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出發,幫助每一個業主圓夢」,是本案設計師的設計宗旨。設計師說:做為設計師可以結交待我如知己的客人是何等的榮幸,記得第一次滑雪上終極賽道就是我親愛的客人耐心教導後的成果,我也被他譽為最有天賦的學生。緣分這東西真的很奇妙,我們的相識也是朋友的推薦,很感激這種相遇。
客人訴求:
1.需要滿足可以同時容納兩個區域的休息功能。
2.需要儘可能的大的調整空間。
3.要有足夠的私密空間讓會客區和生活區可以很好的分離開。
4.廚房功能要強大是生活重點。
戶型圖:
原始戶型需改進缺陷:
1.入戶門太過直白一攬無餘,廚房位置不夠合理。
2.一層衛生間的位置不合理,無形壓縮了使用面積動線太曲折。
3.挑空區域被壓縮的過於狹小沒有通透的視野。
4.房屋層高局限4.1米,隔層均分會降低舒適度。
改造後解決方案:
1.門廳化零為整,在增加獨立廚房的同時也營造出了一個獨立的門廳。
2.衛生間的位置前置,滿足功能的同時儘可能大的壓縮了使用面積釋放出空間給動線提高生活品質。
3.二層的重新整合給一層客廳留下了足夠的挑高,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質。
4.由於房子層高只有4.1米如果常規均分將很難有舒適高度,我們做了立面空間的取捨巧妙的應用主臥床體的抬高,來彌補樓下餐廳的常用高度。
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張原始戶型的現場照片感受一下房屋未改造前的狀態。沒有得到釋放的空間看似增大了二層的實用面積但是格局及其不合理,也大大的壓縮了loft應有的房高特性。
通過廚房牆體的重新分割,我們獲得了一個獨立的玄關區,最大增程度的增加了鞋帽儲物,同時也匹配了換鞋落座的功能。
門廳和客廳的銜接處原有是一層衛生間,延長了去客廳的動線。我們增加了120釐米的地臺:
1/ 是滿足走下水的管道用。
2/ 壓縮走廊高度更能彰顯客廳的挑高優勢。
3/ 衛生間的小變動大大的提升了動線的合理性。
沙發的組合形式也是結合現場特點,利用本身就有太高的地臺做內嵌設計,多出的空間正好取代沙發邊櫃的功能,目的也是儘可能的釋放可活動空間。
房屋原有的地臺在設計初期感覺很突入,在梳理後考慮空間的特殊性保留了地臺高度,正好通過木板的應用和客廳地磚做出反差,也可以擁有席地而坐的生活隨意性。
客廳是一個居所裡很重要的互動空間,我們摒棄了傳統的電視組合關係想營造更隨意的會客場景,把頂面和牆面連為一體增加層次的同時也擁有了觀影的功能訴求。
牆體大面積應用灰色藝術塗料,和白色牆體增加反差。增加肌理應對單一的視覺疲勞。
餐廳是主要活動區域,由於房高局限性我們做了立面空間的取捨巧妙的應用主臥床體的抬高,來彌補樓下餐廳的常用高度。保證用餐區在2.3米的舒適高度。
由於空間的緊湊,我們在樓梯的設計時借用兩部臺階的高度差在不佔用空間的同時,也滿足了4人位的落座需求。通過設計細節給空間應有的智慧。
樓梯的下方也很好的利用增加洗衣功能。
樓梯的懸挑是建立在樓板立柱向上與頂面固定解決承重的同時,來做借力滿足視覺通透性。廚房門在樓梯下方,用與牆面的同樣材質來塗刷門體,增加統一性也更美觀。
廚房利用原有的走廊做成密閉的中廚L型的臺面更實用收納。
客廳俯瞰圖
拉上窗簾我們就變身觀影模式。
床只有地臺和床墊組成,床頭櫃也是借用衣櫃的空間組成。
主衛,及衣帽櫃。
衣櫃別有洞天,打開門保留了一個暗室。
一層客衛為了釋放更多公共空間,儘可能壓縮了衛生間面積,只保留水盆及馬桶的功能。
觀影模式。
施工現場:
碎碎念,因為改變生活我們相識並成為了好友。多了更多的語重心長,認真的聆聽生活感悟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成長。感恩每一次遇見。「無藝術,不設計!」我們將進行到底。最後祝願所有的客人生活愉快,幸福美滿!
關於本案設計師
陳聖亮
壹加空間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
室內空間設計師、青年油畫家
第三屆國際大學生空間設計大賽/ 導師及評委。陳聖亮設計團隊致力於為中國精英階層定製獨有的高端住宅空間,提倡「設計注入靈魂,服務立根之本」的核心價值,在北京、廣州、深圳、內蒙、湖北、天津、成都、山東等多地完成了眾多私人別墅及樣板間設計項目。
設計理念:「哲中」是現代人的生活美學,「歸本」是人所回歸的原始狀態!我所追求的設計是來源於你我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