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除了演員們的表演,李誠儒舌戰郭敬明也是一大看點,能將綜藝效果拉滿。
第二季打響名號的名場面就是李誠儒和郭敬明「探討」S卡的標準。大家都對郭敬明隨隨便便給何昶希甩了一張S卡心存疑惑,但並不直接質疑,而是推出李誠儒老師來battle,雖然辯論現場氣氛緊張,但屏幕前看著卻令人捧腹。
不過第三階段的競演開始,李誠儒就缺席了點評席,全靠郭敬明一個人在拉仇恨,第四階段競演也就是最新一期的節目,郭導總算是把仇恨拉滿了,讓爾冬陞導演情緒管理失控,還要求暫停錄製,去洗手間冷靜了會。
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這一期節目是每個導演的戰隊都要在現場表演一個片段,來角逐最後進決賽的九個名額。因為是現場搭景,現拍現看的方式,演員發揮有局限,屏幕呈現難度也比較大,效果自然不可能完美。
郭敬明戰隊第一個上場,說實話,屏幕前看著一開始是很難入戲的,不過努力去沉入劇情,靠著故事足夠悲慘,還是有兩處叫人落淚的地方,雖然整體比較尬但也算有亮點。
就是這樣一個作品,從趙薇開始點評,卻是各種好評,就連爾冬陞也表示非常理解,挺叫人意外的。
到爾冬陞導演這組,清一色的女演員從花絮來看仿佛就要失控,不過現場表現卻高出預期不少,雖然人物的經歷和想法全靠臺詞表現,但是人物的特點也是出來了的,並且倪虹潔那句「小心別讓孩子看見」是真的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表演完,爾冬陞導演本來是比較放鬆的狀態,也沒像以往一樣嚴格指出自己演員的問題,直接交給其他人點評。
前面大家也基本是常規的誇讚和表揚,直到輪到郭敬明發表看法。
郭敬明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對這個作品不滿意,開腔也直抒胸臆說「我不喜歡這個作品」。
他也並不是說演員不好,而是說劇本臺詞過多,演員沒有太多表演的空間覺得遺憾。話還沒說完,爾冬陞就搶過來說「說實話,其實就是編劇和導演不好」。
郭敬明也真是不會察言觀色,爾導明顯是來情緒了,但郭敬明還是繼續說自己從這個表演裡看不到更多的東西。此時爾冬陞導演的狀態明顯就不對了,看起來就是故作輕鬆地開啟了懟人模式,剛說完自己不生氣,馬上又問郭敬明「你學的是什麼體系」。
現場氣氛變得緊張又尷尬,爾冬陞表示不需要郭敬明評,他自己來,開啟自查自嘲模式。
趙薇本想緩和氣氛,剛開始說,就被爾冬陞制止,讓她不要打圓場。
然後要求停一下,自己去上個洗手間。郭敬明便開始低頭偷抹眼淚。
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作為主持人的大鵬都一時沒反應過來,還是趙薇接過了主持的活,讓Boss團來聊一聊。
他們的發言來看,基本也是同意郭敬明說的劇本臺詞太多,不過基本也都肯定了這組演員的表演。
等爾冬陞導演再回到舞臺,明顯情緒已經調整好了,跟現場的觀眾和導演一一道歉,走到郭敬明那握了握手,也算是握手言和了。
郭敬明當時還是眼眶含淚,十分抱歉地說自己沒那個意思。
有人為爾導的直接和辛辣拍手稱快,更有網友評價爾冬陞是做了李誠儒一直想幹但沒幹成的事。
也有人為郭敬明心疼,認為他也是客觀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點評的問題也確實存在,突然被導演在公開場合狠懟,是真委屈。
其實,這個事情,郭敬明的落淚不算矯情,那種境況任誰都得慌,害怕、委屈、歉意、丟臉……各種情緒交織,相信這個眼淚是真的控制不住地流出來的。
不過爾冬陞生氣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的重點確實是演員,郭敬明導演總是糾結在劇本給的臺詞、設定甚至是導演拍攝的角度、機位這些,有點搞錯重點了。
不過爾導確實言辭激烈了些,而且後面把自己組演員的問題也挨個批了遍表示自己並不是不知道有問題,算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做法了。最後他這組也只進了張月一個,確實有點可惜。
不過事態為什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呢?
爾冬陞導演也說了,錄製前,郭敬明跟他說「導演手下留情,別衝著我」,他也自認為並沒有衝他。大家應該相互理解嘛。
印象裡他在點評郭敬明那組表演的時候也確實是表達了理解,但是到他這組表演郭敬明竟然開始「找茬」,多少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任誰都會有種被騙了感覺,不生氣才怪呢。
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又倒回去看了一下爾冬陞點評郭敬明戰隊的部分,發現,他其實也質疑了「技術」問題。
而此前專業評審團裡坐著的資深編劇餘飛就曾在其個人節目裡評論郭敬明「炫技」,說他重技術高過演員,確實結合兩季節目的表現來看,郭敬明作為一個外行入圈可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有刻意展現的,並且也很在意別人對他這方面的評價。
所以,雖然爾導覺得自己「手下留情」了,但是那幾句話估計扎郭導挺深。
這麼來看,郭敬明在點評爾冬陞戰隊表演時質疑其他技術問題就有點「禮尚往來」的意思了,當然他也並不是無中生有。
事實證明「技術」其實也是爾導的敏感之處,畢竟那就相當於對自己業務能力的差評了。就是「衝」自己來的,自然要擋。
其實人急起來都差不多,你對這次紛爭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