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潔發起「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 挑戰深海拍攝

2021-01-18 閩南網

  4月23日,「光之海洋·鯊魚——李光潔公益攝影展」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舉行,著名演員李光潔亮相開幕式。作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此次活動由李光潔發起,希望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生命來呼籲公眾保護海洋,保護鯊魚拒食魚翅,「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攝影展上,李光潔展出了多幅個人水下攝影代表作,此外攝影展還集結了兩岸三地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的多幅作品。

  發布會現場,李光潔分享了自己水下攝影的心得和感受,展出的5幅個人作品都是自己的心血之作。「水下攝影,不同於一般的攝影,遠離陸地,縱身跳入水下,這是一種特別珍貴的經歷,它能給我帶來自由。」當天在互動環節中,他還玩性大發,跟隨音樂與來自童翼藝術教育的小朋友們一起扭動跳起「鯊魚舞」。5位知名水下攝影師孟慶然、楠忘、Yorko Summer、K.Zhang、平凡的作品也同期展出。

  談到水下攝影的艱辛和樂趣,李光潔講述了自己第一次深入巴哈馬海底與鯊魚親密接觸的經歷,他還自曝曾遇潛流差點缺氧出事: 「水下攝影,要克服水壓、失重、寒冷、呼吸困難和心理上的恐懼,但當我和鯊魚親密接觸之後,我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它們。」 談到自己對吃魚翅的看法,李光潔調侃道:其實魚翅含鉛、汞量很高,吃魚翅並不能養生。「魚翅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完全不需靠請客吃魚翅來彰顯財力。」

  鯊魚是海洋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控制著中小魚類的數量,從而保障了珊瑚礁的健康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的總體平衡。由於人類對魚翅的需求,造成了世界範圍內對鯊魚的過度捕撈,導致每年超過7300萬條鯊魚被殺害。2016年,李光潔受野生救援之邀,前往巴哈馬和墨西哥的坎昆,一同拍攝保護鯊魚主題的公益廣告和紀錄片。不僅在沒有佩戴潛水設備的情況下,李光潔克服失重和水壓,挑戰了水下72分鐘的公益廣告拍攝,還通過紀錄片為觀眾揭開了鯊魚的神秘面紗。本次活動野生救援(WildAid)也作為獨家公益支持,現場播放了《與鯊共舞》紀錄片。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光之海洋公益攝影展」是喜天明星「生命益義」主題公益的首場活動,在每年4月23日,李光潔生日當天如期舉行,展覽為期1-2周。每年將變換主題,展出的攝影作品除了由李光潔本人拍攝外,還有部分作品由水下攝影大師拍攝。攝影展還會後續推出線上展覽、攝影集等,以便更多人通過這些作品關注到海洋世界,認識到海洋保護的重要性。此次公益攝影展由喜天影視和盛騰(北京)以及北京嘉裡中心聯合主辦,還得到了潛水機構PADI、ADEX的支持,該攝影展旨在通過影像作品的形式,向公眾展示海洋生命的美好,傳遞保護海洋的知識,喚起大家保護海洋的意識,並通過自身努力減少對海洋的汙染和破壞。

  此次活動也是生活嘉o創健計劃的組成部分,生活嘉o創健計劃(Livingreen)是由嘉裡建設集團的KerryOn社群平臺在北京嘉裡中心推出的活動系列,是一個全新的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好奇引領創意的活力社區。致力於打造核心商務區品質生活新地標,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社群活動平臺。生活嘉o創健計劃(Livingreen)將每月圍繞不同主題,不斷以環保文化展覽及沙龍、白領健身課程、周末健康食集等推動品質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原標題:李光潔發起光之海洋公益攝影展 與鯊魚共舞挑戰深海拍攝

