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後半部的頭號高手:單挑名將鄧艾,宛如趙雲重生

2020-12-22 燦爛海灘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九回,發生在「淮南三叛」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毌丘儉、文欽、文鴦和司馬師。故事梗概如下:

司馬師罷黜了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鎮守淮南的曹魏鎮東將軍毌丘儉非常憤怒,與揚州刺史文欽商議對策。文欽曾是曹爽的門客,早就對司馬氏恨之入骨,對於毌丘儉提出的討伐主張非常贊同。此後,二人謊稱奉太后的密詔,在淮南起兵,徵討司馬師。

毌丘儉起兵的消息傳到京城時,司馬師正因為左眼肉瘤疼痛難忍在家養病。他召集太尉王肅和中書侍郎鍾會商議對策。王肅認為,淮南叛軍的家屬都在中原,應該立即進行安撫,防止他們前往淮南。鍾會則認為,毌丘儉部眾驍勇善戰,必須由司馬師親自掛帥徵討。於是,司馬師留下司馬昭鎮守洛陽,自己親率大軍來到了襄陽。

得知司馬師親自率部前來,毌丘儉立即離開項城,向南頓進軍,途中卻突然得到兩個消息,一是南頓已被司馬師大軍搶佔,二是東吳將領孫峻率部偷襲自己的老巢壽春。毌丘儉大驚,連忙放棄原定計劃,全軍退守項城。此後,尚書傅嘏向司馬師提出,兵分三路,由揚州刺史鄧艾進攻樂嘉城,其餘兩路兵馬分別向項城和壽春發動進攻,司馬師當即應允。不過,毌丘儉也擔心樂嘉城有失,便派文欽、文鴦父子二人各率二千五百兵馬前去增援。

文欽父子在前往樂嘉城途中,與司馬師遭遇,隨即展開混戰。年僅十八歲的文鴦與鄧艾大戰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隨後又衝入亂軍之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令曹軍將士無不聞風喪膽。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戰爭故事,在歷史上確有發生,時間是在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就在這場戰事爆發的前一年,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與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密謀除掉司馬師,結果事洩被殺。司馬師隨後罷黜曹芳改立曹髦為帝。早就不滿司馬師專權的毌丘儉、文欽等人聞訊後,隨即在淮南起兵。這也是繼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凌起兵後淮南地區爆發的第二次企圖推翻司馬氏專權的大規模戰事。

對於如何應付這場突如其來的叛亂,司馬師的大將軍府中意見出現較大分歧。由於此時司馬師剛剛割掉眼部的肉瘤,身體極度虛弱,部分文武建議採取防禦策略,慢慢消耗毌丘儉的兵力。不過,這一主張遭到尚書傅嘏和中書侍郎鍾會的極力反對。兩人都認為只有司馬師親自領兵出徵,方能平息叛亂。最終,司馬師採納了傅嘏和鍾會的建議,帶病出徵。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司馬師大軍搶佔樂嘉城的故事情節,也是歷史的真實,執行這一軍令的將領便是時任兗州刺史的鄧艾。鄧艾搶佔樂嘉後,故意在河邊修建浮橋,擺出一副兵力不足、戰鬥力渙散、防禦鬆懈的姿態,誘使叛軍進攻。同時,司馬師親率主力連夜趕往樂嘉,欲在樂嘉地區殲滅叛軍。

不明真相的毌丘儉果然中計,命文欽率部突襲,結果遭到鄧艾所部及司馬師主力的夾擊,文欽傷亡慘重,不得不倉皇而逃。不過,在這場短暫的戰鬥中,年僅十八歲的文欽之子文鴦卻一鳴驚人,僅僅帶著十幾名騎兵便殺入了司馬師的中軍,令司馬師猝不及防,疲於招架。文鴦在亂軍當中反覆衝殺,一度距離司馬師的營寨只有幾步之遙。司馬師大驚失色,尚未治癒的眼疾復發,連眼珠子都從眼眶中掉了下來。因為擔心將士們為此恐慌,司馬師只得忍痛將自己的頭蒙在厚厚的被子裡,後來竟然將被子都咬破了。

顯然,歷史上文鴦的神勇表現引起了作者的關注。於是,小說中便出現了文鴦大戰鄧艾並在亂軍當中如入無人之境的精彩情節。這一情節也引起了不少三國武評愛好者的濃厚興趣。有不少人認為,如果說呂布是小說前半部分的頭號高手,那麼文鴦就是小說後半部分的最強者。

武評愛好者們為何會得到這個結論呢?與小說中文鴦與鄧艾的單挑有關。按照小說的描述,文鴦與鄧艾單挑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此後,文鴦又在萬軍叢中反覆衝殺,全身而退,宛如趙雲重生,可見其武藝之高強。

