiness三茶」的家庭旅館,在合租期間發生的一些治癒系故事。三茶是一棟木質老別墅,隱藏在一大片向日葵和瓜果蔬菜形成的天然屏障裡面。有著大大的庭院,吱呀作響的木質老地板、隨風輕盈搖擺的風鈴;門前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潺潺的流水是房東天然的冰箱,裡面總是冰鎮著西瓜和啤酒。女主角早川基子,34歲,單身,是一位銀行職員。相貌普通、能力普通、家境普通。在住進三茶民宿之前,她和父母一起生活。每天過著朝九晚五,忙忙碌碌、毫無變化的日子,是普通人的代表。某一天,基子唯一的好友——馬場萬裡子,突然攜帶公司3億日元潛逃。馬場打電話給基子,勸她要開心的生活。這是基子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生活的契機,34歲的她從那一刻才開始認真思考人生,決心尋找想要的生活。
因與家人不和,離家出走,以畫色情漫畫為生,生活窘迫的漫畫家龜山絆子;
天真單純、蠢萌善良的少女由加,她是從常年在異國工作的父親手裡承接這棟民宿的房東,喜歡且擅長料理,負責給房客提供每日三餐。所有的故事就在這幾個人中間展開,乍看起來都是平淡瑣碎的日常,但從中展現的是女性的獨立,以及她們之間從陌生到熟識的默契。這四個人有各自的困惑與迷茫,但又會相互鼓勵,相互治癒。摻雜其中的是奇怪的、無釐頭的日式幽默,令人著迷的生活細節,偶爾還有淡淡的哀愁,以及令人鼻酸的時刻。在某些方面,與韓劇《請回答1988》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共同生活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改變與成長,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基子的蛻變。如果不是因為好友馬場攜款潛逃給早川基子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許她20年後的生活、甚至這一輩子的生活都不會有什麼變化。受到這件事的影響,基子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她搬出生活了34年的家,也想改變點什麼。但基子的心裡是迷茫的,她已經34歲了,卻好像什麼事都沒幹。三茶民宿裡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自己連想做的事情都沒有。她甚至討厭這樣平凡又無能的自己,想逃離卻不知道從何開始。直到教授和她說,人是沒有年齡差別的,只是有追求自我和不追求自我的人而已。大概是那一刻基子才明白:離開父母尋找獨立,她已經邁出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雖然晚了一點,但幸運的是,在三茶碰到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告訴她:什麼樣的人都是可以存在的,過什麼樣的人生也都是可以的。要先學著接受自己,再慢慢地改變。漸漸地,基子的生活和以前不一樣了。她更勇敢了,能向領導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了;她敢於打破過去的習慣,擁抱新的生活方式了;她甚至敢對著從小到大都未能反抗過的媽媽說:「我想要過讓自己認可的人生」了。就像教授說的那樣,如果過得不是自己負起責任的生活的話,是不可能過使自己滿意的人生的。這部劇一直在鼓勵大家去尋找自我,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人生,過上自己負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帶著一種天真的誠懇與好奇,不停地像孩子一樣對這個世界發問,對這樣那樣的規矩表達質疑和思。於是我們才能看到劇中人物對生活的反抗和自我尋找,並且從她們的身上獲得勇氣和力量。大概因為它講述的是每一個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生活,所以才有這樣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讓人覺得,哪怕有些問題暫時沒有答案也不要緊的。因為尋找答案的路上也有許多值得珍藏和紀念的財富。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躺著發呆也是可以的,偶爾翹班也是沒關係的,停下來歇一歇也挺好的...而沒完沒了的蟬鳴、呼啦啦轉動的風扇、叮噹脆響的風鈴、浸在溪水裡的西紅柿和啤酒、水池裡沒來得及洗的碗、在庭院澆花時花灑噴出的彩虹.. 那一些些小細節,都透著生活最本真的味道。看劇的時候,時常不由自主地感嘆:能活著真的很好啊。要認真的生活,不敷衍、用心體味日常生活裡的美學,才能不負光陰呀。原來,平淡生活裡的小確幸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也足以讓人在艱難成長的時候得到慰藉和力量。這就是治癒系日劇裡的夏天,能夠讓人產生哪怕流汗也很幸福快樂的錯覺。
下面將奉上我喜歡的劇中臺詞截圖。
把這部劇看了三四遍之後,我決定寫一下劇評,於是又從第一集開始慢慢回放、截圖、拼臺詞.花了三四天的空閒時間,把每一集裡我覺得經典的臺詞都截了下來,一段段拼成長圖
原本想全部放上來的,但是那樣這篇文章也太長了,所以忍痛節選了一些。
在這所有的臺詞裡面,除了教授的處世哲學,我最喜歡每一集最後的念白,內容是由加寫給父親的郵件。
以少女的視角,描述總結每天的生活感悟,樸素的話語裡卻隱隱包含著平淡生活的甜,是每一集我最期待的地方了。
如果它們也能帶給你一些撫慰,那就更好了。
第一集:
由加給父親的信節選
第二集:
由加給父親的信
第三集:
上圖是教授和好友在醫院的天台上聊天。
教授的好友生病了,沒剩下多少日子了。
教授感嘆說,明明你比我更優秀,卻嫁給了一個賣豆腐的。
教授的好友說,我很慶幸能跟他一起賣豆腐啊,和在大學做研究一樣的開心。
這一天,由加吃雪糕的時候中了無數次的再來一根,到最後她實在是吃不動了,甚至跑去求菩薩保佑自己不要再中獎了。
由加在給父親的信裡說:「我想以終於結束了啊,鬆了一口氣的心情,結束自己的人生」
哇,那一刻,我覺得如果到最後我也能以這樣的心情結束自己的人生就好了。
第四集:
由加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拋下她離家出走了。
第四集最後,由加給爸爸的信裡說,如果媽媽也能迷戀上什麼有趣的東西就好了。
我也很希望,自己的媽媽能迷戀上一些有趣的東西。那樣,也許她的人生也能開心許多吧。
第五集:
由加給爸爸的信
第六集:
由加給爸爸的信
第七集:
由加給爸爸的信: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是幸福的理由啊
教授的學生用生命威脅她,說不給學分就跳樓。
沒想到她真的為了學分跳樓了。還好,只是骨折。
教授在學生的病床前對她說:
基子的媽媽被確診癌症的那一天
從醫院回來的路上她們經過了基子小時候出生的醫院
媽媽對她說,你小時候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拜拜」
你開口說話的那一天,身上突然有了人的味道,我又開心又非常的寂寞。
由加給父親的信裡說,不管什麼事情只要有毅力,活著都不是一件恐怖的事。由加寫給父親的信:
教授忽然辭職,準備去環遊世界,過另一種人生了。
她說,沒有什麼太晚,我們什麼都能夠做到。
喜歡這一篇,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