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正青春:沐浴改革春風40年 祁東芳華盡綻放

2021-01-16 中國衡陽新聞網站

中國網訊 記者王倩雯報導 加大教育投入、重視產業扶貧、主抓重點項目、推動經濟發展......40年來,在改革開放政策的引導下,祁東縣搶抓有利機遇,主抓經濟發展,全縣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2017年,在全縣上下多年的齊心奮鬥下,祁東縣順利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站上了新的發展制高點;交通網絡的延伸、高鐵站的修建,將更多會經商、會讀書的祁東人送往全國各地。可以說,這40年是祁東人民,同心同德、砥礪奮進的40年;也是祁東縣城銳意改革、日新月異的40年。

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質量

9月21日上午,祁東縣洪橋鎮第六小學內書聲琅琅,在多功能教室裡,孩子們正津津有味的與老師學習手工課,看著這樣現代化、素質化的教學景象,大家怎麼都無法聯想到,早在2007年以前的洪橋鎮第六小學,是一個只有一棟民房,全校學生不足40人的鄉村小學。

王成鋼已經在洪橋鎮第六小學教了近20年的書,細數起這些年來學校的發展變化,王成鋼感慨萬千:「以前學校條件差,位置比較偏僻,師資力量不夠,導致生源萎縮,人數最少時,全校上學的只有27人。2007年趁著祁東縣委、縣政府重視教育發展,加大教育投入的東風,學校整體搬遷;不僅購入了多媒體等先進的基礎設施,還修建了一棟教學樓、一棟綜合樓和一個有著塑膠跑道的大型操場,學生也從過去不足40人,發展到現在的1008人。」

再窮不能窮教育。在祁東,最好的建築是學校。祁東財政基礎薄弱,但縣委、縣政府在教育發展上捨得花「真金白銀」。近年來,在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預算安排時,全縣總是把教育據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優先安排。切實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克服財政困難的巨大壓力,認真落實教育投入「兩個比例、三個增長」的要求,多渠道籌措資金,為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洪橋鎮第六小學翻天覆地的變化,是祁東縣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一個縮影。從洪橋鎮第六小學一路向南來到衡陽師範學院祁東附屬中學,你一定會被學校整齊有序的布局,功能齊全的陳設和別具匠心的綠化所震撼。這所佔地380畝、能容納6000名學生,是目前衡陽市規模最大、設施最好、環境最佳的完全中學。

據統計,近十年,祁東縣共投入學校建設資金近30億元,全縣中小學辦學條件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祁東縣共投入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建設資金5億元,改造總面積47萬平方米,新建教師周轉宿舍1300套;共投入資金2億元,用於添置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圖書和教育信息化相關設施設備。使全縣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著力優化教師隊伍,全力保障公平教育,力爭把教育辦到人民群眾心坎上。

發展產業扶貧,持續「造血」致富

在風石堰鎮紫衝村的中秋酥脆棗基地,大片的脆棗綴滿枝頭。與黃花菜並成為祁東「兩寶」的祁東酥脆棗,是湖南新豐果業有限公司歷經十餘年科技攻關選育出來的南方高檔鮮棗新品種。

「5000塊錢一畝是最低工資保障,如果我們質量好產量還高,錢就還會有多,保守估計今年我可以拿到一萬多塊一畝,我準備流轉5畝,屆時,年收入大概可以達到7、8萬。」今年64歲的肖中秋,是祁東縣馬杜橋鄉延塘村的村民,現在的他一邊在基地打工,一邊跟著技術員學習種植技術,明年他準備在老家馬杜橋鄉延塘村流轉土地,自己幹,希望能夠靠著酥脆棗,實現致富夢。

湖南新豐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建新向記者介紹,酥脆棗是祁東兩個地理標誌產品之一,近年來,通過新豐果業的帶動,當前全縣共種植棗樹6.5萬畝,其中酥脆棗有2萬畝,祁東縣財政為每名貧困戶投入2000元的專項幫扶資金,委託新豐果業進行產業扶貧,貧困戶每人每年可分紅150元,三年到期後公司返還貧困戶2000元幫扶資金。更直接的幫扶方式是,貧困戶通過承包可以拿到每年不少於5000元一畝的勞務收入,同時學到種植技術,為下一步增收致富打下基礎。