再以小說中鄧艾的表現相比,他與姜維也有過數次單挑,雙方也是經歷了五十多個回合難分高下。因此,文鴦的武藝不會低於鄧艾和姜維。在鄧艾和姜維二人中,姜維又曾經與趙雲打成平手。而在這三人當中,文鴦是最年輕的一位,武藝仍有上升空間。因此,他應該是小說後半部分的頭號高手。不知這個看法您是否同意呢?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張郃:在《三國演義》前半部被「吊打」,在後半部卻成了第一名將
    張郃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的名將。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讀者在上半部分總是見到他被張飛、馬超、趙雲等人「吊打」。
  • 三國中單挑無敗績的高手都有誰?
    都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在三國演義中卻存在一批單挑從未敗過的猛將,單挑沒有敗過是指武將與對方單挑,要麼是雙方平手,要麼是戰勝對方,包括殺死、打敗、打傷、生擒、擊退等情況,那麼三國演義中,都有哪些單挑從未敗過的武將呢?
  • "在三國正史中,究竟哪些名將能排進前10?趙雲排第七,關羽墊底"
    一直以來,我們所認知的三國名將排名指的大多都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而小說《三國演義》中所謂的名將排名,基本就是個人武力的排名,雖然就戲劇性而言效果會更強烈些
  • 趙雲張郃死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誰能排第一?
    自從關羽死後,三國劇情加快,眾多我們熟悉的人物快速凋亡,劇情進入了後三國時代。那麼隨著趙雲和張郃去世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後三國時期,排名前五的名將,他們都是誰?第五、姜維姜維的出場是令人比較深刻的,因為他成功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並且將計就計,設法伏擊了趙雲。
  • 張郃:我為啥在《三國演義》前半部處處被虐,後半部卻成第一名將
    都知道他跟曹老大沾親,曹老大曾咧著大嘴,誇他是「虎步隴右」,可為啥當這哥們被黃忠劈了後,就又罵他「白地將軍」?這就叫,老大需要你時,你就是爺,一旦你讓老大失望了,連孫子都不如!夏侯淵這還是曹老大的親戚呢,我呢?必須再強調一次,是降將!碰到曹操這種老大,你不多長個心眼,就活不長。典韋那哥們多猛,卻為了掩護曹老大嫖娼給死了——這值不值?
  • 三國演義出現前的三國高手:呂布關羽趙雲排不進前三,誰是第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三國名將都有了「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且不說趙雲能不能打過被關羽斬殺的文丑,也不提跟馬超大戰二百三十回合的許褚被張飛在數回合之內挑落馬下,就是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三國排名前三的高手中,還真不包括呂布關羽趙雲,至於被很多人喜歡的馬超馬孟起,對不起,在諸葛亮眼裡,魏延就能對付得了。
  • 五虎上將單挑絕技:關羽三刀,黃忠神射,張飛趙雲馬超擅長什麼?
    咱們今天化繁為簡,各用三個字來概括五虎上將的武功技能和單挑絕技。比如扛過關羽三刀,馬超可以叫做跑不死。至於張飛黃忠趙雲該如何評價,咱們掰開揉碎慢慢聊。說句對武聖人不恭敬的話:看關羽單挑,總會想起程咬金和牛皋。程咬金和牛皋只會三招或三招半,所以關羽的戰鬥技能,可能也就是「關三刀」。
  • 三國演義最有爭議的名將,周瑜排第二,第一名爭議最大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裡,很多武將是具有爭議的,或者說與《三國志》有著很大的區別。那麼到底有哪些具有爭議的名將呢?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top 9 鍾會伐蜀其間,鍾會為嚴軍法,處死名將許禇的兒子許儀,又攻下陽安關,因為在陽安城中受諸葛亮託夢,於是對百姓秋毫無犯,但在追擊姜維時與鄧艾交惡。滅蜀後,鍾會打壓鄧艾,又準備與姜維策劃謀反,但事情敗露,被士兵亂箭射死。關於鍾會的爭議,身為司馬昭的嫡系,為何在最後關頭造反,造反了,為何又婦人之仁。top 8 姜維
  • 在《三國演義》中被秒殺的八大名將,關羽和趙雲各秒殺了三個
    微信ID:shuosanguo在《三國演義》中被秒殺的八大名將,關羽和趙雲各秒殺了三個《三國演義》中被秒殺的大將不少,何謂秒殺?就是三合之內就被斬殺;此次列出被秒殺的八大名將有幾個標準:被秒殺的名氣最大,武力值最高的當屬袁紹手下河北四庭柱之首的顏良。白馬之戰中,顏良先斬宋憲,再殺魏續,然後二十回合敗徐晃。
  • 三國此人單挑張遼,徐晃與趙雲戰平,不是關張,馬超,呂布等人