責任編輯:陳輝達

相關焦點

  • 「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在京開幕
    4月23日,「光之海洋·鯊魚——李光潔公益攝影展」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李光潔發起,作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他希望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生命來呼籲公眾保護海洋,保護鯊魚拒食魚翅。
  • 當紅小生李光潔:告別恐婚,與小師妹走進婚姻
    李光潔的愛心和擔當,得到了粉絲和媒體的一致好評。李光潔是演技派男星,熱心海洋公益慈善,人品藝品俱佳。妻子隋雨蒙是他的小師妹,兩人是如何相識相戀的呢?為提升自己的環保技能,李光潔身體力行,自費赴泰國考取了高級潛水證。這些年,他一直擔任「保護鯊魚公益形象大使」、「海洋健康大使」,贏得了圈內外的高度讚譽。2017年4月26日,第十四屆中國慈善榜發布盛典在北京召開,李光潔光榮地當選為年度慈善明星。
  • 你不認識的李光潔:他是演員,也是攝影師,潛入海中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曾應邀參加了一項海洋動物保護活動,在沒有潛水服、沒有氧氣面罩等任何設備的情況下,在水底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公益廣告的拍攝,演繹了一場在水底的「飯局」,意在告訴人們:「如果你的飯局中有鯊魚,那麼你應該在海裡,而不是它們在碗裡。」拍攝公益廣告(右二為李光潔)在這次拍攝中,李光潔隨著拍攝團隊一起深入到了巴哈馬群島,在真實的海底進行拍攝。
  • 吳秀波和李光潔約你來看!野生救援《明星探索公益之旅》北京放映會
    《明星探索之旅》系列紀錄片共有足足5集,分別由劉歡、吳秀波、郎朗、江一燕和李光潔五位野生救援公益大使擔任主演。用跟蹤拍攝的手法,記錄下公益大使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的全過程。而且為了呈現野生動物最真實的生存狀態,明星們遠赴印度、非洲、夏威夷、巴哈馬群島和墨西哥等野生動物棲息地拍攝,歷時18個月製作完成。
  • 世界海洋日,來聊聊「海洋王者」吧
    人們很快就意識到,那些所謂極具危險性的鯊魚,其實在沒有誘餌的情況下並不會靠近人類。之前有關這種生物的傳聞都是錯誤的,鯊魚對捕食人類毫無興趣。時至今日,許多潛水者開始希望自己在潛水之旅中能與鯊魚相遇,並且能近距離地觀察和拍攝這些深海中令人震撼的捕食者。到目前為止,潛水者們已經在水下與各種各樣的鯊魚邂逅,人類辨識的鯊魚種類已經多達 500 餘種。
  • 《鯊魚周》又來了!
    日前,由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和Discovery探索頻道共同發起的「鯊魚來了」主題觀影會暨《鯊魚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 李光潔:和郝蕾離婚後,情陷隋雨蒙,戀情也曾因為恐婚遇波折
    郝蕾和鄧超是因為拍攝《少年天子》結緣的,二人當時郎才女貌,非常般配,但是因為個性問題,在相處中一直有不少問題,最終郝蕾拍攝的一部影片成了導火索,二人分手。隋雨蒙比李光潔小10歲,是個哈爾濱姑娘,在《琅琊榜》《歡樂頌》中都有不錯的表現,她不僅業務能力不錯,還熱心公益,一直堅持做公益。同年5月李光潔在演藝圈發起了「拒絕食用魚翅」的活動,隋雨蒙不僅籤字,還在公共場合大力規勸朋友,這些事情傳到了李光潔的耳裡,他心裡對這個女孩刮目相看。
  • 深海探秘——羅喬喬水下攝影展
    作為潛水教練的羅喬喬(LJ Qiao),對海洋生物的熱愛更是促成了她成為了一位水下攝影師,海洋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這片"藍色的毒癮"試過了就再也不能離開了,她說:"我所做的,只是用鏡頭去記錄它們罷了。"水下的環境複雜,會有壯麗的珊瑚礁,會有成群的海浪風暴,會有並不危險的鯊魚群,會有嬉戲玩耍的小孩,會有沉船會有飛機,會有洞穴會有遺蹟,會有各種各樣奇特且可愛的生命的存在。
  • 肖戰發起《光點》舞挑戰,並親自拍攝宣傳片
    楔子近日,肖戰在某平臺上發起了一項《光點》舞挑戰,並且還親自拍攝了宣傳片,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在拍攝的宣傳片中,肖戰親自出鏡,說,哈嘍,大家好,我是肖戰,我的新歌《光點》已經上線了,聽說朋友們特別有創意,期待你們的新玩法。
  • 是什麼讓這個美國人8年來一直在深海給鯊魚拍照?
    來自洛杉磯的攝影師 Michael Muller 為許多名人(包括為 Rihanna 的專輯Unapologetic拍攝封面照片等)、變異人以及超級英雄(《X 戰警:天啟》、《美國隊長 3 》等)拍攝過照片,然而過去十幾年內不斷挑戰他的卻並非好萊塢。自 2007 年以來,Muller 就一直堅持與鯊魚共舞,挑戰不同的拍攝光線。
  • 深海動物比海洋表層大嗎?科學家:小多了!