目前,酥脆棗在祁東縣的種植面積達2萬畝,年產值達2億元,種棗專業戶1041餘戶。酥脆棗業種植專業合作社13個,遍布全縣24個鄉鎮(街道辦)和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處,涉及到120個村,1440個小組,7660個農戶,3萬餘人,共投入資金4.8億元(其中縣財政投入達1億元,群眾自籌3.8億元),每年可產鮮果1.3萬噸以上。

直至2017年,祁東完成農業總產值102.57億元。落實糧食作物總播面積122萬畝,糧食總產量48萬噸,實現「十四連增」。大力實施「五個十萬」產業發展戰略,截至2017年底,全縣種植黃花菜16.5萬畝、油茶13.6萬畝、棗樹6.5萬畝、商品果蔬11.3萬畝、中藥材2.8萬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34個,省部級農業生產基地12個,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化基地總面積近30萬畝。「祁東黃花菜」「祁東酥脆棗」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祁東黃花菜獲評「全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生豬調出大縣、農機技術推廣示範縣等殊榮,先後成功創建省級和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近年來,祁東縣充分發揮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圍繞「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模式,採取「委託幫扶、股份合作、直接幫扶」等方式,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戶對接,讓貧困戶脫貧有希望,致富有門路。2017年,全縣累計脫貧人口95172人,5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成功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

建設重點項目,助推經濟騰飛 在祁東縣歸陽工業園,臺商工業、新材料、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四個領域的工業企業蓬勃發展。以富生鋼構為代表的新引進企業去年投產以來,已經向年生產能力20萬噸的目標穩步邁進,用於高層建築領域的重鋼產品也著手新的市場發展和延伸。尚鑫材料等老企業也紛紛追加投資,擴大產能搶佔市場先機,祁東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繁花似錦的新氣象。

近年來,以歸陽工業園為代表的縣重點項目正在以突飛猛進之勢,帶領著祁東經濟、交通飛速發展。改革開放40周年來,祁東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為要、實幹為先」的理念,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堅持不懈抓項目、跑項目、上項目,譜寫了一曲以項目建設增強發展支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動人詩篇。2007—2017年全縣重點項目共1269個,項目總投資2611.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0.35億元。2016年項目建設進度全市排名第一,2017年被評為衡陽市重點工程建設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目前,祁東工業形成了「一區兩園」(即:玉泉新區、歸陽工業園、雲鶴工業園)。高品位、高標準建設裝備機械製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加現代物流的「3+1」產業園區,成為拉動縣城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五年,全縣累計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38.13億元,年均增長9.04%。

教育扶貧、產業扶貧、交通延伸、工業發展,經濟騰飛!40年來,在各方各面齊頭發展下,祁東縣財政實力得以不斷壯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基礎。財政收入由1985年的2325萬元,到1993年財政收入過億元,2011年過5億,2015年突破10億,2017年實現11.48億元,是1985年的49.4倍。農民人均可用純收入由1985年的341元增長到2017年的13005元,足足增長38.1倍,年均增長12.1%。

沐浴著改革春風,祁東人民上下一心,開拓進取,今日之祁東,既有祁東人「會讀書、會當兵、會經商」的人文優勢,又有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既有綠水青山、環境優雅的資源優勢,又有城鄉一體、園區統籌的發展優勢,還有「五個十萬」的特色農業和歸陽工業園蓬勃發展的產業優勢。這些優勢,不僅體現了這些年來祁東縣政府「改革創新、發展為民」的執政理念,也印證出「吃的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祁東人民不畏艱苦,敢為人先的精神面貌。

