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由合一影業出品、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監製的「美好合一2016﹒大師微電影」今日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首映禮。來自中港臺日的四位知名導演賈樟柯、關錦鵬、蘇有朋、中田秀夫及演員葉童、羅冬、高婷婷、楊永德、蔡鵬飛,以及出品方合一影業總裁劉開珞等出席了首映禮及見面會,與影迷分享了四部微電影佳作拍攝背後的故事。四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導演,以自己的獨特視角用影像詮釋出四種不同的人生故事,風格各異,卻都傳遞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賈樟柯再回故鄉導戲 《營生》傳遞人生負累的喜劇感
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賈樟柯,作品素以關注變化的中國和底層人物的掙扎生活而廣受好評,在國際影展中屢獲殊榮。此次帶來的作品《營生》在其老家山西汾陽拍攝完成,描述了幾個失業曠工在縣城裡到處遊走,尋找工作的戲劇人生。談及此次拍攝初衷,賈導表示「對小人物以及社會變遷中普通人的題材情有獨鍾」。他說︰「『營生』在我家鄉的方言中,指人賴以生存的職業。我一直喜歡這個詞,因為有『經營』、『勞作』、『活下去』的意義,有一種人生負累的喜劇感。」
蘇有朋首導微電影 紀錄片《住在幸福大街的王大媽》透視生活百態
蘇有朋導演處女作《左耳》聚焦年輕人的疼痛故事,入圍臺灣金馬獎,此次他將鏡頭聚焦於一位居住在北京南城幸福大街的王大媽身上,以紀錄片形式拍攝微電影《住在幸福大街的王大媽》,這也是他的第一部微電影作品。影片透過幾位大媽的廣場舞生活,記錄下與新中國同時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面對生活的不同心態。談及此次拍攝的題材,蘇導笑言:「沒錯,就是這麼接地氣!我喜歡煙火味,喜歡真實。這次創作沒有商業考量的壓力,所以就從喜歡的角度切入,看看生活,感受人生。」
關錦鵬《是這樣的》詮釋難料的人心與人生
香港著名導演關錦鵬擅以細膩的手法和華美的畫面刻畫女性情態,他近年來多次監製大陸電影,此次回到香港執導短片《是這樣的》。故事講述錄音室裡,各有心事的導演、監製、演員、助理、實習生和音樂總監趕後期之時,人與人之間的藕斷絲連。他表示這是繼1998年在香港完成電影《愈快樂愈墮落》之後,時隔多年再次選在香港拍攝,力圖通過鏡頭展望美好的未來。久未在大銀幕露面的戲骨葉童擔綱主演,展現不凡實力。同時,片名《是這樣的》,取自梅豔芳的同名金曲,亦是經典影片《阿飛正傳》的主題曲《是這樣的》, 「尋覓中,或者不知畏懼;曾是這樣的愛,曾是這樣的對……」,歌曲貫穿影片始終,細品而知深意。
「貞子」之父中田秀夫 一改恐怖戲路溫情呈獻愛的故事《在鎌倉》
以《午夜兇鈴》、《鬼水怪談》、《黑百合住宅區》等恐怖電影力作活躍於影壇的日本導演中田秀夫,是日本恐怖電影(J-Horror)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午夜兇鈴》中塑造出的貞子,至今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經典形象。此次中田秀夫一改往日製造觀眾心理恐慌的風格,執導溫情短片《在鎌倉》(Somewhere in Kamakura)。故事由曾出演《東京物語》的香川京子女士主演,從收到一封過期的信開始,與年輕家傭沙織(大後壽壽花飾演)踏上一段探訪塵封多年的「愛」的路途,兩個不同時代的人肩並肩走著,相互傾訴,重溫著初戀的故事。中田秀夫表示:「這部影片是由很多『肩並肩走路』的場景架構起來的,我很榮幸有機會請到香川京子女士主演這部影片,自上世紀50年代日本電影的黃金時期開始,香川京子女士就活躍在銀幕上,她和其他各位優秀的演員及幕後的工作人員,給我帶來許多創作的靈感,使我更好地詮釋了這部影片。」