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毛孩子」
走丟了怎麼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會從各種渠道找到孫錦榮。8年來,這位「寵物偵探」已經幫助超過1000多位主人找回了他們走失的貓貓狗狗,不僅如此,他和他的團隊也曾找尋過鸚鵡、刺蝟、黃鼠狼等偏門的失蹤寵物。
片尾有彩蛋
關鍵時刻或許能救「毛孩子」一命
▼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今年38歲的孫錦榮,在上海南匯租了一棟小別墅。為了保證7×24小時隨時待命、全年無休的尋寵工作,他和團隊中的幾名成員在這裡同吃同住。
孫錦榮在與客戶溝通
談及如何開始尋寵這項工作,孫錦榮說源於曾經的一次救助行動。「那是一隻腹部有腫瘤的蘇格蘭犬。」他說,將這隻狗狗送到醫院後,第二天再去探望時,狗狗的手術已經做完。「它就躺在那裡,對我搖尾巴。」孫錦榮說,「我只是做了那麼小一點事,對它來說卻意義重大。」
自那以後,孫錦榮經常參加救助流浪狗的行動,然後幫它們尋找新的領養人。「在領養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再次走失的情況,我就幫領養人去尋找這些走失的流浪狗。」也正是這一次次尋找,為孫錦榮的尋寵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如今,他尋寵的範圍已經從上海擴大到全國,最遠的甚至去過黑龍江。訂單也從最初的幾個月一單,發展到現在的一個月三十幾單。孫錦榮和他的隊員們每天10點30分就吃午飯,下午4點30分吃晚飯,每天還有一頓夜宵。「我們的生活作息比較亂,睡眠時間也不固定。我們白天找狗,晚上找貓,有時候還要半夜緊急出勤,時差特別亂。」
每次接到尋寵任務後,孫錦榮都要和客戶溝通寵物的丟失時間、種類、年齡、性別等情況,並和團隊成員一起,在20分鐘內製定完方案並出發。
每次行動除了攜帶手電筒、望遠鏡以外,他還會帶上生命探測儀,管道探測儀、夜視儀、無人機等搜尋設備。此外,他還有一輛小型電動車。「有時候發現寵物後,它們可能會逃跑,有了電動車就可以快速追尋。」他說。
孫錦榮的尋寵設備
「但最初的時候我們是非常苦的。」孫錦榮說,剛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他被親朋好友認為是「啃老族」。「因為我經常拿著手機研究尋狗技能,給人的感覺是整天玩手機,無所事事,還要去父母家蹭飯吃。」朋友們也認為,這個項目從商業角度上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再加上失主的不信任,孫錦榮硬是頂著重重壓力熬了過來。
「現在我的腦子裡裝下了數千個、甚至上萬個案例,不同的場景會發生什麼事情,都有據可查,就像一個大資料庫一樣。」孫錦榮說,自己曾經犯過的錯、失主犯過的錯,他都會記錄下來。平時,他也會找一些刑偵和心理學方面的書來看。「尤其是動物心理學,比如如何消除它們的應激反應、發情期它們會有什麼行為等,這些運用在尋寵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孫錦榮在尋找走失的寵物
在孫錦榮看來,客戶的每一次委託,都是對他這位「寵物偵探」的信任,就必須盡全力找回他們的愛寵。「對於失主來說,寵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可能它們原先在家會有一些小破壞,但正是這些生活中的煩惱,也變成了甜蜜的負擔。當他們真正失去「毛孩子』的時候,就會覺得那些小破壞都不是問題,會希望它能再回來咬一咬數據線。」
現在,孫錦榮每個月都會接到上百通全國各地打來的電話,請他幫忙尋找走失的寵物。而他的父親則是全職幫助他做好團隊的後勤工作。「他每天都會幫我們準備好菜品,保證我們吃得有營養,因為我們每天的體能消耗非常大。」來自家人的支持,讓孫錦榮的工作變得沒有後顧之憂。「是我的努力改變了他們。」說到這裡,孫錦榮的眼裡寫滿了驕傲。
談到未來,他說:「我希望這個行業沒有未來。因為這個行業沒有未來,就說明大家都不丟寵物了,這是一件好事。」而他也不擔心自己的未來,「這份工作帶給了我很多優秀的特質,比如嚴謹的思維、吃苦的精神、獨立思考的能力,就算這個行業不存在了,我相信我做任何行業都會成功。」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李穎 徐易飛 司徒若辰 劉歆)
編輯:李爭
星標☆小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