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抱的孩子與躺著的孩子相比誰更健康?醫生:長大後區別很大
剛出生的寶寶都需要媽媽或者是家人的悉心照料,不論是換尿布或者是餵奶的時候都避免不了把孩子抱起來這種現象。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會躺著給孩子餵奶,這也是因寶寶而異的,因為有一些寶寶比較淘氣,抱著的時候就不哭。相對於躺著而言,寶寶似乎更喜歡被人抱在懷抱裡。
經常被抱的孩子,和經常躺著睡覺的孩子,誰會更健康一些呢?
現在的寶寶出生在哪個家庭裡都是手心裡的寶,孩子稍微有點兒哭鬧的情緒,媽媽就立馬抱起來。前幾天去閨蜜家看望剛出生的寶寶,閨蜜看到孩子剛一哭鬧就立馬抱了起來,孩子的奶奶看到後立馬上前阻止,說這樣孩子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經常抱起來對孩子的發育是不好的,還容易把孩子慣壞了。
只要是抱娃姿勢對,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的
首先因為剛出生的寶寶骨骼比較軟,不太容易受傷,再一個就是剛出生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會達到20個小時以上,除了睡覺其他醒著的時候是比較少的,所以說一般情況下稍微抱一會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相反的還會對寶寶的發育有好處。
經常抱寶寶好處多,長大後更為顯著
1. 鍛鍊視力
剛出生的寶寶在視力發育這一塊是比較緩慢的,他看到的距離也是非常的近。如果是媽媽經常把孩子抱起來的話,會增加孩子看到的面積,擴大孩子觀賞視野,有利於視力的發育,讓寶寶看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對顏色的辨認也有一定的認知。所以說經常被抱起的寶寶,對視力的鍛鍊是有一定幫助的。
2. 親近媽媽
「母子連心這一話」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有錯,剛出生的寶寶對媽媽有著比較依戀的感覺,即使看不清媽媽的長相,通過嗅覺聞氣味也可以知道哪個是媽媽。如果媽媽經常抱起寶寶互動的話,在寶寶兩三個月的時候,基本就可以記住媽媽的臉型以及髮型之類的。同時小寶寶在媽媽的懷裡還有極大的安全感和滿足感,等他長大後,他的性格也會更加健全,為孩子與媽媽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打下基礎。
3. 活動筋骨
寶寶在除了睡覺的時間以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肢體活動。在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他的活動能力是有限的,筋骨也比較的軟弱。每天都躺都要躺20多個小時,所以他的活動範圍是比較小的。如果媽媽經常抱一抱的話,可以鍛鍊孩子的筋骨,也有助於增加身體肌肉的力量,同時可以刺激一下對骨骼的發育。
抱寶寶時都要注意什麼,這兩個事項一定要記在心裡
1. 拍嗝時最好豎著抱
都知道孩子在躺著吃完奶後會有空氣一起咽入肚中,這時候需要我們把孩子豎著抱起來,然後拍嗝,這樣孩子的腸胃更易於消化也舒服,也同時可以減少孩子溢奶的機率。
正確的拍嗝方式就是把寶寶抱起來,讓孩子的頭趴在媽媽的肩膀上,用另一隻手,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直到把嗝打出來為止。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媽媽的肩部承受著最大的重量,以免孩子造成頸部骨骼的損傷。
2. 抬頭之前要橫抱
媽媽帶寶寶實際上是一個很累體力活,尤其是一些年輕媽媽,無從下手,還要給寶寶換尿布、哄睡等。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前三個月的寶寶頸部力量很差,不能把頭抬起來,我們一定要橫著抱寶寶,一個是減輕媽媽的體力支出,再一個就是避免給寶寶的頸部造成損傷,對寶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夏安媽咪結語:
養大一個寶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為了孩子以後在成長過程中更加聰明健康,我們在孩子睡醒之餘,可以與孩子多做一些互動,包括可以把孩子抱起來,逗著說說話,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和身心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