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電視人都關注了我!
2015年賀歲檔,隨著《武媚娘傳奇》播磬,螢屏又展開新一輪爭霸戰,一部現代劇,一部古裝喜劇,與兩部民國偶像劇打得昏天暗地。收視情況表明《活色生香》與《千金女賊》頗具優勢,昭示著新民國偶像劇的時代已經到來。
part1 收視現狀:民偶劇成衛視新寵 在螢屏稱雄
當下螢屏,民國偶像劇以燎原之勢成為衛視新寵,《活色生香》與《千金女賊》各有精彩,事實上,民偶劇的稱雄遠不止此一時,它將攻佔整個第一季度的螢屏。或許,還將更久。
現象一:四劇之爭,民偶劇表現卓絕
2015年開春時期的收視戰役,在《活色生香》、《千金女賊》、《醫館笑傳》與《長大》四部大劇中展開。由「霸道總裁」劉愷威及「甜心公主」唐嫣掛帥的《千金女賊》,自開播以來一直表現出強勁勢頭,在內地50城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收視表中穩居前三甲,陸毅、白百合主演的《長大》憑藉劇本優良品質也名列前五。
其中,「天墉三寶」李易峰、陳偉霆、張智堯協同唐嫣坐鎮的《活色生香》,更是攻勢兇猛,開局就以1.88的好成績奪下狀元之位,以3.43的全國網收視率榮登近十年衛視電視劇首播最高,令業界一片譁然。
網絡熱度狀況大體相似,截至2月8日下午,播放接近尾聲的《千金女賊》在騰訊視頻以35691萬的播放量位居四劇榜首,開播沒多久的《活色生香》也是扶搖直上,《醫館笑傳》和《長大》的總播放量也均宣告破億。
現象二:一季度民國劇稱雄,古裝劇敗陣
再看看第一季度各大衛視的排兵布陣,我們發現,民國偶像劇依舊稱雄。五部劇陸續在一線衛視播出,底氣十足。除了熱播正酣的年代偶像劇《活色生香》、《千金女賊》與《新京華煙雲》,另有兩部熱劇嚴陣以待,包括浙江衛視計劃在2月27日播出的《淑女之家》,以及湖南衛視擬接檔《活色生香》的《錦繡緣》。前者由韓雪攜手劉恩佑、馬天宇、陳翔、劉衍辰等高顏值小鮮肉上陣;後者更是來勢洶洶,陣容包括「雙教主」黃曉明、陳喬恩兩員「收視大將」。
此時,稱霸螢屏多時的古裝劇卻不復當年之勇。雖從數量上看,古裝劇同樣有五部之多,與民國劇平分天下。可除了掛出「最長古裝劇」與「高收視神話」兩面大旗的《隋唐英雄5》,以及頗具人氣的古裝神話劇《封神英雄榜2》,其它如《石敢當之雄峙天東》、《乾隆那些事》、《神探包青天》統統品相一般,播出平臺又都在二三線衛視。論戰鬥力,誰高誰低不言自明。
對於此種現象,業內人士紛紛認為是政策在暗中發威。賀盈時代影視文化公司總經理張珺涵表示,這與「限古令」(廣電總局嚴格限定各衛視黃金時段播出的古裝劇數量)施行有關。在內容上,現代劇戴著鐐銬跳舞,古裝劇的播出時段又受到限制。年代劇既能把劇情充分展開,作出極致的內容,不受現代劇條款的制約,也不受古裝劇份額的限制,當然成了優選。
而在劇評人李星文看來,「一劇兩星」新政同樣是幕後推手。「『一劇四星』最後的時代,全是高水準、大製作、強明星的劇目,大家都在最後時刻衝出,把該掙的錢掙了,高潮過去後必然出現低谷。」在他看來,幾部民國偶像劇的製作成本都不高,適合在兩星時代播出,「只要有兩顆星就能掙錢,加上二輪、網絡版權就能掙錢了。風水輪流轉,去年一季度的《大丈夫》、《一僕二主》成本都很高,相對來說,年代劇包括抗戰劇在內成本低廉,卻能營造不錯的觀眾緣和收視率,這段時間就集中上了。」
part2 題材分析:《活色》《千金》為何佔優勢?
