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3》劇情反思:兩難取其輕下的道德抉擇

2021-01-18 騰訊網

前言:那一夜,我也曾夢見凱爾莫罕的凜冽風雪。

最近閒著沒事,抱著手柄又通了一遍《巫師3:狂獵》的劇情。與此前多個周目不同的是,這次遊戲將體驗核心放在了DLC《血與酒》上。因身處特殊情景裡,遂對《血與酒》的劇情以及整個《巫師3》劇情的體會越發深刻。本文將會對《巫師3》劇情的一個小小探討,即便此前你只聞《巫師3》大名,即便你從未真正遊戲其中。這篇文章,都保證你能找到《巫師3》劇情設計裡的核心內容。

為方便閱讀,筆者製作了一張思維導圖,而後根據思維導圖逐漸分解。

緣起

《巫師3》,絕對是家喻戶曉的遊戲產品,它的聲譽不亞於全民向遊戲《魂鬥羅》。本體《巫師3:狂獵》於2015初登PC平臺,即因出色的遊戲演繹,拿下了TGA、IGN等多家權威媒體的最佳遊戲獎。

2016年,《巫師3》首個DLC《血與酒》正式發售,並於同年摘下TGA 2016最佳遊戲的桂冠。

而縱觀整個TGA歷史,《巫師3》還是首個以DLC拿下最佳遊戲的產品。

筆者也是在這一年,無意間看到《巫師3》憑藉DLC輕取最佳遊戲的新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正式開啟了北方領域的冒險。

2016年至2020年,我的冒險已歷四年。

當下回望《巫師3:狂獵》,已不能簡單冠以遊戲之名。因為在核心玩家心中,這個虛構的奇幻世界,早已有了生命。有那麼一瞬我甚至覺得那些NPC,都鮮活飽滿的活在這個世界中。而讓這個世界存活的關鍵,就在於開發商CD PR對於遊戲內角色細緻入微的刻畫,以及「兩難取其輕」式的劇情演繹。而這,也是我通關遊戲後最深的感悟。

兩難取其輕

先說兩難取其輕的設計,該設計主要體現在《巫師3》劇情抉擇上,通過劇情線上若干支線選擇,增加玩家對於遊戲人物命運的參與度。而這些「若干支線選擇」,多是不利於人物,或對角色有所傷害的不完美抉擇。

通過這些不利抉擇,《巫師3》的劇情呈現出一種兩難的道德困境。

以生活為例,一個老太太倒在馬路旁。多年來的品德教育要求我們應該去扶一把,最起碼要過去看一看。但現實卻也告訴我們,應該躲得遠遠的省的惹禍上身。這兩個選擇,不管選擇哪個,都需承受一定的後果。若上前查看,就需做好可能被訛詐的準備。若選擇遠遠躲開,就需接受道德的拷問。

諸如此類的選擇困境在《巫師3》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血與酒》整個DLC所上演的故事,都以此構架。這也與古希臘劇作家對藝術創作的思考存在著天然耦合,即:永恆的悲劇,才能打動人心。

血與酒DLC中沒有絕對的反面角色,他們大多是介於「黑白」中的「灰色人」。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事邏輯,當玩家將自己帶入任何一個角色,都能夠產生某種共情,覺得某些事非做不可。即便是最後屠戮陶森特的狄拉夫,也僅是由愛生恨。

如果用一句話將《血與酒》主線劇情串聯起來,就是「渣女利用純情吸血鬼復仇的故事。」

在這句話裡,部分玩家可能會憎恨渣女席安娜,但席安娜人生的悲劇源於一句虛幻的預言。無論是心裡距離還是物理距離,她都被自己的家人拋棄。

而當一部分玩家開始同情被騙的吸血鬼狄拉夫,那他因愛生恨屠戮民眾的行為,值得被同情嗎?

這就是筆者前言「灰色人」的例證,沒人絕對黑,也沒人絕對的白。

上帝視角

當每個角色都有了一套自己「必須行之」的邏輯,玩家就會在這個邏輯與自我價值中左右搖擺。需要注意的是,玩家此時扮演的是傑洛特,他的每個選擇都推動人物最終命運的形成。而這些選擇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現實玩家,且以上帝視角親歷並冷眼旁觀著一切。

玩家做選擇時,一面要以自己的邏輯思考問題,此時用到了親歷者的視角。另一面又要站在對立面,以對手的邏輯去審視整個故事,此時切換到了上帝視角。在視角與角色的頻繁轉換中,你很快就會發現,無論怎麼選擇,《巫師3》都不會存在完美結局。

進退兩難

開發商通過此類令人糾結的選擇,給予了每個故事悲戚的色彩。從開篇的血腥男爵,到結局的葉奈法與特莉絲之選,《巫師3》營造了一個完整且艱難的選擇鏈條。

而縱觀整個《巫師3》主線劇情,我們無論做都無法擺脫做選擇題——而這些選擇題所構築的道德困境,也讓玩家陷入到進退兩難的境地。而那句著名的「兩難取其輕」,也不過是犧牲個體,以換取多數人利益。

但這樣做,是正確的嗎?