相關焦點

  • 魅力滿園風華盛——直擊璀璨起航的衡陽師範學院祁東附屬中學
    地處衡陽西南部、湘江中遊北岸的祁東縣,亦正以教育強縣的昂揚之姿,記載著堅定而鏗鏘的教育腳步,傳承著堅韌而執著的教育精神,展示著靈動而無窮的教育智慧,並不時吹響了改革創新的衝鋒號。 古往今來,祁東縣一直以「三會」——會讀書、會經商、會當兵而自豪。其中,「會讀書」讓該縣人才輩出。三國蜀相蔣琬、明清重臣寧良、陳薦、陳大受等,皆誕生於此。
  • 流動的光陰衝不淡 記憶的聲音——「我家40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是青春的少男少女慢慢地有了皺紋,鬢角生出華發;  是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生活每天都有幸福的變化;  是我們的家越來越和美,我們的國越來越強大;  是一個個美好的故事,這些故事都關於我家。   這個叫「改革開放40年」的故事,每個中國人都是領銜主演,它是續集永遠更好看、精彩到無法劇透的鴻篇巨製,也是流動的光陰衝不淡的動人故事。
  • 合集|三月春光到衡陽,百花爭豔!全市最全賞花攻略,你值得擁有!
    地址:祁東官家嘴鎮竹塘村面積:180畝成片桃林花期:3月中旬到4月中旬附近景點:祁東沙井灣古民居、祁東歸陽古鎮、小九寨溝等美食:祁東橙子糖、祁東叫花雞、祁東酥脆棗或單株獨影,挽著沉醉的春風,飄逸若仙;或相擁成叢,含著迷離的春光,粲然若煙。
  • 湖南衡陽市委書記鄧群策: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12月16日上午,湖南省衡陽市委書記鄧群策赴南華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為該校師生作了一堂深刻、生動的形勢政策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報告。鄧群策寄語廣大駐衡高校學子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的諄諄教誨,不忘追夢初心、扛牢時代使命,在完成「兩個一百年」宏偉藍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貢獻青春智慧、放飛青春夢想、綻放青春光彩。
  • 衡陽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唱出幸福的模樣!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衡陽祁東湖南首支留守兒童合唱團的故事。在排練舞臺劇的間隙,學校和指導老師們特意為孩子留出了一天時間,前往湖南科技大學參觀。衡陽祁東縣啟航學校在湖南成立了首個留守兒童合唱團。因為有了合唱團,留守兒童臉上的愁容消散了,由羞怯變得大方,還走進城市,看到了遠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最溫暖的愛,是對留守兒童心靈的關愛。在這裡,我們要為這所鄉村學校的負責人陳亮偉和湖南科技大學王育霖教授,這些「暖男」們點個大大的贊。
  • 衡陽迎來一所新高校,2022年9月招生
    昨天,12月23日,衡陽物流管理職業學院項目奠基式在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衡緣物流園舉行。衡陽物流管理職業學院項目的開工建設,標誌著衡陽市將迎來一所新的高校。衡陽物流管理職業學院項目投資主體為四川希望教育產業集團,投資規模達10億元,該項目佔地面積500畝,建築總面積26.7萬平方米。2022年1月建成一期校區。學院計劃在2022年9月招生開學,首批申請開設5個專業,招生1500人。計劃到2027年,學院開設專業達到15個,在校學生規模達到1萬人。
  • 【祁東發現】最香的香椿炒肉,你吃過沒?
    在祁東,香椿最簡單也最普遍的吃法,是與豬瘦肉同炒。摘一小把香椿芽,用清水洗淨,切成段焯水。香椿不僅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抑制多種致病菌的成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祁東發現】縣城這些路大變樣啦!春節堵車情況將極大緩解!【祁東發現】 成群白鷺在這裡棲息  超美~【祁東發現】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 黃花公園 即將盛裝綻放【祁東發現】小橋流水來相會,春暖花開去踏春【祁東發現】鋪子町桃花仙境  驚豔了整個春天【祁東發現】懸崖吊橋、越野山地車、網紅鞦韆…打卡網紅地!
  • 書寫下一個40年最贊的青春答卷——以青春的名義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40年,14600多天,分分秒秒、時時刻刻。   今時今日,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1978年,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徵程。