    動物志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為大家講解了海洋各水層的動物。從各大平臺的評論來看,還是沒有打消一些讀者的疑問。今天動物志又應邀回答了一個問題,轉過來與廣大讀者和粉絲共享。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大陸架水深通常在200米以內,只有上層,大陸坡部分有兩到三層,深淵層通常就是深海平原,而最底下的超深淵層只有海溝部分才有。深海的環境深海的環境非常惡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黑暗。只有海洋上層的光線才能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上層又叫光合作用層。中層的光線就不足以進行光合作用了,深層及以下完全沒有光。沒有光合作用,生態系統就從最底層的生產者斷了。
  • 劉巖在公益路上繼續「舞蹈」,「天使的微笑」攝影展回顧十年
    2011年起,舞蹈家劉巖發起了「天使的微笑」公益攝影展,以她名字命名的文藝專項基金開始資助孤殘兒童進行舞蹈美育課學習。即日起至9月20日,第七屆「天使的微笑」攝影展在北辰時代大廈30層展出,回顧十年公益路。
  • 一起「夜宿水族館」與鯊魚共眠,長風海洋世界新開館啦!
    ~大家期待許久的「夜宿水族館」活動終於來啦,一起去體驗夜晚海洋世界的奇妙魅力吧~Part1:海洋館奇妙夜,和鯊魚「共眠」這個夏天去長風海洋世界就能實現啦,這個「鯊魚長廊」就是「夜宿活動」睡覺的地方啦,半夜的時候,鯊魚會不會悄悄盯著你看呢…它們也會失眠嗎…
  • 遠古海洋霸主巨齒鯊並未完全消失,它們仍存活深海之中
    去年一部名叫《巨齒鯊》的電影曾火爆一時,影片中巨型鯊魚肆虐海洋之中,幾乎沒有對手儘管最終它依舊死在了「郭達·斯坦森」的手中。在生物學的檔案中,巨齒鯊這種海洋大型生物生存於遠古時代,早已經滅絕。不過仍有人堅持巨齒鯊並沒有徹底消失,只是潛伏在海洋深處。
  • 海洋紀錄片推薦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
    傳播海洋文化,共建海洋生態,海洋網推出《海洋紀錄片》欄目,為喜歡海洋熱愛海洋的人士,推薦那些精彩的海洋紀錄片。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海洋紀錄片是《向深海出發》又名: 海洋探秘 / 海洋。海底世界長久以來一直吸引著人們進行不斷的探索,有關海底奧秘的話題總是長久不衰。
  • 《鯊魚周》登陸中國 公益廣告「鯊魚來了」震撼亮相
    《鯊魚周》節目內容簡介*《流言終結者之鯊魚之謎》2016年標誌著Discovery探索頻道「鯊魚周」特別節目進入第28個年頭。為了以示慶祝,《流言終結者》將為觀眾盤點史上有關鯊魚的二十五大流言。但此次盤點的方式不同於以往,因為亞當和傑米想要來點新意,其中包含許多秘密片段、內部信息和幕後花絮。
  • 【Blue Friend】當「鯊魚●海洋」進入國際學校:南京潛水者之家鯊魚保育講座回顧
    當天下午4點,潛水者之家負責人孔兵,通過精心準備的課件及生動的視頻向同學們講解鯊魚與海洋的重要聯繫。課程通過三個部分來講解鯊魚保育的原因和措施。在座的學生們都對這個海洋的古老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對他們來說鯊魚只能通過電視和海洋館才能接觸到,但是他們都聽的很認真,他們明白未來人群的意識改變,需要靠年輕人來傳播,而他們就是其中的一員。人類是萬物之靈,應當懂得與自然界和平相處,與世界萬物共生共息。無論是為了鯊魚、海洋還是人類自身,保護鯊魚都刻不容緩。
  • 寶珀五十噚傾情呈現《怒海狂鯊》——2020年世界海洋日,與寶珀一起...
    與鯊共舞——人類最大膽的深海幻想!寶珀五十噚作為現代潛水腕錶之父,孕育了「心系海洋」全球公益事業;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寶珀發布「怒海狂鯊」紀錄短片,邀您親眼見證人類迄今為止觀察到最大規模鯊魚圍獵石斑魚的激烈現場。
  • 順應自然,敬畏海洋——《深海狂鯊3》看後有感
    近日看了國外電影《深海狂鯊3》,對這一觀點更加贊同。 首先說劇情吧:這部電影講的是人類出於某種目的改造了一種鯊魚——公牛鯊的基因,造成公牛鯊智商和殘暴性都成倍增長,特別是第二代升級版的三隻改良鯊魚,能輕易把以恐怖著稱的大白鯊當成食物,堪稱真正的海洋殺手,對海洋生態平衡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 鯊魚的奮鬥:海洋強勢物種修煉秘籍
    兩大原因讓鯊魚成為永遠在遊動的魚類,而自然界進化的規則無非是用進廢退,鯊魚在長期進化中形成了海洋魚類最強的身體素質,遊速快、韌勁強、不知疲倦,成為海洋霸主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2、「全身都是軟骨?但是,鯊魚恰恰與各種各樣體積微小、被稱作全頭類的「低等魚類」一樣,都是軟骨魚!問題來了,為什麼穩居食物鏈最上層的鯊魚,會以看似原始之無骨身軀存活下來?——這原本是進化落後的標誌。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問題可能問反了,存在即是合理,問題不應該是海洋掠食之王為什麼是軟骨,而是軟骨為什麼能讓鯊魚成為強大的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