春節檔四劇的對壘,也可視為年代劇、現代劇與古裝劇三大題材的正面交戰。像這樣的對戰曾經上演過無數回,但像此次年代劇佔盡優勢的情況卻也屬罕見。下面,我們將詳細分析民國劇。
題材挖掘的富礦,可把狗血撒到極致
近年,民國劇步上了古裝劇的後塵,深宅大院中哭哭啼啼的小媳婦不見了,槍裡來火裡去的軍閥鬥爭也不再是主要矛盾,兒女情仇、狗血情節、偶像元素卻全體被放大,簡直被包裝成了民國版輕偶劇。以《活色生香》為例,世家恩怨、復仇、少爺民女相戀、「我家的孩子被你抱走了」等段落一個不少,還吸納了民間野史裡的香妃傳奇,將女主設定為體帶異香的非正常人類。《千金女賊》有黑幫有失憶,還有類似「兩生花」的愛恨情仇。這麼精彩紛呈的故事,自是讓人連呼過癮。
現在的螢屏形勢越發緊張,涉案、宮鬥接連被禁,唯有年代劇還能自由呼吸,在古代、現代劇中不能發揮的情節,都可以在年代劇中合理化,盡情滿足觀眾幻想。王海斌認為,年代戲是一個挖掘題材的富礦,在這片土壤上,哪怕做得誇張點,都未嘗不可,的確施展空間比較大。
張珺涵也稱,「古裝劇要牽涉到宮鬥才好看,年代戲沒有宮鬥,卻可以有家族恩怨,而且不會被禁。又是發生在1949年之前的事,可以殺人放火、把狗血撒到極致都沒有禁忌,先天性比較得天獨厚。」
古裝神劇多年來一直霸佔暑期檔,那麼以目前出現的新情況,是否意味著年代劇從此將成春節檔「主流」?業內人士一致表示:「不!這只是個巧合。」唯一肯定的是,該檔期只歡迎合家歡的劇目,苦情戲得繞道走。王海斌透露:「衛視在做春節檔排播時,考慮到觀眾口味,也會有『播出季』的想法,比如連播幾部抗戰劇,也可能連播幾部現代劇。」李星文稱,這就是一個動態現象,「比如夏天收麥子,秋天收其他作物,都是自然更替,不具備太多象徵意義。」
主創陣容須有偶像,純實力派不吃香
過去,觀眾看劇注重的是硬橋硬馬真演技,但近年的種種跡象表明,歷史似乎被改寫了,實力派戲骨不再是「收視保證」。2013年,陳道明領銜的《楚漢傳奇》,陳寶國、斯琴高娃的《大宅門1912》,張國立、陳小藝的《唐山大地震》悉數走低。2014年夏天,鑽石檔播出的《古劍奇譚》紅到沒朋友,螢屏上的黃金時間段卻反響平平,由張國立、蔣雯麗聯袂搭檔的《愛情最美麗》,這部被寄予「救市」厚望的作品,也終究聲勢不大。
王海斌表示,這的確是製片方面臨的尷尬,「比如你想集合一幫戲骨,去完成一部不錯的作品,那麼你可以去嘗試,但利潤空間很小,甚至賠錢都有可能。如果純粹想做商業化運作,選演員的時候就可以把顏值排第一,演技排第二。我以前挑演員,注重演技第一,現在也變了,因為考慮到新生代觀眾的口味、關注度。在好萊塢也有這樣的演員,演技不怎麼樣,就是有票房號召力。」
現實就是這樣形勢嚴峻,張珺涵直言不諱地說,光靠實力派撐的劇沒人買單,想出頭,唯有慢慢磨,「《回家的誘惑》有八十集,播到很後面才把觀眾慢慢養起來。如果你只有三十、四十集,可能當你真正喜歡上了,劇也播完了。」
與此同時,另一種局面也在螢屏漸成氣候,無論「偶像派+偶像派」,還是「實力+偶像」的混搭組,戰鬥力都相當兇猛。關於純偶像派的殺傷力不用多說,前有暑期神劇《古劍奇譚》,今有粉絲劇《活色生香》,此劇一開播,就如平地驚雷在業界創下新紀錄。何靜透露,業界對此已展開深思:「已經有多部劇呈現這種現象,並從收視成績反映出來。」
當然,如果說《活色生香》純靠偶像取勝,好像也不大地道。因為曾經被批神情面癱不會表演的李易峰,已經靠著突破性演出為自己平反。他扮演的寧致遠充分擺脫百裡屠蘇的影子,嘴貧、人賤、活脫一小霸王,無底線的表演更令人跌破眼鏡,不僅女裝,媒婆、老頭,幾乎能扮的都扮了。隨著劇情深入,大家驚奇發現,撇掉偶像顏,原來李易峰也有「實力」傍身。
《千金女賊》更是「實力+偶像」的典型案例。依仗三劇齊發,女主唐嫣在花旦中的人氣排名躍升老二,僅次於範爺,當然是不折不扣的偶像。而男主劉愷威的優勢更是相當明顯,論人氣,靠著邪魅狂狷的魅力迷倒一票90後少女,還家有賢妻助漲人氣;論實力,他亦是逗比賣萌演技好,演天然呆或是霸道總裁全不在話下。
對於這一現象,張珺涵分析,「別說觀眾肯定有年輕化趨勢,又有誰不喜歡好看的臉呢?阿姨、媽媽也喜歡長得好看的,所以一旦劇情過關,演員的長相又能加分,那這劇肯定會好。正當紅的偶像電視臺也喜歡,他們本身也有好多新聞點, 大家會關注。」何靜對於《活色生香》的前景更是十分看好,「李易峰的超級偶像實力,配以唐嫣幾部劇的聯動,演員顏值加上演技,相信這部劇會創造收視佳績。」
(來源:騰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