  • 祁東愛心專車接回湖北籍返工人員
    「衡陽,我們回來了!」歷時三天兩夜,往返1200多公裡,4月1日下午5點,一輛從黃石市返回的「返鄉返崗點對點服務車」順利到達衡陽,接回10名鄉親返鄉返崗。近日,衡陽市政府採取「點對點、一站式」運輸方式,迎接衡陽籍人員及近期赴衡務工人員直抵衡陽市,我縣對接湖北省黃石市的接返工作。
  • 達志科技與湘國投、祁東建投的深度合作
    達志科技在汽車工業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在2020年達志科技在原有的業務上面持續深耕同時,新的業務模式達志科技也正在探索中,為了尋求企業新的利潤點,達志將自己的主營業務繼續拓寬,正在發力新能源動力電池業務。
  • 湖南衡陽:40名「新時代衡陽好少年」受表彰
    7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舉行2020年未成年人「傳承紅色基因•童心向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暨「新時代衡陽好少年」現場發布會,來自衡陽各縣市區的40名青少年受到表彰。衡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霞出席活動。
  • 芳華盡處是滄桑
    原創 竹林飄雪 黃河詩戀 昨天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期芳華盡處是滄桑《芳華》伊始將時代背景聚焦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部隊文工團,在這個充滿青春活力的集體中,塑造出了性格迥異的人物群像。善良樸實,被大家稱為活雷鋒的劉峰;出身不好備受排擠,渴望融入集體的何小萍;明豔動人卻善於心計的林丁丁;極富同情心的蕭穗子;自恃高人一等的幹部子弟郝淑雯,都是尤為鮮活立體的形象,由此在浪漫色彩下所綻放的青春芳華,帶有一股濃濃青澀的味道。
  • 【芙蓉國裡盡朝暉】衡陽,情注民生暖人心
    芙蓉國裡盡朝暉·衡陽篇 船山故裡,美麗雁城。衡陽市是我國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非金屬之鄉」「魚米之鄉」「油茶之鄉」。其文化厚重、交通便捷、資源富足、風光秀麗、人才雲集。
  • 《芳華》看哭了三代人:善良和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美的東西
    劉峰和小萍去尋找16歲小戰士的墓碑也沒到…影片中的墓園是雲南省蒙自烈士陵園電影『芳華』中的他們經歷了這樣的20年: 1976年偉人逝世、四人幫粉碎、文革結束… 他們迎來新時代,樣板戲和綠軍裝不再流行,而鄧麗君和牛仔褲才是最新潮流。
  • 殘缺的身體如何綻放芳華?馮小剛用一部電影喚醒了一代人的青春
    背景定格在上世紀70年代那個充滿巨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時期、偉人去世、改革開放與越戰貫穿著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這一切也影響了省文工團一眾年青男女的青春年華。70年代,省文工團一片歌舞昇平,女生在整齊劃一的管弦樂與分隊長的一聲聲糾正吆喝中無憂無慮地排練著《草原女兵》。
  • 【唐彩教育】文化展現魅力 藝術綻放芳華
    凜冬已至  舊年將盡虎門智升  視聽盛宴以藝術之名用熱情點燃青春用創新放飛夢想以文化為韻用才華展現魅力2018年12月21日,第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如期而來,本次校園文化藝術節以「魅力智升,綻放芳華」為主題。 匯演開幕 ...
  • 電影《暴雪將至》的取景地原來在這,衡陽這些好風光再也藏不住了!
    電影在衡陽市的常寧市水口山、珠暉區中鋼衡重(原冶金廠)和祁東白地市實景拍攝,畫面中潮溼陰冷的氣候,破舊的街道和房屋,充滿著臘肉味和煙火氣的空氣,是真實的湘南小鎮的生活,也是衡陽老城區的味道。頭條君還想把衡陽其它值得去的地方也分享給大家~
  • 致青春:我故去的芳華
    #憶芳華#誰沒有金色生涯?誰沒有青春年華?青春,七彩的虹,五彩的霞,美麗與短暫同行。青春,燃燒的火, 澎湃的濤,激情與浪漫共舞。無論是歡笑還是憂傷,那是生命中綻放的奇葩。過來之人,青春已是昨天的故事。如一片片飄去的葉,鋪滿記憶的海;似一朵朵凋零的花,落滿心靈的灘。
  • 正器紫砂|葉水英《芳華》· 外柔內剛
    正器紫砂典藏 《芳華》所以,這幾年她一直在重新學習光素器,從最基礎的打泥片開始,就像回到了少年時期學徒的時候,遇到難點就向其他藝人請教,正是這種不懈追求、不斷豐富自己的態度,使得她的作品一直都在精進,可以說是後勁十足,潛力無限
  • 電影《照相師》12月12日將在全國院線上映 衡陽籍導演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改革開放40年的深情之歌12月4日,由衡陽籍全國著名導演張唯執導的首部聚焦特區家族企業變遷的情感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