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一路走好!」10月23日,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告別儀式上,送行的人們淚飛化雨,呼喚著劉戴維。如雲的挽幛,如潮的鮮花,寄託著人們的無盡哀思。
劉戴維
10月17日凌晨,劉戴維的生命定格在了花一樣的28歲。劉戴維,住建部科技促進中心在雄安新區掛職幹部。這一天,他因急性白血病住院,搶救無效後因公犧牲,永遠離開了親人和戰友,離開了他摯愛的雄安新區,年僅28歲。
28歲,人生最燦爛、最壯美的花季。然而,他卻倒下了,倒在為之傾灑全部熱血的雄安大地上。
雄安,他不願離開。99天,這是劉戴維在雄安工作的時間。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雄安新區建設者一樣,他在這裡揮灑汗水。正如他的微信名「熱火朝天」,他在雄安像火一樣地忘我工作,奉獻自己。因為疾病,他不得不離開了他深愛並奉獻的未來之城。
戰友,他不願說再見。「幫我打個籤報」「幫我反饋意見」「籃球賽要加油」……逝世前的48小時,他還在與新區的同事們溝通。
「你是雄安建設者的驕傲!」雄安新區規建局副局長齊斌流著淚說,劉戴維很普通,他做的也都是普通工作,但他是千千萬萬雄安普通建設者的縮影,在他身上閃耀著的是無私奉獻的雄安精神。
「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劉戴維的爸爸滿含熱淚,對著從小就讓他驕傲的兒子說:「讓生命綻放在最美的時刻永恆,也是一個燦爛。」
從首都到雄安,為千年大計揮灑汗水
乾淨整潔的辦公桌上,一個臺式計時裝置異常醒目。
「他把時間都用到了工作上。」同一批掛職的雄安新區規建局副局長楊申武說,「到雄安新區後,劉戴維一心撲在工作上。」
7月10日,劉戴維與其他13名幹部,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雄安新區掛職工作。他任容城縣住建局副局長,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工作。
劉戴維(右一)在容東安置房E組團人防工程驗筋。
在最好的年華,劉戴維投入到雄安新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工作中去,兢兢業業,展現風華。從來雄安到離世,劉戴維在雄安新區工作了99天。「他一直全負荷地忘我工作。」十一期間,從北京來看劉戴維的母親,心疼兒子。
在繁重的工作中,劉戴維病倒在工作崗位上。在生命的最後5天,他每天還在工作。
12日,劉戴維發燒病倒了,在宿舍休息的他還堅持工作;13日上午,他還叮囑室友將審核的一份建築類產業準入文件、有關反饋徵求意見稿等資料帶到單位。
在病床上,劉戴維通過手機微信、電話和同事聯繫,堅持參與工作。14日,與公共服務局的同事商討建設項目審批、竣工驗收和行政許可的銜接;15日,參與項目組討論,規範建設項目預可研需要的規劃選址意見;16日上午,同事還在收集他對完善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的徵求意見……
「我們熱愛雄安,在這裡揮灑汗水。」10月22日,同一批掛職幹部、規建局副局長李晉來到劉戴維的工位處,把製作好的籃球服放到桌位上。作為一種特殊方式的紀念,接下來的籃球比賽,他們給劉戴維做了兩套服裝,並且在後背印上了名字和年齡。
說起劉戴維,規建局副局長簡正眼含熱淚,他捨不得這個小兄弟。「你從劉戴維的身上,看到的是,從五湖四海、天南海北來到雄安的建設者,無私奉獻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互助精神。」
劉戴維加入的是新區規劃建設局項目組,負責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改革,這是一項具有很強挑戰性的工作。當前,新區正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京雄高鐵站樞紐、容東、雄東片區安置房等許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大項目亟需開工建設。為贏得寶貴的施工時間,按照新區管委會的決策部署,劉戴維和同事們一起對2019年以來報建項目的審批情況進行梳理分析,積極幫助建設單位完善BIM管控數據和報批材料。
這是一個繁瑣的工作。項目組同事羅宏偉回憶說,有的項目分解為多個子項目,有的項目名稱發生變化,有的報件信息不全,查找起來十分困難,他們從審批信息系統上逐一梳理,與建設單位報件逐一核對,與規建局審批人員逐一對接,連續幾天加班到深夜,準確地查找了問題原因,分類提出了解決措施,有力推動了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針對管委會提出完善一會三函制度,確保雄安工程建設質量的要求,劉戴維和同事們開始研究加強施工許可審查。雄安新區是住建部建築師負責制試點地區,如何既壓實建築師責任,又切實保障工程建築安全和施工質量,這是擺在劉戴維和同事們面前的難題。
「他將政治理論學習與專業工作相結合,敢為人先,爭當表率。」規建局副局長姚旭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次交流會上的場景。會上,劉戴維說了一段話引起了大伙兒的共鳴,「建築師負責制是改革的方向,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應堅持技術歸技術、政府歸政府的思路,改革前進的決心是不會變的,改革發展不能因噎廢食,不能遇到問題就往回退,應該想辦法解決然後再往前走。建築師負責制,不能只靠建築師的一紙承諾,長期以來還是得建立建築保險和仲裁制度。」
9月24日晚21時12分,在與同事微信溝通時,劉戴維這樣寫道:「前進的決心是不會變的,改革發展不能遇到問題就往回退,應該想辦法解決,然後往前走。」
劉戴維(左排左五)參加容東安置房E組團人防工程質量監督交底會。
