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林,
地球上最魔幻地貌之一。
它既位於土耳其安納託利亞高原之上,
被稱為「精靈煙囪」;
也位於塞爾維亞南部拉丹山(Radan)中,
被稱為「魔鬼之城」;
更位於今天我們要說的地方——
中國雲南元謀:「塵土之森」。
撰文、攝影:於海童
「猙獰的土林仿佛活了過來。這是我拍攝星空經歷中最感恐懼的一次。」
夕陽暖光緩慢划過參差土林,沐光之處仿佛外星球地表。
在乾旱地區,鬆散的土壤巖石層經歷地質紀元年份的風蝕和水蝕,形成一系列奇特的地貌。在土耳其安納託利亞高原的卡帕多奇亞,它們被稱為「精靈煙囪」(Fairy Chimneys),是土耳其最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一。
土耳其「精靈煙囪」
圖源:kapadokyadayim.com
在我國西北部青海、新疆等地,風沙雕刻出的雅丹地貌,因為迷宮般的巨大面積和夜晚狂風嚎叫的聲音,被冠以「魔鬼城」的稱呼;無獨有偶,在塞爾維亞拉丹山,類似地貌也被冠以「魔鬼之城」的稱呼,足見東方西方對此奇特景觀有著出奇的同感;而在山西大同、雲南元謀和西藏扎達等地,這裡的侵蝕地貌呈現典型的柱狀、牆壁狀和溝壑,被稱為「土林」——塵土之森。
元謀土林,
是我國最典型的土林地貌之一。
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距離昆明約三小時車程,既有不錯的交通便利性,又能夠遠離大城市的光汙染,方便我們在這裡觀賞夜間的燦爛星空。
元謀主要的土林景區包括物茂土林、浪巴鋪土林、班果土林三個區域。
物茂土林,石柱叢生、廣袤雄奇,遊人穿行小徑之間被映襯得渺小如蟻。
物茂土林俯拍全景圖
浪巴鋪土林,以層疊的扇牆和城堡狀地貌為主。日落前的一場陣雨後,陽光在陰雲中逐漸露出,遠處的地平線上開始浮現出虹影,「彩虹之門」如結界般逐漸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緩緩張開。
(滑動下圖,查看元謀土林上空,「虹門」結界完全展開)
彩虹從北邊的根部一點點長成兩個半圓,
在頂部發展出多級衍射條紋,
在東方橫跨浪巴鋪土林,
大地此時已是一片蒼金。
畫面中間淡淡的軌跡是日落後衛星的反光,而偏右側密集的星軌,來自正於西南方落下的冬季銀河。
入夜,遠離城市燈光的野外夜空繁星密布,星軌划過土林的上空。
用長焦鏡頭遠眺地平線上的星跡。遠處點點紅光來自山脊上的風電場,而土林裡穿梭的紅白光軌,是和我一樣在星空下探索土林的人們。
恰逢正月初一無月夜,沒有任何月光照明,土林的剪影一片漆黑。我在尖塔的根部放置了一盞弱光燈,調整它的角度和色彩,直到土林的粗糙紋理和溫暖顏色在夜空中顯出。
浪巴鋪土林中的一幢小屋,八成是廢棄的影視布景。
我們把弱光燈選在屋簷下,星河下的光線陷入昏黃,仿佛把場景帶回了電氣化時代之前、遠離城鎮的一處野外驛站。我們就在這裡慢慢等待星河輪轉、夏季銀河到來。
在呼嘯而來的雲層中,壯麗的夏季銀河已經橫臥在地平線上,即將從土林上升起。
夏季銀河的天蠍座區域,紋理和色彩最美的「調色盤」在烏雲後時隱時現。
壯麗的夏季銀河已經高掛在木屋上空。
因為元謀地處我國低緯度,所以銀河中心的角度更高,看起來更明亮,露出地平線的豐富紋理也更多。肉眼無法捕捉相機長曝光記錄下的鮮豔色彩,但能夠看到銀河中大團大團的迷濛紋理,此種夜空之下也足以令人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在夏季銀河橫跨夜空之時,我走到白天早已選好的一處壯觀土林城堡腳下,拍攝了自己與銀河的合影。我在層疊的金字塔間調整著光線的角度,儘可能讓土林的層次最清晰、紋理最顯著。
當光線終於調整完畢,整個砂石城堡在燈光下顯露出張牙舞爪的全貌時,猙獰的土林仿佛活了過來。恰在此時,林中傳來陣陣大鳥的叫聲,一定是猛禽,餘音悽厲令人毛骨悚然。這是我拍攝星空經歷中最感恐懼的一次。
銀河繼續升高,即使是超廣角鏡頭也無法將銀河完全拍下,我開始使用多張拼接全景,銀河在魚眼透視下變成了從北至南的半圓形拱橋。
土林上的銀河拱橋。右側銀河中心明亮的白色亮星是木星,仿佛嵌入銀河的一顆閃閃明珠。
面對如此燦爛震撼的銀河,我換上更長的鏡頭,配合抵消地球自轉效應的赤道儀,對銀河中心進行了一次15分鐘的長曝光特寫。銀河中心漂亮的漣漪狀紋理,紅色星雲宛如在水波裂縫中時隱時現,蛇夫座ρ星雲則仿佛一條通向無盡世界的暗河。
一夜未眠,黎明將至。
銀河仍然在夜空中高懸,
但天空的底色已經逐漸由漆黑變成深藍。
摘星人們終於可以收拾器材,
結束這無比恐怖卻無比震撼的一夜,
心滿意足頭枕星光入眠。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