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海縣委宣傳部、《兒童文學》雜誌社、江蘇教育報刊總社等聯合舉辦,江蘇教育頻道特別支持的第二屆朱自清小荷文學獎評選啟動儀式暨"自清文化進校園"活動12月23日在東海縣朱自清中學舉行。
2021年2月底前截稿 體裁不限
朱自清出生於連雲港市東海縣,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和民主戰士。他一生甘守清貧,寫出了《背影》《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綠》《荷塘月色》等膾炙人口的佳作。第二屆朱自清小荷文學獎評選徵稿啟動以來,得到了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熱情參與。截至目前,已收到來自北京、江蘇、廣東等16個省、市、自治區青少年的參評作品3129篇(首)。體裁廣泛、內容豐富。
「我看了其中一些作品思想健康向上、內容鮮活生動、行文措詞也比較規範。」朱自清的嫡孫 、朱自清小荷文學獎組委會委員朱小濤說,「寫作不光講究寫作技巧,也是精神世界認知和建設的過程,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閱讀、寫作,讓他們感受到文學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目前,徵文活動仍在火熱進行中,全國22周歲以下的文學愛好者,2021年2月底前可繼續投稿,內容要求健康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裁不限。(投稿郵箱:xiaohewenxue@163.com)
東海:傳承朱自清精神 弘揚立德樹人
2018年,在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東海縣為了紀念一代文豪,牽頭設立"朱自清小荷文學獎",並掛牌成立朱自清中學,發揮文學在立德樹人中的獨特作用。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班會課上,學生深情朗誦朱自清的《背影》。
這堂課的主題是爭做自清少年。通過品讀朱自清文章,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學習朱自清忠誠愛國、竭誠敬業、真誠待人、篤誠守信的自清精神和高尚品格。
「從朱自清寫父親的那篇背影上,可以看出朱自清是一個很懂得感恩的人。」 東海縣朱自清中學學生馮子嫣說。
「朱自清晚年時候不願意接受美軍的糧食,在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愛國的品質。」學生石宇恆說。
通過班會課、語文課、朗誦等活動,該校掀起學習朱自清文化的熱潮,除了課本上的篇目,每人都學習近十篇朱自清的文章。學校還將朱自清精神融入'八禮四儀'等活動,貫穿學生生涯教育。「以朱自清美好少年來要求自己,爭做少年先鋒,通過一個舉動讓學生覺得很自豪、驕傲。」 學校副校長陸海生說,「既向朱自清學習,讀朱自清美文,學朱自清精神,同時還要繼承朱自清品格。」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建華 史斌燕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