在雄安期間,劉戴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積極參與新區重點項目規劃建設審批協調,推動新區人防警報平臺建設、施工圖聯合審查、建築師負責制等工作,保證雄安工程建設質量安全。
「他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赤膽忠誠和對新區建設的滿腔熱情。」規建局副局長王志剛說,直至戰鬥到最後一刻,劉戴維依然心系雄安新區,為雄安新區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近日,雄安新區追授劉戴維同志記二等功獎勵。
每天充滿陽光,事情交給他,你就可以放心
桌上一包喜糖、一盞檯燈、一盆綠植,桌旁文件夾分門別類、井井有條,記者看到劉戴維的辦公桌乾淨整潔、一塵不染。
規劃建設局林水組工作人員張中華與劉戴維工位背對背,每天早上來到辦公室,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劉戴維擦拭辦公桌。
「他是一個愛乾淨的大男孩,眼裡容不下一粒塵土。」訪談中,張中華數次淚流滿面、哽咽不止,儘管過去了一周多,但她覺得劉戴維仍在自己身邊,與大家共同為未來之城建設而奮鬥。
張中華指著剛結婚的同事放在戴維桌上的喜糖回憶道,戴維說他很快就要結婚了,希望大家去北京參加他的婚禮。
他總是笑容滿面,身上有一股衝勁,好像沒有什麼難事兒;除了本職工作,他經常幫大傢伙幹活,甭管誰找他,他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非常有創造性,總能給你一種驚豔的感覺……翻開一個個與劉戴維相處的片段,同事們總能想到美好的回憶、溫暖的瞬間。
「他的心裡,總是在為大家著想。」作為同批掛職幹部,舍友杜剛至今還記得,為了方便大家儘快熟悉生活、工作環境,劉戴維專門畫了奧威大廈平面圖、辦公室工位圖,並分享給大家。
與人相處讓你感覺很舒服,這是杜剛對劉戴維最深的印象。剛分到同一宿舍時,劉戴維就給兩位舍友說,他年紀小、精力足、願意多幹點活。相處的過程中,劉戴維總是搶著買宿舍公共用品,爭著打掃公共區域衛生。
「事情交給他,你就可以放心。」規建局人防組工作人員常偉說,工作期間,每天不管多晚,劉戴維都堅持碰面,回饋每件事的進度,交流人防工作的進展。
由於新區人少、活多,工作壓力大。大家都養成了一個習慣,有活大家一起幹,有困難一起克服。在這方面,劉戴維做得尤為突出。
劉戴維對工作認真負責,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一次,聽說常偉要到容東片區。「不能讓一個女孩子去。」劉戴維主動提出陪同,先參加容東安置房E組團人防工程質量監督交底會,又巡查安置房工地巡查人防工程建設質量,從下午2時忙到次日凌晨1時許,沒說過一句抱怨話。
割捨不下的雄安情,讓生命綻放得更美
在雄安新區工作99天,儘管時間不長,但劉戴維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感動了身邊很多人。
「咱們局籃球隊比賽情況如何」「曹姐的孩子出生了麼」……住院期間,劉戴維在病床上仍惦記著雄安的事兒。
「有一個件我已核完,請幫我轉籤給局領導。」10月13日下午,舍友吳潤接到劉戴維的求助電話。事後吳潤從劉戴維母親口中得知,那時劉戴維病情突然加重,趁清醒時劉戴維把手頭上的最後一件工作妥善處置了。
「掛職一年太短,到期我會申請延期。」同事們不止一次聽到劉戴維這樣的想法。
劉戴維(右一)參加深入推進人防系統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
劉戴維是萬千雄安建設者中的一員。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一批又一批優秀幹部支持新區建設。黨群工作部副部長申楠說,「他是前僕後繼的雄安建設者追求理想實現自我精神的集中體現,代表了雄安人不計報酬,奉獻自我,投入時代偉大事業的思想境界。」
劉戴維本科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建築學專業,研究生就讀於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建築設計專業,是地下空間規劃建設方面的高材生。
「來雄安,可以讓生命綻放得更美。」在劉戴維房間,他把白洋澱的荷葉當作書籤,把蓮蓬製作成小工藝品。「到雄安掛職後,他找到了更好更適合自己發揮用武之地的舞臺。」劉戴維的母親說,他每次回家都誇雄安的各種好,說要帶我們好好去看看。
「帶家人在雄安旅行一次。」這是劉戴維再也實現不了的願望了。
9月29日,女朋友來雄安探望劉戴維,陪他加班,看到他不但出色完成新區值班任務,還繼續堅持原單位的研究課題;10月5日至6日,因為想念兒子,父母來雄安陪劉戴維值班,給他做飯。
按照計劃,劉戴維是想帶家人到雄安綠博園或白洋澱轉一圈,讓家人真實感受規劃藍圖下的藍綠交織,享受下澱泊風光的美好。
然而,由於工作忙,劉戴維把陪家人轉一轉的事延期了。孰曾想,這一推竟成了無期。
劉戴維的父母說,過一段時間,他們會再來雄安好好看一看,尋找劉戴維的奉獻印記,幫孩子實現最後的願望,有一群和劉戴維一樣充滿理想的夥伴,雄安一定能建設好!
有幸在「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奉獻青春,也是一種榮耀;讓生命綻放在最美的時刻,也是一種燦爛。這是劉戴維父母痛心之餘,倍感欣慰的事。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建設現場。曹國廠/攝
沿著劉戴維走過的足跡,容東片區、雄安高鐵站等地塔吊林立、熱火朝天,雄安畫卷正徐徐鋪展。機器的轟鳴聲似乎在向人們訴說:劉戴維奉獻的青春和生命,是對所有雄安建設者和一個時代一項偉大事業的謳歌,必將鼓舞和激勵一代代雄安人建設這座千年之城,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無私奉獻。(郭東、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