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防火章節歷年考試分值佔比
地鐵防火需要掌握地鐵的火災危險性及其特點,熟悉地下站臺與地上站臺防火區分的不同劃分;地鐵內人員安全疏散;地鐵內不同區域的防煙排煙類型、裝修材料、應急照明等相關規範要求。
一、耐火等級和防火隔離
耐火等級應為一級的建築
1、地下車站及其出入口通道、風道
2、地下車間、聯絡通道、區間風井及風道
3、地下停車庫、列檢庫、停車列檢庫、運用庫、聯合檢修庫及其他檢修用房
4、控制中心
5、主變電所
6、易燃物品庫、油漆庫
防火隔離
1、車站(車輛基地)控制室(含防災報警設備室)、變電所、配電室、通信及信號機房、固定滅火裝置設備室、消防水泵房、廢水泵房、通風機房、環控電控室、站臺門控制室、蓄電池室等火災時需運作的房間,應分別獨立設置、並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防火隔牆和耐火極限不低於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分分隔
2、車站內的商鋪設置及其他地下商業等非地鐵功能場所相鄰的車站,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站臺層、站廳付費區、站廳非付費區的乘客疏散區以及用於乘客疏散的通道內,嚴禁設置商鋪和非地鐵運營用房
② 在站廳非付費區的乘客疏散區外設置的商鋪,不得經營和儲存甲、乙類火災危險性商品,不得儲存可燃性液體類商品
③ 每個站廳商鋪總建築面積≤100㎡,單處商鋪建築面積≤30㎡。商鋪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防火隔牆或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的防火捲簾與其他部分分隔,商鋪內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滅火系統
二、防火分區
地下車站
1、站臺和站廳公共區可劃分為同一個防火分區,站廳公共區的建築面積不宜大於5000㎡
2、站廳設備管理區應與站廳、站臺公共區劃分為不同防火分區,設備管理區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1500㎡。消防水泵房、汙水廢水泵房、廁所盥洗、茶水間、清掃房等建築面積可不計入所在防火分區建築面積內
地上車站
1、站廳公共區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宜大於50000㎡
2、站廳設備管理區應與站臺、站廳公共區劃分為不同防火分區,設備管理區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2500㎡;對於建築高度大於24m的高架車站,其設備管理區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1500㎡
三、安全疏散
1、一列進站列車所載乘客及站臺候車乘客能在4分鐘內全部撤離站臺,並在6分鐘內全部疏散至站廳公共區或其他安全區域
2、每個站廳公共區應至少設置2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且相鄰的兩個安全出口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m。換乘車站共用一個站廳公共區時,所設置安全出口應按每條線不少於2個進行設置
3、站廳公共區和站臺計算長度內任一點到疏散通道口和疏散樓梯口或用於疏散的自動扶梯口的最大疏散距離≤50m
4、站廳公共區與商業等非地鐵功能場所的安全出口應各自設置。兩者間連通口和上、下聯繫樓梯或扶梯不得作為相互間安全出口
5、電梯、豎井爬梯、消防專用通道以及管理區的樓梯不得用作乘客的安全疏散設施
6、地下換乘車站的換乘通道、換乘梯不得用作乘客的安全疏散設施
四、裝修
五、疏散指示和標誌
六、防煙排煙系統
應設置排煙設施場所
1、地下或封閉車站的站廳、站臺公共區
2、連續長度大於一列列車長度的地下區間和全封閉車道
3、同一防火分區內總建築面積大於200㎡的地下車站設備管理區,地下單個建築面積大於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房間
4、車站設備管理區內長度大於20m的內走道,長度大於60m地下換乘通道、連接通道和出入口通道
防煙分區
1. 站廳公共區和設備管理區應採用擋煙垂壁或建築結構劃分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
2. 站廳公共區內每個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2000㎡,設備管理區內每個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750㎡。
3. 擋煙垂壁或劃分防煙分區的建築結構應為不燃材料且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50h,凸出頂棚或封閉吊頂不應小於0.5m。擋煙垂壁的下緣至地面、樓梯或扶梯踏步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2.3m。
設置要求
1. 採用自然排煙的車站,外牆上方或頂蓋上可開啟排煙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所在場所地面面積的2%,且區域內任一點至最近自然排煙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30m。
2. 機械排煙系統中防煙分區內任一點至最近排煙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30m,當室內淨高大於6m時,該距離可增加至37.5m;
3. 排煙口底邊距檔煙垂壁下沿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0.5m,水平距離安全出口不應小於0.3m;
4. 地下車站的排煙風機在280℃時應能連續工作不小於1.0h;
5. 地下區間的排煙風機的運轉時間不應小於區間乘客疏散所需的最長時間,且在280℃時應能連續工作不小於1.0h。
6. 地上車站和控制中心及其他附屬建築的排煙風機在280℃時應能連續工作不小於0.5h。
7. 用於防煙與排煙的管道、風口與閥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風口與閥門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
(2) 排煙管道不應穿越前室或樓梯間,必須穿越時,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2.00h。
附:案例分析必考消防設施檢測方法一室內消火栓系統檢測方法
1、選擇最不利處消火栓,連接壓力表及悶蓋,開啟消火栓,測量栓口靜水壓力
2、連接水袋、水槍,啟動消防水泵,查看消防泵啟動和信號顯示,測量栓口靜水壓力
3、按設計出水量開啟消火栓,測量最不利處消火栓出水壓力
4、系統恢復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