個體與群體,這永遠是一道沒有完美答案的終極難題。或許有一天人類拋棄了情感,丟下了共情,這道難題也就有了答案。

相關焦點

  • 國產遊戲也能媲美《巫師3》!《新神魔大陸》這劇情絕了!
    在許多玩家心中,《巫師3》這款遊戲絕對稱得上是近幾年的最佳遊戲,它的厲害不在於有什麼強大遊戲引擎支持的戰鬥系統,也不是大家經常玩梗的昆特牌,而是在於它宏大而又精緻的遊戲劇情,讓每一個玩過的玩家都能夠找到代入感,真正地沉浸其中。
  • 《巫師 3:狂獵》深度解讀 傳奇狩魔獵人的最終冒險 劇情走向由玩家抉擇
    而在遊戲豐富的任務中,玩家將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抉擇,劇情發展會依據玩家所選擇的對話選項或採取的行動產生變化。  最新作《巫師 3:狂獵》帶來了更細膩優美的場景、更流暢刺激的戰鬥,以及廣袤遼闊到令人驚嘆的無接縫開放式地圖,讓玩家在此展開更壯闊的冒險。
  • 《旁觀者2》比起做道德抉擇,我更想在遊戲裡救所有人
    比起做道德抉擇,我更想在遊戲裡救所有人【1】「終於全都得救了。」在通關Warm Lamp(暖燈)工作室的新作《Beholder 2》後,我坐在椅子前長舒了一口氣。由於這次有國內的東品遊戲參與發行,《Beholder 2》的文本翻譯比前作好了很多,至少沒之前那麼重的機翻痕跡了。
  • 道德發展理論——皮亞傑對偶故事法和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故事
    在試圖取果醬時,他碰倒了1個杯子,結果杯子倒下來打碎了。皮亞傑對每個對偶故事都提兩個問題:(1)這兩個小孩是否感到同樣內疚?(2)這兩個孩子哪個更不好?為什麼?通過被試兒童的反應,皮亞傑發現,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從早期的注重行為結果的評價向注重行為的動機發展的,其道德認知水平從「他律」向「自律」發展,並把兒童的品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自我中心階段。此階段大約出現在2~5歲以前。這時期兒童還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環境區別開來,而把外在環境看作是其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
  • 巫師3劇情優秀 巫師3新人上手
    《巫師3》不太像一個,怎麼說呢
  • 《愛情也包郵》愛的抉擇特輯 鄧家佳情陷兩難
    《愛情也包郵》愛的抉擇主題海報橫版   由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強視傳媒有限公司、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著名導演張博昱執導,周元、鄧家佳、喬振宇、穆婷婷領銜主演的新都市情感勵志劇《愛情也包郵》今日曝光「愛的抉擇」特輯和主題海報。
  • 《巫師 3:狂獵》:傳統敘事在開放世界中的水土不服
    所以我就表達我的觀點了:《巫師3:狂獵》是2015年實至名歸的年度遊戲,但在敘事層面上,開放世界塑造和主線劇情之間的內容配合和節奏控制不良,並且對系列主題的不夠忠實,削弱了該作品中系列的固有魅力。主線劇情和世界塑造忠於同一個主題,而且開放世界內容和主線劇情內容的比例恰當,兩者能相得益彰,有力地傳達作品主旨和保證玩家在遊戲中敘事體驗的一致和豐滿。那麼《巫師3》是怎麼做的呢?
  • 萬瑪才旦《氣球》曝人物海報 呈現人生兩難抉擇
    「信仰」「現實」「輪迴」「自由」「欲望」「抉擇」,幾大關鍵詞,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普通藏族家庭中三代人面臨的普遍人生困境,面對信仰與現實的兩難抉擇,每個人的心態獨白,既讓普通觀眾產生極強的代入感,更具深層的人文及哲學意蘊。《氣球》是萬瑪才旦作品系列中少有的聚焦藏族家庭群像及女性處境的電影,被不少影評人評價為是截止到目前萬瑪才旦最好的一部作品。
  • 怎樣才是優秀的道德抉擇遊戲?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款互動性聊勝於無的《請出示文件》用絕無僅有的方式將其內涵拉到了《我有一個夢想》的高度。在這篇文章中,我挑選了 5 個以「道德抉擇」為核心的優秀獨立遊戲,他們或許沒有順應時代的畫面與互動性,但確有擴寬了獨立遊戲的邊界,讓玩家通過遊戲探尋一層人性的現實意義。既然前文提到了《請出示文件》,我們就從《請出示文件》說起。
  • 玩家最愛給巫師3取哪些外號?打樁機都不算啥,每個都有真理
    玩家最愛給巫師3取哪些外號?,不僅劇情優秀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特色。首先,巫師3又名狂賭3或昆特牌3,因為巫師的每個人上到國王下到乞丐都有一個共同愛好那就是昆特牌。而打牌是需要籌碼的,傑洛特的老朋友卓爾坦就是賭字欠下了一屁股債。