    《新三國》電視劇裡面有一個片段,是趙子龍在去攻打桂陽郡的時候,桂陽太守趙範的部將陳應自恃武藝過人,出戰趙雲,說要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趙雲這個時候說了一句,陳應我這輩子就沒有與人戰過二十回合,何談三百,後陳應詐降,為趙雲識破所殺。
  • 張郃死後,魏國後期還有哪些名將?除了鄧艾外,還有這些人
    在《三國演義》中,張郃是曹魏陣營中最後的一抹亮色,張郃死後沒多久,蜀漢陣營中的魏延也作亂被殺,從此《三國演義》再無精彩的打鬥,很多朋友對後面的廝殺就不怎麼關心了。
  • 三國24名將排名:三國演義二十四名將是誰?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被談論最多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了,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出現了很多的名將,可謂是星漢燦爛。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前期到後期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
  • 呂布在建安十三年後若遇到趙雲,可能連十招都接不住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很多三國名將的分水嶺:從那一年後,關羽單挑就沒贏過,張飛單挑沒輸過,馬超茁壯成長威名顯赫,如果呂布活到建安十三年,也會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這個前浪已經被拍在了沙灘上。呂布應該慶幸,如果他在建安十三年後遇到趙雲,可能連十招都接不住。
  • 被三國演義忽視的五大名將,能力超強卻鮮為人知
    就像關羽、張飛、趙雲等,以及魏延、姜維、還有五子良將、八虎騎,江東的十二虎臣等等,太多太多了,這些都堪稱猛將、名將。但是世人現在對三國的了解大多都基於《三國演義》或者電視影視劇之類的,因此,為了故事情節需要,很多的名將都被人遺忘了。但是仍然有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締造著屬於他們的傳奇,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那些被世人忽視的三國名將們。
  • 張郃是魏朝名將,可以單挑張飛,為何在漢水之戰不敢迎戰趙雲
    但是把範圍擴大,以整個三國演義為背景來說的話,張郃的武功在當時只能算是一個二流水準,在整個三國演義當中排名第二十名左右。在三國演義當中我們都知道張郃最早不是在曹操的戰營當中,張郃最早是袁紹手下的一名將領,在曹操和袁紹發動了官渡之戰之後,曹操勝利,張頜投降在曹操的戰隊當中,從而成為朝廷當中的一名將領。
  • 從三方面考慮:呂布在建安十三年後遇到趙雲,可能連十招都接不住
    建安十三年是很多三國名將的分水嶺:從那一年後,關羽單挑就沒贏過,張飛單挑沒輸過,馬超茁壯成長威名顯赫,如果呂布活到建安十三年,也會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
  • 常勝將軍趙雲,與虎痴許褚兩度單挑,那麼他們誰更厲害?
    熟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都會被趙雲吸引,剛出場時,他是一個三觀正、顏值高的白袍小將,隨劉備後,他忠心耿耿且能力卓越。當然了,能夠在這樣一部軍事小說中脫穎而出,他的武藝,更是不容小覷。
  • 曹魏十大猛將排名,第一曾經單挑打退呂布
    ,但是數量上,可以說曹魏碾壓蜀漢和東吳;現在來看看曹魏手下十大猛將都有誰:TOP、10鄧艾鄧艾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他被推崇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鄧艾雖然能力不錯,但是更多的是行軍打仗。TOP、9張繡
  • 趙雲的武器是什麼?趙雲和馬超到底誰更厲害?
    有傳言說趙雲最初用的是梨花槍,投靠公孫瓚後,公孫瓚送的望月槍,之後投靠劉備,得到了龍膽。北派評書連闊如先生、袁闊成先生的評書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槍叫亮銀槍,這也是影響很大的一個叫法。《三國志平話》中卷明確寫道「趙雲使一條槍名曰涯角槍,海角天涯無對。三國志除張飛,第一條槍。」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不少地方受到了《三國志平話》的影響,但是為什麼沒有引用趙雲「涯角槍」的名字,而是使趙雲的兵器變成一條無名之槍,就不得而知了。
  • 三國演義中,若魏延與文聘單挑的話,結局如何誰更厲害
    文聘之後還率軍參與了長坂坡大戰,追上劉備後,結果被劉備幾句話罵退,因為劉備原來就認識文聘,都在劉表手下待過,而文聘這個人懷舊,劉備一提文聘投降曹操,文聘就不好意思攻打劉備,只能撤退了,後來文聘還遇到了趙雲,也沒敢出手,眼看趙雲逃走,然後又與張飛對峙,同時也沒有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