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被淹了!著名的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在一場由風暴引發的洪災中再次被淹沒。周一的洪災使漲潮時水平面上升1.6米,這意味著77%的威尼斯處於水下。到周二,義大利威尼斯水位不斷攀升,最高已達1.87米。這是1966年洪水後,威尼斯遭遇的第二高水位,全市進入緊急狀態,遊客需在水深及膝的街道前行。
經過50多年的最高潮,義大利威尼斯的部分地區被淹沒在水下。根據潮汐監測中心的數據,水位達到1.87m(6英尺)。圖像顯示,威尼斯受到暴風雨襲擊,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完全被淹沒,人們在街上涉水。
其實,這不是威尼斯水城第一次淹,近十年來,威尼斯每年都會被水淹,少則幾次,多則淹十多次。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專家說威尼斯水城有完全被淹沒的可能。
聖馬克廣場(St Mark's Square)-該市最低的地區之一-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根據記錄,聖馬克大教堂在1200年中第六次被洪水淹沒。
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積水超過1米,聖馬可大教堂也慘遭水淹。管理員表示,教堂內部的破壞程度尚不清楚,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在2018年遭遇洪水時,一天時間內老化程度就加快了二十年。據悉,聖馬可大教堂在過去1200年間6次被淹,其中4次就發生在最近二十年裡。威尼斯市由義大利東北海岸附近一個瀉湖內的100多個島嶼組成。
威尼斯市長路易吉⋅布魯尼亞羅(Luigi Brugnaro)認為,這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結果。由於「景點修復成本會較高」,布魯尼亞羅向義大利政府尋求援助。
兩人在佩萊斯特裡納島(Pellestrina)上喪生,該島是一條狹長的土地,將瀉湖與亞得裡亞海隔開。一名男子試圖在家中啟動泵時被電死,並在其他地方發現第二人死亡。
威尼斯市長布魯吉羅(Luigi Brugnaro)說,他將宣布災難狀態,並警告說洪水將「留下永久性的印記」。
他在推特上說:「情況非常嚴重。我們要求政府提供幫助。成本將會很高。這是氣候變化的結果。」
整個城市的人們都在洪水中跋涉。
許多企業受到影響。看到椅子和桌子漂浮在咖啡館和飯店外面。在商店裡,工人們也試圖將他們的動物從水中移開,以防止進一步損壞。
威尼斯沉沒了三輛水上巴士,但遊客仍盡其所能繼續觀光。
一對法國夫婦告訴法新社,在城市周圍易於洪水泛濫的地區放置的一些木製平臺被「翻倒」後,他們「有效地遊了起來」。
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開展一項保護城市免受洪水侵害的項目,但該項目受到了成本飛漲,醜聞和延誤的打擊。
該計劃旨在建造一些浮閘,以在漲潮時保護城市。
義大利周二遭受暴雨襲擊,預計未來幾天還將出現惡劣天氣。
原來是因為二戰後,為滿足發展需求,威尼斯人大量開採地下水,這種行為雖然後來被禁止,但惡果已不可挽回,致使整個城市在20年內下沉了30釐米。
而且全球變暖的趨勢,也加速了這座水城的毀滅,威尼斯目前正以每年兩毫米的速度下沉,以此推斷,一個世紀內,它將沉為水下天堂。
然而作為政府來說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年年被淹的問題,但是意呆梨人民的拖延症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威尼斯市長稱,「摩西」水利工程拖延完工造成了這一結果。
「摩西」計劃自1987年開始論證,2003年立項,原定在2011年投入使用,但工程連續經歷成本超支和工程貪汙,目前項目預定完工日期已拖延至2022年。
據報導,威尼斯市長布魯尼亞羅(Luigi Brugnaro)周一表示,在威尼斯瀉湖中設置的水利工程「摩西」可以防止洪水泛濫,但這個代號「摩西」的計劃卻因為成本超支和貪汙腐敗而拖延已久。布魯尼亞羅表示,他已經要求與義大利總理朱塞佩·孔戴(Giuseppe Conte)進行會談,以強調項目緊迫性。據稱,「摩西」可以阻擋超過1.1米的洪水,該級別洪水每年會發生四次。
威尼斯城建立在威尼斯瀉湖中一百多個島嶼上,但因為長久發展,威尼斯城在過去百年中已經下沉了約28cm。再加上全球暖化,南北極冰川溶解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威尼斯可能在數十年內面臨滅頂之災,到2050年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這個摩西計劃又是怎麼回事,小編在這裡給大家講解一下他的發展史。(出自維基百科)
1987年,義大利基礎設施和運輸部和威尼斯水務局成立的特許公司「Consorzio Venezia Nuova」開始實施保護威尼斯城和瀉湖的綜合計劃。
1988年-1992年,「摩西」計劃被命名前,一扇閘門就被放在利多灣入口處進行測試。
2003年1月,為了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威尼斯城,當時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啟動了「摩西」計劃(用典摩西開海拯救猶太人民),該計劃旨在修建活動水閘阻擋海潮以保護威尼斯。
據介紹,「摩西」計劃中,威尼斯瀉湖的三個入口處:「利多(Lido)」、「馬拉莫科(Malamocco)」和「基奧賈(Chioggia)」,將設置四座由78個活動模塊組成的閘門。每個混凝土模塊長度在18.5-29米,寬度均為20米,重約300噸。
在正常的潮汐條件下,閘門模塊將灌滿水並沉在水面下。潮水高於1.1米時,閘門模塊將灌入壓縮空氣,排空海水,陸續升起以此阻擋潮水進入瀉湖。
當78個模塊組成的四扇閘門全部升起時,威尼斯瀉湖將與亞德裡亞海隔絕,令威尼斯城不再受到洪水侵襲。
簡單來說如下圖
閘門模塊將被安放在水泥基座上,平時收入基座,需要時抬起
閘門模塊抬起時狀態,威尼斯瀉湖將和亞德裏海形成水位落差
整個項目也是一波三折。
拖延11年的計劃,貪腐超支接連不斷。據相關資料顯示,「摩西」計劃在2003年4月29日正式奠基,最初預計花費42億歐元,但今天項目預算已經升至55億歐元,比最初超支13億。完工時間也從2011年拖延到了2022年。
據報導,威尼斯政府發言人稱「幾乎沒有不被淹的街道」,「水上公交形同虛設,因為「下船站臺也被淹沒了」,而作為城市最低點的聖馬可廣場,自然也和今年一樣被完全淹沒。據當時報導稱,「摩西工程」預計在2011年完工,為了籌措資金,威尼斯政府還忍痛拍賣了13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古建築。
當時大洪水重新引發了人們對「摩西」計劃的討論,執政的義大利中左派政府備受指責,保守派批評威尼斯市政府沒有為洪水做好準備,市民們則抱怨當局預報不及時。當時威尼斯市長卡西亞裡稱,這項政府支持的計劃將會按時完工。
從圖片來看2008年到今天的聖馬可廣場沒有一點變化,但是距離摩西工程計劃完工已經又過了八年,從開工至今已經有十一年,那些旨在保護我們土地(尤其是氣候變化風險)的公共工程是基礎的,但是「摩西」計劃卻成了「不當之事(what should not be done)」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