  • 《當代電影》丨悖論敘事:電影倫理選擇的兩難境遇
    倫理悖論,是指我們對一個倫理問題採取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法時,其結論皆誤。它使我們陷入一種道德的兩難境地。有時,在看似完全合理的解決方案中,由於各自所依據的行為準則不同,對此採取的行為也不同,而其產生的最終結果儘管不同,也依然沒有所謂的正確可言。
  • 電影《留夏》今日催淚上映 留守人生面臨兩難抉擇!
    這部由上海嘉昱傳媒公司出品攝製、安徽星火影業獨家宣發的農村、兒童、情感、劇情題材的網絡大電影,已經在愛奇藝VIP獨播上映,影片從孩童的視角來看待農村的留守生活,內容質樸、輕鬆,卻更加強烈的反襯出劇中人物對生活的無奈與妥協
  • 《化妝,火葬》新海報 安聖基演繹道德情感兩難
    《化妝,火葬》新海報 安聖基演繹道德情感兩難 時間:2015.04.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巫師之昆特牌:王權的隕落》:「獵魔人」的世界又回來了
    遊戲的片頭動畫、過場動畫等均採用了與《巫師 3:狂獵(The Witcher 3: Wild Hunt)》(以下簡稱《巫師 3》)情節提要短片相近的風格化筆觸,這樣一種類似漫畫的片段確實簡約不簡單,有限的動態並不會妨礙到遊戲角色生動形象的刻畫,而這一特別的視覺風格在遊戲中別的部分同樣得到了延續,如人物立繪與關卡場景等。
  • 《巫師3》心理測試:通過巫師來猜測你喜歡遊戲的類型!
    巫師3本身是一個雜糅了各種不同遊戲類型元素的遊戲,其實很適合作為新玩家的入門之選。玩過巫師3之後,可以根據自己對巫師3的優點和缺點的體會,再去在相應的方向上拓展自己的遊戲經驗。雖然育碧的遊戲支線比較重複單調,主線劇情也很一般,但單就做大地圖風光來說,這倆遊戲可能比巫師3還要更勝一籌,戰鬥手感也明顯更好。如果喜歡的是巫師3裡面豐富的文本敘述,對看大段大段的對話完全不反感甚至覺得津津有味的話,推薦去試試一些更加硬核的西式RPG——也就是一般所說的CRPG。
  • 【遊俠導讀】《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 Wild Hunt)》的開發商...
    在接受Polygon的採訪時,CD Projekt RED的行政董事Adam Badowski解釋說道,就像所有好的結局一樣,《巫師3》的結局從一開始就由玩家的道德選擇而書寫,直至遊戲結束。   他們表示最安全的表述就是《巫師3》最終將有三種完全不同的遊戲結局。據他二人聲稱,這三種不同的結局只能由玩家玩通遊戲,作出不同的選擇才能實現。  Badowski說:「《巫師3:狂獵》故事情節非常複雜。
  • 【安利】封神之作-《巫師3》
    ⊙《巫師3》全名《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 Wild Hunt)⊙ 類型:角色扮演類單機遊戲⊙ 發行時間:2015年5月19日⊙ 製作商CD Projekt RED⊙ 發行商WB Games(NA)、Spike Chunsoft(JP)⊙  《巫師》系列遊戲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前言        細膩的畫面,流暢的打鬥,抓人的劇情,極強的代入感,這些都不足以形容《巫師3》這作遊戲的驚豔。
  • 除了來盤昆特牌,我們還能聊聊巫師3的劇情製作流程
    接下來,咱們就通過《巫師3》的遊戲劇情任務製作訪談來聊一下目前RPG遊戲的非線性劇情製作流程。以下關於巫師3的劇情任務資料均來源於澳大利亞PAX論壇《巫師3》首席任務設計師Mateusz Tomaszkiewicz的主題演講。
  • 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 Wild Hunt)
    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 Wild Hunt
  • 是否需要在遊戲中遵守道德?從交互模式來看虛擬世界中的電車難題
    遊戲中所謂的道德情景多是來源於玩家與交互對象之間的互動而來,例如在網遊中涉及到的虛擬交易,玩家雙方都在此扮演著「虛擬角色」與「現實角色」雙重身份,此時有必要帶入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標準。拿經典的童年FC遊戲《赤色要塞》來說,遊戲中每處地方都會有一些陷入敵陣營的俘虜,他們嗷嗷呼救,毫無任何反擊能力,如果玩家將其救下可提高通關的sc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