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我國璀璨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的瑰寶。每個人都會默寫背誦其中幾首,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是我們在讀詩詞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原本那些名句我們只會吟誦,一旦被問及出處,或者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麼,我們卻不得而知。
譬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若問出處在哪卻是鮮為人知,其實這句話來自清朝黃景仁的《雜感》,裡面有一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再比如我們常說的「偷得浮生半日閒」,卻不知此詩出自唐代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最後兩句是「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還有我們通常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是出自元稹的《遣悲懷》,其中最後兩句是「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詩,裡面有句話非常有名,那就是「多情自古空餘恨」,此句一出,可以說很多人早就有所耳聞,尤其是港版的《西遊記》中,豬八戒經常說的一句話「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事實上,「此恨綿綿無絕期」這句話是從白居易的《長恨歌》裡拼湊而來的,原文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那麼這句「多情自古空餘恨」出處到底在哪裡呢?下一句又是什麼呢,一直是鮮為人知。我們從清代文人史清溪所作的一首詩中就可得知答案,詩云:
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香巢乍結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不為別離腸已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感情越是投入的多,最後就越會留下遺憾,就像是做了一場好夢,但是經常容易被吵醒一樣。很顯然,這是愛情的悲涼感慨,也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喟嘆,其實這首詩一開始只有前兩句,也就是那句千古名句。
可是名句到了清代魏子安的手中,又在其後面添了六句話,並且在《花月痕》小說中的第十五回中,由女主角送給男主角的一首詩。縱觀整首詩,處處充滿著悲涼的意味,後一句的拈花難解還有飛絮飄零,無不暗示著無依無靠的悽苦愛情。詩中的第五句和第六句,詩人用鴛鴦和翡翠屏做比喻,因映射著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可是最後兩句又用了「斷腸」和「淚溼青衫」之語,說明這場愛情故事最後以悲劇的方式謝幕。
歷史上有關史清溪的記載少之又少,但是有時候因為一首詩或者一句話,被人永遠懷念的人和事也不在少數。正如宋代的潘大臨,曾寫詩無數,但讓他千古留名的只是一句話「滿城風雨近重陽」;還有唐朝詩人劉希夷,他僅憑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也彪炳千古;還有唐代高蟾的那句「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也被載入了史冊。由此看來,史清溪的這句「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當和以上眾多才子一樣,一人一詩一句話,足以讓後人記起。
今日話題:這首詩的前兩句是千古名句,但你覺得這首詩後面續寫的好嗎?如果你有什麼獨到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們一起學習交流。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