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出東山,海風逐浪歡。7月27日,「中國東山島」全國攝影大展暨全國攝影名家採風活動在東山島正式啟動。
漳州市政府副市長吳衛紅,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鄧維,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中國攝影報》總編助理萬戈,東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劉兆民共同啟動開幕。
東山是中國十大美麗海島之首,這裡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擁有可以讓攝影師拍出精品的無敵海景。東山島有自然之美,擁有248平方公裡的蔥蘢大地,162公裡的多情岸線,10多個延綿的月牙海灣,66個星羅棋布的靜謐離島。東山島有人文之光,這裡是關帝文化走向世界的碼頭,是聖賢黃道周的出生地,是鄭成功、施琅收復臺灣的出徵地,更是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此次,東山將向全國攝影家、攝影愛好者拋出「橄欖枝」,打造其中一個離島成為管家式服務的「攝影小島」,為攝影師朋友們建造一個舒適的創作環境。
啟動當天,來自全國8個省市及漳州本地的100多位攝影家,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東山秀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風情。
主辦方介紹,採風活動舉辦至年底,將持續邀請組織全國各地的攝影名家深入東山島拍攝創作,並統一收集、評選、展出部分精品力作。
「中國東山島」全國攝影大展由中國攝影報社、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漳州市文聯、中共東山縣委、東山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共東山縣委宣傳部、東山縣文聯、漳州市攝影家協會、東山縣攝影家協會聯合承辦。
同時
漳州要打造「最佳影視外景地」了
7月27日
「漳州——最佳影視外景地」
專題新聞發布會
公布了這一消息
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場
漳州市文旅局局長林菁
市文旅局副局長曹明福
東山縣政府副縣長王朝玲
南靖縣政府黨組成員張清浪
漳州市文旅局局長林菁發布打造最佳影視外景地消息,系統介紹了相關情況。副局長曹明福、東山縣政府副縣長王朝玲、南靖縣政府黨組成員張清浪先後回答記者提問。來自新華網、經濟日報、中新社、福建日報、華人頭條、香港商報等媒體的20多位記者參加發布會。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主持發布會。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陳惠貞
記者現場提問
漳州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景區景點豐富,擁有打造成全國最佳影視外景地的自然優勢。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187部影視作品到漳州取景拍攝,漳州「天然影棚」魅力初現。接下來,漳州將從資源整合、宣傳推介、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拓展潛力等方面下功夫,推動文旅影視產業發展。
01 加快資源整合
對散布在全市各地的天然取景地資源進行篩選整合,全面打造全域「天然影棚」,重點推出「美麗海灣取景地」「綠水青山取景地」「特色建築取景地」「紅色經典取景地」等幾類「天然影棚」。
02 完善鏈條服務
深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影視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強影視產業招商引資工作;籌備成立漳州市文旅影視產業發展公司,對接影視劇組來漳州取景拍攝相關工作,充分實行市場化運作、公司化服務;同時,先行試點「聯盟式」發展,探索與文旅影視產業發展意願較強、條件較足的縣市區、影視企業籤定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做大做強文旅影視產業。
03 拓展影旅融合
推動影視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規劃推出「藍色誘惑」「綠色魅力」「閩南風情」「紅色經典」等現代影視之旅線路,保留一些大戲拍攝造景,納入影視之旅線路,吸引海內外遊客入景入戲。
連結
很多影視劇組心儀漳州
在漳州眾多取景地中,漳州古城、東山、南靖、漳州開發區等地,是目前較為頻繁的上鏡地,「天然影棚」魅力初現。
東山南門海堤
《西遊記》《左耳》劇照
作為全國十大美麗海島之首,東山以其獨特的天然海景和谷文昌紅色文化資源,吸引了不少影視劇組的目光。從20世紀70年代的《海霞》開始,至今已有《西遊記》《左耳》等60多部影視作品到東山取景拍攝,題材涉及廣泛。央視、衛視紀錄片及明星真人秀更讓東山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
南靖土樓
南靖雲水謠
電影《雲水謠》劇照
南靖獨特的世遺土樓建築景觀和閩南鄉村文化,吸引《雲水謠》、《土樓最美婚禮》、《該隱與亞伯》等多部影視劇取景拍攝,並策劃運作央視及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多檔綜藝節目。
電影《西虹市首富》劇照
漳州開發區有福建省最大的室內影視拍攝基地海峽兩岸影視製作(漳州)基地。《西虹市首富》《盜墓筆記3》《大鬧天宮》《決勝法庭》等電影、電視劇均到此棚內拍攝。
還有這些影視劇也在漳州取景哦
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中的重要場景微雨島便是龍海的鎮海角;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姚啟聖禁海的鏡頭,取自漳浦的六鰲古城;由吳京主演的《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將漳浦火山島作為解救人質的外景地;《青春無極限》和《婚內外》到火山島拍攝。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的土樓令人驚嘆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讓觀眾讚賞有加的土樓「真身」為平和繩武樓;電影《臺灣往事》《芳華裡》很多場景在漳州古城拍攝;由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奪冠》拍攝工作,在建成於1972年的漳州女排訓練基地內的女排訓練館啟動。
來源:閩南日報 記者 邱丹燕 韓靚 通訊員 殷琪/文
圖片來源:陳逸帆 饒超毅 遊斐淵 張旭 部分來源於網絡
編輯:趙露佳
審核:王葉青
監製:黃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